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一段TED视频,是沙卡·桑格尔的那一集,他讲述的是亲身经历一个关于承认、道歉和补偿的故事,在我看来这个故事更好的诠释了《自卑与超越》。本来他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有个想成为医生的美好梦想,但是这一切在他父母离婚的时候改变了,当他17岁的时候在底特律被枪击中受伤,幸好有朋友带他去医院把子弹取出来,当他出院再次被送回他被枪击的街区的时候,他非常孤独身边没有人关心他,于是他开始产生怨气,一直到19岁他成为了扣动扳机的那个人,枪杀了一个人致死。他进监狱了,在监狱里面他仍然感受不到一丝关爱,孤独与愤怒,开始继续做监狱的恶中之恶,直到他儿子给他的一封信才拯救了他,他儿子还不会写字,用大写字母写出了这样一段话:爸爸,妈妈告诉我你是因为什么进监狱,是murder,爸爸,别杀人,上帝能看到你的一举一动,向他祈祷吧。这让他看到了一束光,有人关心他,家人给了他动力,他开始寻找自己的社会价值,开始反思自己的过错,开始学着补偿,直到后来出狱继续学习,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帮助狱友等等。
沙卡·桑格尔在父母离婚之后产生了自卑情绪,同时又在这么小的年纪经历了生死,对于他来讲可以说是身心受伤,自卑的人其实是更能超越自己的,但是遗憾的是他在这次受伤之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关注和爱,慢慢的自卑情绪让他解读出的生命意义开始被曲解,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转折点在于他那么孤独无助的时候,他儿子的一封信像是一束光,让他开始正确解读,最终走向正向的超越,并且开始做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来补偿自己曾经犯下的过错。昨天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已经感触非常深刻,今天再次听完这本书,只有两个感触:我本自卑和我将超越,同时这本书也推荐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不管你是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色,你都需要看看这本书。
一、自卑,作者阿德勒研究出,很多心理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于自卑情结。
1、自卑情结出现的情境,先从自卑情绪出现的情境更加清楚的描述,加深对自卑情绪的认识。
1)青春期。一提到青春期,很多父母开始皱起了眉头,青春期让孩子开始面对成长中新环境和新挑战,随之也出现过很多的节目,“变形计”这样的节目很多孩子看了很揪心。青春期是孩子开始独自面对世界的压力开始显现,所以童年生活方式中存在的毛病就开始暴露,这里就讲到有三类人最容易出现自卑问题:
A、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很容易过度重视自己的缺陷,而忽视自己的优势;
B、被溺爱的孩子,以自我意愿为主,没有合作意识;
C、被忽视的孩子,这样的孩子是不懂得爱和合作所谓何物;
2)犯罪。从个体心理学来说,犯罪分子都是在处理人生问题上遭遇了失败,就对社会失去了兴趣,从而毫不关心身边的事物,不再与人合作;
3)工作。从小有自卑情绪的孩子,在未来的择业上面有很大的影响,, 在工作的过程中,追求的更多是优越感而非合作;
2、推断自卑情结的来源有两大途径:
1)早期的记忆。在每个人记忆中都有自己最早期的画面,记忆的特殊性在于每还原出来时,往往都是经过了意识的筛选的。最初的记忆存储了个人对于自我和环境的基本判断,在最初记忆中可以看出童年的经理,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遇到的人生难题等等;
2)梦境。梦境是对生活的强化,在梦的组织构建过程中,也是在解释我们的生活方式,梦境里面的事件本身就喻示出个人心中处事的方式和倾向。这就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一直做一个噩梦就是梦到蛇,但是在我通过学习心态逐渐变好的时候,我已经很久没有梦到过了。
3、自卑情绪的来源。了解了自卑情绪出现的情境以及推断是否有自卑情绪的途径,我们需要深挖深层次自卑情绪来自哪里:
1)生命的意义,作者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是背负着三大约束而生,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就可以看出一个人对生命意义的解读,自卑情结的产生也就是因为解读出了问题:
