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认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权力带来抽象加工

You Focus on the Forest When You’re in Charge of the Trees: Power Priming and Abstrac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研究点评

这个研究是纯社会认知的研究,使用联想记忆模型,使用的都是经典的认知实验。

引言

问题提出
从员工到管理者的转换不仅是身份、任务的转换,还有思考方式的转换。从员工到管理者,权力改变了,那么权力和思考方式之间的关系是否可以脱离某一具体的场景,而变成 权力感对认知的普遍影响呢?从心理学实验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可以的。

研究综述

权力对认知的影响有两个研究路径:权力与刻板印象(Fiske),权力与趋避系统(Keltner)。

权力与刻板印象的研究:PAC model(权力的控制模型)认为高权力带来刻板印象,是因为减少反刻板印象信息的进入和注意刻板印象信息,前者是无意识、发生在任意情境下的,后者是在特定的情境下,关注他人能感知自己的高权力身份。

可以理解,但不太认同。不管权力高低,人们都会有忽略特定信息,关注特定信息的倾向,倾向于证实自己的假设,忽略和自己假设有悖的信息。当自己有权力时,当然会去回避那些会影响自己拥有高权力认知的信息,以及偶尔去纠正自己过高的权力认知

Keltner 等提出提高权力与BAS有关,低权力与BIS有关。高权力更多积极情绪,更关注奖励。已有理论将积极情绪与自动化信息加工联系起来。那么更自动化的刻板印象就和高权力有关了。

’但不管怎么解释,这俩理论都得到一致的推断,高权力思考更不费劲、更多用启发式,更多自上而下加工。然而这一推断没有经过实证检验(本文的机会来了)。这是社会认知,具体说是他人知觉的议题。

抽象假说

本文不想用之前两个理论来解释权力和社会认知的关系,本文用解释水平理论。
所谓A对B有权力,是“A控制B得比B控制A多”(不对称依赖)。依赖更多的人是低权力者。

那么这种权力具有主观性吗?在双方对双方控制的资源没有得到一致确认时
所以这种权力的定义是专指个体间的权力,而非群体中的权力

更不依赖他人可能促进个体的独特感。此外,在某个社会群体中,高权力者少于低权力者。毕竟如果按照两个人之间的权力定义,高低权力者数量应该是相当的
这种结构性差异可能进一步强化了高权力者的独特性,进而影响心理距离。领导力的社会认同理论也表明,随着时间推移,领导者逐渐从心理上远离员工。是因为领导者觉得自己成为了一个团体,员工属于另一个团体?

基于建构水平理论,本文提出权力者信息加工更为抽象。任何提升心理距离的因素都会让加工变得更抽象。心理距离可以直接操纵,例如要求被试思考1天(年)后的无关任务。

本研究

本研究启动被试的权力,而非角色扮演,以消除动机和目标的影响。

权力是记忆中的一组行为倾向和特征,当启动权力概念后,实际体验到权力或权力角色,或接触到权力线索,会激活与权力相关的概念。所以当权力启动后,会启动和权力相关的认知加工(即本文希望看到的抽象信息加工)。

权力的启动也正是权力在日常中的起起伏伏。

本研究只关注概念水平和知觉水平的效应。试图用实验证明:1)权力者从数据中提取要点,关注核心层面,观察结构;2)将数据以更高的水平分类。

实验1-4研究概念水平的启动效应。实验一研究权力影响分类的大小和包容程度。实验二关注行为的确认水平。实验三关注知觉刺激间的联系。实验四关注加工核心要点。

当然,以上研究中也排除其他解释。实验3的刺激分两类,本来相关或本来无关;实验4,解释了不是精确性动机(accuracy motivation)起作用,而是抽象的作用。

实验5-6

实验7

实验

实验1:提高权力是否增大分类范围?

自变量(启动):写作任务
因变量:范畴容纳程度(inclusiveness of categorization):描述某个非典型范例(examplars)属于某个范畴(category)。

实验2:

自变量(启动):scrambled sentences task (抢句子任务)
因变量:BIF(行为确认表,测量客体分类水平)

实验3:

推理:抽象信息加工可能促进对连贯性(coherence)的直觉判断。Bowers等将直觉判断分为两个阶段:引导阶段(内隐感知),整合阶段(产生有意识的看似可信的表征)。因此,作者的推理为:权力导致抽象加工,进而导致无意识的连贯性。
因变量:将一系列三元词组判断为(与第四个词,未出现)语义连续和语义不连贯,例如 :盐、深与泡沫(海)。被试需报告连贯与否【内隐】,以及猜测答案词【外显】(测量反应偏差;如果高权力更少判断为连贯性,那么不连贯就不能猜出正确答案)。

实验4:

回顾:实验3 以抽象态度做出反应时能提升表现;实验1、2未能测量表现。好了,既然测量了表现(performance),那就要知道精确动机和成就动机是否在起作用,权力提高了以上两种动机,也有可能,因为权力可能导致想做得更多,所以提高了表现,和抽象没关系。
问题来了,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排除问题,那么怎么测量这两种动机呢?这是我的思路,那么作者想的是,设计新的实验,当抽象导致更差表现,就说明问题了。
这个实验是DRM错误辨认范式:一系列词汇与某个饵词相关,但饵词不出现。这样,当权力导致抽象加工时,错误记忆更容易出现,我们希望结果是错得多,而不是错得少(成就动机的作用)。

实验5:

前四个实验验证了这个逻辑:权力-->抽象信息加工。
本研究想将因变量变成更知觉层面的,用图片。
范式:格式塔完形任务的计算机变体 :识别图片碎片。

他们不应该表现出总体上的高度倾向于说随机图片是真实物体,但他们提供的回答应该比LPP参与者提供的更符合数据。

这句话我是真的翻译不懂。

image.png

实验6

抽象加工 = 区分主要和次要//偶然数据。有时主次是固有的,比如一个椅子舒适度是第一位的。对于追求目标来说,对结果本身的渴望(结果成功了吗)>>结果的可行性(追求结果要付出什么)。
其他时候,主次取决于具体情境。例如追求目标的时候,和目标有关的客体和活动是第一位的。
因此作者做出的推断是:如果权力导致抽象加工,那么权力者在区分刺激主次方面优于低权力者,这一现象能发生于分类受到当前任务目标决定的情况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权力与认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权力带来抽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