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正念

这几天,我听了樊登老师解读的《正念的奇迹》。本来烦躁的内心,得到了些许的安宁。这本书的作者是越南的一行禅师,他在法国建立了梅村,帮助大家修习正念禅。

什么是正念

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在当下,觉照到自己的存在、心念和动作。

在童慧琦老师的正念冥想课程中,乔恩·卡巴金博士对正念的定义是:

正念是当我们把注意力有意地、不加评判地放在当下的时候所产生或者涌现的那份觉知。

看来,佛教和西方的正念冥想确实有相通之处。就拿洗碗来说,如果是带着正念洗碗,应该对洗碗保持全然的觉知,享受洗碗的过程。而我们时常在洗碗时,希望快点洗完,计划着洗完后做什么事。工作中,我们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焦虑地应对着一项又一项任务,甚至是多任务并行。吃饭时,我们也不能专心地享受美食,脑子里思考着工作或生活中的难题。更别提面对手机时,不停地在app间切换,时常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面对着任务清单上的任务,我的内心时常处于焦虑、烦躁的状态。

保持正念是我们保持内心平静的好方法。无论我们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想法和情绪,我们都不要评判,只是关照它,像看着一片云彩,笑看云卷云舒。

辨识分别心,摆脱分别心

分别心是我听这本书时最大的收获。我们痛苦的根源往往是内心中的分别心。比如,我们把自己和别人区分开,把工作时间和放假时间区分开。如果别人炒股亏损了几百万,我们无法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而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我们会痛苦万分。樊登老师说,

因为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认为你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

工作时,我们盼望着放假。放假前的时光就会充满痛苦。而放假时,我们又期待着工作赚钱,无法享受假期。因为我们把放假时间和工作时间区分开,增加了自己的焦虑。而其实这些都是我们的时间,要同等对待。

樊登老师说的区分时间的故事,我特别有共鸣。陪孩子时,我时常会认为他占用了我自己的时间。这样的想法让我焦虑万分,不能高质量地陪伴他。我好像一直在赶时间,未曾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

常见的分别心的例子还有,有人说,“当我赚了很多钱后,我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当我走出了逆境,才能开心起来”等等。这些想法,会加重我们的痛苦。只有摆脱了分别心,保持正念,才能更淡定。特别喜欢樊登老师的这句话,

这只是一段人生经历而已。别人能承受的痛苦,我也一样能承受。

如何修习正念

一行禅师告诉我们,专注于工作,保持警觉和清醒就是修习正念。
实际上,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修习正念。童慧琦老师的随时随地正念冥想课程中,我发现在走路、吃饭、排队和开会时都可以练习正念。在吃饭的课程中,我第一次发现全身心地吃饭如此美好。

具体的方法中我比较喜欢的是数息法,失眠时可以尝试一下。

数息法:吸气,在心里数一,呼气,在心里数一。再吸气,在心里数二,再呼气,在心里数二。这样一直数到十,然后再从一开始。如果没有正念,你将很难数清楚,很快就错了,然后从头。等你不会错的时候,就可以不用数息法,只专注于呼吸本身就可以了。

还可以在一星期中,给自己安排一个正念日。在正念日,从起床开始一直到睡觉,在每一项活动中修习正念。

值得学习的榜样

前几天,我看到了武汉方舱医院“读书哥”的故事,非常敬佩。
他在感染新冠病毒后,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还镇定自若地看书。不仅如此,他在出院时,还答应照顾15岁的小病友(小病友的妈妈和外公都还未出院)。面对无常时,“读书哥”淡定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并且还尽己所能地帮助别人。这不正是面对无常,保持正念的最正确姿势吗?

保持正念,帮助我们免于做自己情绪和想法的奴隶。实践起来很难。连樊登老师也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保持正念。但我们要接纳自己,享受不断精进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持正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