A、自然环境的限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这个大自然中,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职业,每个人在这个大环境中呈现的职业的角色;
B、对抗生存环境我们必须要与其他人配合,单纯一个人是很难依托外界生存的,对应到现实生活中就是我们充当的社会的角色以及位置;
C、为繁衍后代必须处理和面对两性关系,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指的家庭关系;
2)家庭的影响,作为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的是孩子一生的价值观:
A、母亲。母亲从第一次抱起孩子就是和孩子开启了合作的过程,母亲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让孩子感受到爱和信任至关重要,如果母亲过于喜欢抱怨,孩子很容易被视为累赘和麻烦,故产生了自卑情绪;
B、父亲。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父爱在童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缺失父爱现在网络有几个非常火的词:丧偶式育儿和诈尸式教育,缺失父爱很容易让孩子不够坚强,从而产生自卑;
C、父母关系。这点我比较有发言权吧,从小我在父母的争吵声、打骂声以及要离婚的阴影里面度过,小时候没有考虑过长大了有什么梦想,我也是那个被忽视的孩子,不懂得爱和合作所为何物,就像书本里面讲到的只知道竞争,所以我也是那个有自卑情绪的人,只是我一直不愿意正面面对,表面的外向其实掩饰不了安静下来的自卑,所以父母关系直接会影响到孩子的童年;
D、家庭顺位。概括一句话就是独生子女出现问题的可能会更多,有二胎甚至多胎的家庭只要参与到各个兄弟姐妹的成长过程中,都懂得合作,减少自卑情绪的产生;
二、超越。自卑感本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动力,但是每个人的解读不同,有的人给自己带来了麻烦,也有人正确解读带来真正的优越感,超越自卑的原则:
1、寻找真正的生命的意义。每个人对生命的意义解读都不一样,真正的生命的意义存在普遍意义--能够为众人风险,为他人所接受。将个人意义建立在他对他人生命的贡献之上,一想到自己做的事情对他人有益,就不会再自卑,就像文章最前面讲的沙卡·桑格尔的故事一样;
2、学会合作。人生的三大任务:职业、社会和性。都需要与其他人合作才能更好的完成,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恰当与人合作,把自己从自卑的丛林拉出来,实现更美好的人生。
三、我受益了。
这本书很多观点我无法在听完一遍两遍之后给出全面的认识和解读,我只想结合我的故事讲述一下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有多深远。
在我们80后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是在暴力教育下长大的,我姐在父母的争吵中选择了逃避和逃离,她从小就交了很多的好朋友,不开心就去朋友家玩儿,避开这个天天要离婚没有安全感的家庭里面,而我因为不想父母离婚,所以甘愿充当他们婚姻中的润滑剂,每次吵架我都会想方设法把他们逗笑,我觉得这样就没事了,所以小时候对我来说处于一种不安全感的世界里面,经常做梦梦到很多很多的蛇,我很怕蛇,我不知道该让哪里逃离,我不知道哪里可以保护我,我很害怕,最后被惊醒,醒来害怕蛇就在床上,还不停睁眼看看周围。今天听了这本书我知道我的童年是一个被忽视的过程,父母只顾自己情绪的发泄,所以我一直在用一种外向的自黑的方式来掩饰自己内心真正的自卑和不自信。
曾经有个朋友跟我说我可能是一个更加注重成就感的人,其实不是,我是更加注重优越感,在工作中我要做销售是因为我通过竞争得到优越感。我是一个完全不懂得爱和合作的人,直到我遇到了我老公,他们家庭的那种温馨的氛围是我从未有过的,没有恶语相对没有抱怨声,原来家庭也可以这样,所以义无反顾的嫁了。今年32岁了,整个成长过程中我有无数次想挣脱现在束缚我的枷锁,这个自我剥茧的过程非常痛苦,我不想责怪我小时候经历的教育,也不想责怪父母,因为这些经历也是我前半生最宝贵的财富。我只想告诉正在看文章的你,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一定要去学习改变自己,推荐《正面管教》《不吼不叫》《爱和规矩》,在教育孩子上面一定要懂得爱和规矩的分寸,要懂得温柔有边界,不溺爱也不忽视,不吼叫也能教育好孩子,你要相信家庭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一辈子的人生价值观。
我自己也是一个妈妈,我也曾经把父辈的教育方式用到孩子身上,当我开始反省自己的时候我发现,我儿子将会变成我现在这样,这不是我要的结果,于是我开始释怀自己,打开心扉,用自己的行动来促进自己和孩子共同的成长,我永远相信:我本自卑我将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