为什么我们总是羞于谈钱

本文阅读时间:5分钟

”走到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时, 我决心要成为一个富有之人,这并不是因为爱钱的缘故,而是为了追求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我喜欢能够自由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受到他人意志的左右” 理财大师查理芒格如是说。

和很多女生一样, 我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不喜欢谈钱, 总觉得自己这种喜欢读三毛,看村上春树,听Edith Piaf 和白光,风一样的女子,生活里充满了诗和远方,怎么能够谈钱这么俗的东西去玷污心中的那片圣洁和自己文艺青年的形象。这么多年的教育和社会教养教我要知足常乐并明示暗示金钱乃万恶之源使人堕落。

于是这么多年来我告诉自己,钱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人生的激情与梦想,个人的成长等等。 我养成了从来不主动和公司谈工资,只会在银行存钱但是从来不理财最多投个稳妥基金的习惯,逐渐的,我和金钱的关系就基本上进入了一种“我不理财,财不理我”的状态。

后来我加入了新西兰政府创新机构的市场部,在新单位里非常幸运的接触到了许多商业大拿以及身边非常优秀的同事们,看着这些人每天意气风发做着自己充满激情的工作积极地谈钱,帮助客户寻找投资,翻着花样的做各种金钱游戏,帮助公司盈利给人带去价值。在一起闲聊的时候,经常也听到他们聊自己个人的投资理财,从海外投资到新西兰的各种投资不动产,在线投资平台等等,和他们的聊天让我受益匪浅,并开始逐渐阅读一些基础入门的理财投资书籍, 我之前的观点开始逐渐被瓦解,各种迷思也逐渐被打破。 下面就简单罗列几点。

迷思之一:

追求金钱就是贪婪

实际上,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富有一些,有些人的这一愿望更加强烈,而有些人则假装自己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更幸福,更成功,也想拥有更多的金钱。追求富裕生活的愿望是无可厚非的,因为追求富裕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力,足够的钱使我们生活的更有尊严,也能更好的为自己和他人服务。一些观点认为我们必须忍受并满足于拮据的生活,甚至认为这样才是高尚的----这种想法其实是人类犯下的一个重大错误。追求富裕生活和贪婪不知足之间其实隔了一个太平洋,完全不是一个维度上面的事。

迷思之二:

金钱使人作恶

从古至今,对商人的评价就一直负面消极,从奸商到为富不仁不一而足,国内有黄世仁,国外有威尼斯商人,我父母经商数十年,也曾经语重心长的和我说他们感觉就是社会底层的人,得不到多少尊重,这些对商人的误解和偏见大多数来自“金钱是万恶之源”之类的陈词滥调。觉得有钱使人堕落,所以商人一定都是坏人。 然而仔细想想,其实金钱和任何工具或者科技产品一样并没有好坏之分,掌握金钱的人如何使用金钱,才最终给了金钱所谓“好坏”的属性。 一个人想要从善而非作恶,需要的是对自身的要求和约束,好人有了钱会做很多好事,坏人有了钱会浪费在一些蠢事。 而且放眼,数数目前全球目前最大的那几个慈善家,哪一个不是财务自由十分富有的呢?他们捐赠了大量的财富帮助人类做研究攻克疾病,帮助贫穷弱势人群,修复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 所以,金钱真的一定使人作恶吗?

迷思之三:

理财是有钱人做的事

这是我最近两年才打破的迷思,以前对理财书籍没有任何兴趣,总觉得艰深晦涩,潜意识就认定理财是有钱人才能做的事情,我那点存款根本不够看的。 看完了查理芒格,小狗钱钱等书,才发现自己的想法十分幼稚可笑, 实际情况是因为你理财了才能有钱,而不是有钱了才可以理财。我在尝试了各种投资平台之后发现,一周哪怕能剩下一二十元,都可以积少成多的开始做投资规划,而且目前为止大部分的投资回报率都在8%以上。 现在许多理财产品的门槛甚至降到了1块起投。而钱放在银行,相当于是放入了一个缓慢的“吞钱机器”,你所做的是帮助银行挣钱而你自己越来越穷。著名的72原则告诉我们,用72/目前的通胀率(比如说 1.5),那就意味着48年后你手上存款的价值只有当下的一半。如果你不投资或者至少想办法保值跑赢通胀,你的钱只会越来越少,存在银行是最差的选择,而最佳的理财时间,永远是昨天。

迷思之四:

理想高于金钱

我向来非常支持鼓励每个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热情所在,但因为工作缘故,看过了众多充满热情理想的创业企业家失败破产之后, 我深深的感受到金钱对理想以及现实的重要作用。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让你的理想可持续发展直到实现,是所有人都必须仔细规划和学习的重要一课。 追求理想和热情没有错,但是你首先应该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而非让别人为你负重前行。这也是生活的意义和美妙,它给你一些又不给你一些,甚至夺取走一些,因此让你去取舍,去挣扎,去寻找,去反思,去绞尽脑汁挑战解决困难挑战自己,最终领悟自己独一无二生命的意义。什么都具备的人生,在我看来是很可悲的,而努力奋斗之后获得的理想生活,才是深层幸福的源泉。 在这个过程中,谈钱并不可耻,正确处理和金钱的关系恰恰是对自己,对员工,对家人负责的体现。

迷思之五:

财务依靠

或许很少人会口头承认,但是潜意识里,有些人可能总是幻想着自己可以有财务上的依靠因此自己无需太关注金钱,有的是依靠父母,有的则想依靠伴侣,然而因此产生的各种家庭之间界限不清和各种抓马数不胜数 --- 夫妻为钱反目成仇,父母则总想通过财务支持来影响或者干涉孩子的人生。我以前就亲耳听到我一个同事嘲讽另外一个“嫁的不错”的同事,说:“嫁得好有什么用,老公是可以换的,父母才是永恒的,老公给你钱花不如父母给你钱花来的靠谱”...听的我当时一脸黑线问号脸??? 什么时候啃老或者靠男人成了如此天经地义可以大声说出口的事情?实际情况是,别人的财富永远是别人的,不管是父母还是伴侣,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是基本的事实,网络上盛传的那个对“如何嫁给有钱人”的经典回复已经说明的很清楚,如果你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长处和不断进步的能力,你的丈夫迟早会明白娶你是个亏本的买卖觉得不满意从而产生种种危机,反之亦然。毕竟大家找人生伴侣都是希望人生能够过的更好更丰盛一些。虽然这里谈的丰盛可能不仅仅是财富上的丰盛,但财富增长是衡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的情况则比较隐蔽一些,因为有各种煽情的社会舆论做掩护,让人觉得似乎父母总是完全无私无条件的爱着我们的,但是实际上我们需要接受的一个重要事实就是: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他们也有七情六欲对不同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有偏好,也会对孩子进行控制甚至是manipulate - sometimes it could be very subtle. 这种控制有时非常微妙让人难以察觉。大部分需要父母财务支持的孩子们很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生活,父母可能带着关心你为你好的初衷,用金钱影响着甚至干涉着你的种种人生重要决定。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形式的财务依靠背后都有隐形的代价。当然了,只要你想清楚了what it takes, 愿意承受代价并为此负责,那么这就完全属于你主动的人生选择。

最后,愿我们都能与金钱友好相处,be good with money,利用金钱帮助自己和他人构建幸福,温暖的人生。

于奥克兰

May 2018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我们总是羞于谈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