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爱弥儿》

        小长假的第一天,开始读《爱弥儿》,其实这本书很早就想看了,但是一直不敢挑战,因为话语体系很难理解,可能是翻译的问题,也可能是本来我的知识结构就不够吧。但是因为导师的推荐,加上前段时间看《给教师的建议阅读建议》,看到闫学老师提出的,教师应该要读点有坡度的书,于是我开始挑战。

  对于《爱弥儿》,或多或少,我们都有了解,考研的时候也背过卢梭的自然主义思想是什么,爱弥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那都是压缩过后的考点,虽然浓缩,但不是精华。早上晨跑的时候,先听了一遍喜马拉雅讲书,又再一次过了一遍《爱弥儿》的主要内容,然后开始正式的阅读。


第一次没有读下去,完全不能理解,一度想要弃读,于是改成朗读,先“读起来”。今天进行到了第50页,简单做个记录。摘要了部分观点。

疾病和恶习是过度拥挤的城市产生的必然结果,城市是吞噬人类的深渊。这里卢梭叙述了他的观点——回到自然的环境中去。这里的回到自然,一是指自然环境,书中指“农村”,另一个就是自然成长,生病让他去生病,不要让医生过早敢于,从小干预得越多,长大后承受能力就越低,其次是让儿童去自然中劳动,因为“节欲”和“勤劳”是人类真正的疗法,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才能增进健康和体质。这和我们现在大力弘扬体育锻炼多么想死,可是,卢梭1757年就提出来了,三百多了,我们走了多少弯路,又回到体育锻炼的圆点呢?

亲自哺育,遵守自然,是他另一个观点。他认为,人们母亲如果不愿意教导自己的孩子,父亲也不会承担过多的责任,而选择乳母不是一个好方法,最美好的,是生活的气息,也就是母亲像母亲一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父亲像父亲一样,担起自己教育孩子的职责,如果不这样,在很长的时间里,父母会感到后悔。

这让我想到留守儿童,因为父母远不在身边,祖父母像“乳母”一样养育着这些孩子,他们只关心孩子是否“活着”,其他的,关注不到,这是多么痛苦的成长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爱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