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石头
微信公众号:写给女儿的成长手册
97岁“足够好”老爷爷(John B. Goodenough)获诺贝尔化学奖。
瑞典当地时间10月9日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约翰·B·古迪纳夫,M·斯坦利·威廷汉和吉野彰。诺贝尔评奖委员会表示,三人的研究使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方式更加稳定,从而开启了电子设备便携化进程,为打造一个无线互联的社会奠定基础。
历经百年,诺贝尔一直被视为各领域最重要的荣誉之一。这位至今为止诺贝尔奖的最年长获奖者不仅成就斐然,其成果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他的别样人生同样精彩非凡,也许对我们普通人也会有深远影响。
“足够好”老爷爷的跨界人生
97岁的约翰·B·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是一位固体物理学家,1922年7月25日出生在德国,大学在耶鲁度过。有意思的是这位固体物理学家当年学的是古典文学,之后转到了哲学。这个跨界有点大。为了凑学分,古迪纳夫选修了两门化学课。后来在一位数学教授的建议下学习数学,毕业的时候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
古迪纳夫求学之路与众不同,毕业后的生活也别样跨界。毕业的时候由于赶上二战爆发,古迪纳夫加入了美国空军,不过他没当成飞行员,而是被派到太平洋的一个海岛上收集气象数据。战争结束后,30岁的古迪纳夫开始读博,54岁到牛津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实验室主任。
在牛津,古迪纳夫开始研究一种神奇的材料——钴酸锂,钴酸锂可以取代金属锂,作为电池中锂离子的提供者。而且,这种氧化物可以拔高电池的使用电压,从而提升电池储存的电量。更为重要的是,钴酸锂对空气等不敏感,可以有效解决当时锂电池不稳定等安全隐患。索尼将钴酸锂和石墨结合,开发出了全新的可充电锂电池。在此基础上,古迪纳夫又拿出新材料“磷酸铁锂”,研究全固态电池。
简要概括古迪纳夫的职业生涯,30岁入行,58岁发明钴酸锂电池,75岁以磷酸铁锂电池再次改变世界,90岁以后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他使锂电池体积更小、容积更大、使用更稳定。
“足够好”老爷爷用自己的一生演绎了坚持、坚持、再坚持,理想信念很重要
古迪纳夫30岁入行。58岁研究出钴酸锂,75岁研究出磷酸铁锂,90岁开始研究全固态电池。每一次成果的取得都经历了几十年的积淀。
不仅这位老人家。同样获得2019年物理诺贝尔奖的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他在研究宇宙,以及其中数以千亿计的星系与星系团中,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构思,花了超过20年订立理论框架。
正如古迪纳夫所说:“我们有些人就像是乌龟,走得慢,一路挣扎,到了而立之年还找不到出路。但乌龟知道,他必须走下去。”“这种贯穿一生的爬行有可能带来好处,尤其是在你穿越不同领域,一路收集各种线索的情况下。你得有相当多的经验,才能把不同的想法融汇在一起。”
也许我们没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一生离实验室很远,但在生活这个大实验室里,同样面临着猜想假设、试错、重来,同样需要一遍遍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问无数个为什么,选择走开或者坚持,古迪纳夫用行动告诉我们,倾一生时光与精力,用一生的思维与智慧做好一项研究、产品或服务,值得!
发现自已的兴趣和擅长很重要,学会学习更重要
97岁高龄的古迪纳夫的学习和科研似乎都在跨界中成长,从古典文学到哲学,从数学到化学,从气象记录到化学研究,从钴酸锂、磷酸铁锂到固态电池,每一步都在不断发现,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发现研究的方向,发现现实中的问题,发现人类认知的极限,发现解决问题的路径。
而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靠的是不断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今天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明天到工作中已经落伍。学校学习的意义更重要在于学会未来需要的自我学习的能力。比如阅读能力,向书本学习。比如观察能力、思维、交流、想象等等,它们共同构成和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能力。
好奇,加上实证和理性,简直是如虎添翼
古迪纳夫30岁入行,58岁研究出钴酸锂,按一般人想法,老爷子功成名就,解决了锂电池不稳定的关键问题,该享受已有成就了。但是75岁的高龄,他在钴酸锂的基础上又推出了磷酸铁锂,而97岁高龄的古迪纳夫仍然希望能研发出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的固态电池,从而解决人类潜在的能源危机。他说:“我想在去世前解决这个问题,我才九十多岁,还有时间。
在这一串时间和成果串成的成果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颗永不停止的好奇心,还有尊重事实、勇于质疑、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
荷兰的物理学家桑德尔·柏斯认为,好奇心不仅是一场个人的盛宴,它最重要的表现之一就是科学方面的成就。“起初我们被禁锢在深深的成见的笼子里,幸运的是上帝赠予我们一份强有力的礼物,那就是好奇心,把我们从大大小小的成见枷锁中解救了出来。”
不管你是否从事科学研究,好奇心是不断驱动前行的最佳动力,而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与擅长会助长好奇,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自己感兴趣、擅长的事情,具有更大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
同样不管是否从事科学研究,实证和理性是做好一件事需要的重要品质。不浮夸、不虚伪,尊重事实、客观理性,永远是做好、做对一件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