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影响着我们长大后爱上的人

                                  来源:界面新闻

    爱是什么,心理学家罗杰斯说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而我们成年人在构建情感关系的时候,也正是基于这种诉求。

    这种诉求往往和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密切相关,比如小时候被忽视的人,总渴望被看见;小时候没有安全感的人,总渴望获得掌控感;小时候缺爱的人,总是被爱牵制。

    婴儿是最渴望被理解的,因为他们不会表达,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观点,在最开始的时候,小婴儿会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自己的需要和想法妈妈都能理解。

    在伟大母性的加持下,妈妈确实能做到这一点,不过这样的持续时间不会太长,大概三个月之后,妈妈对小婴儿的理解会逐渐减弱,妈妈自身的性格会开始起作用。

    如果妈妈自身的性格比较好,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她就是一个能关注到别人感受、心理健康的人,那么她就可以及时回应婴儿,感知到婴儿的需求。这种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理解了,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被妈妈接纳了,这样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好的、是被爱的。这种理解和接纳也是一个人自信的基础。

    当一个孩子有了这样的自信之后,他的内心就会是充实的,不会再渴望将来有一个人能完全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一切了。可以说一个人和母亲的这种关系,就是他情感关系的底色,越是渴望被一个人理解和接纳的人,越是没有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爱与关注。

    如果母亲对婴儿的依恋需要表现过于不稳定,同时孩子依恋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在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他们的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总是不在。”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他们在婴儿时期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母亲的关心是一样的。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这是源于他们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而另一种母亲是持续的情感冷漠的妈妈。出于种种原因不喜欢孩子,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这种母亲的孩子相对是比较孤独的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妈妈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

    因此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他的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

幼年或者童年的对爱经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成年之后对感情的认知与追求,良好但亲子关系由此变得尤为重要。但原生家庭不意味着一切,成年也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救赎”自己的过程。勇敢地面对自己进行反思,和一个成熟的伴侣一起共同分担、共同进步,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影响着我们长大后爱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