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正确面对自卑感

《被讨厌的勇气:“自我启发之父”阿德勒的哲学课》

1.就像阿德勒说过的那样,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

例如,虽然对学历抱有自卑感,但若是正因为如此,才下定“我学历低所以更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之类的决心,那反而成了好事。

而另一方面,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

像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这已经超出了自卑感的范畴,它是一种自卑情结。

那些用语言或态度表明自己的自卑情结的人和声称“因为有A所以才不能做到B”的人,他们的言外之意就是“只要没有A,我也会是有能力、有价值的人”。

想法:

有的人把缺点当做自己的挡箭牌,有了这个挡箭牌,随时拒绝外人的好意和进步的机会,这被称为自卑情结,我的理解自卑情结是一个百用不烂的借口,拒绝一切机会;

比如有的人用长相不好作为在找工作时失败的借口,有的人用相貌丑陋拒绝找对象,有的人用相貌丑陋来逃避失败;

难道长得好看就一定代表着能在工作上,婚恋上,挑战上有优势吗,这些优势是无法弥补的吗?

正因为知道自己有所欠缺,所以才要加倍努力,如果自甘堕落经常用这个面具抵挡一切伤害,人只会在原地停留不前。

2.拥有自卑感即感觉目前的“我”有所欠缺的状态。

如何去弥补自己欠缺的部分呢?

最健全的姿态应该是想要通过努力和成长去弥补欠缺部分,例如刻苦学习、勤奋练习、努力工作等。

但是,没有这种勇气的人就会陷入自卑情结。

想法:也就是说,知道自己有缺陷的部分但没有勇气战胜困难。

3.优越情结

虽然苦于强烈的自卑感,但却没有勇气通过努力或成长之类的健全手段去进行改变。

即便如此,又没法忍受“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之类的自卑情结,无法接受“无能的自己”。如此一来,人就会想要用更加简便的方法来进行补偿。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就是“权势张扬”。

想法:有的人就属于外表华丽内里寒酸,但很要面子;

曾经看过一个故事:

一位女孩在一个公司上班,有一天她看见自己的上司拖着行李箱来公司;

她惊讶的问这是怎么回事?

领导摆摆手说:“租房合约到期了,还没找到适合的。”

女孩惊呆了,她知道领导一年收入几百万,平时光鲜亮丽,买东西都要最好的,开的车也价值不菲,但没有想到光鲜的外表下,领导居然需要租房子住。 这种制造出来的优越感可以在某一方面压过其他人,比如穿着,饮食,买奢侈品等;

可是除了看起来比别人有钱之外,还能突出什么呢?

有钱不代表着能力一定比别人强,别人只是选择低调不张扬,不一定会比这个人差。

4.如果真正地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

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

5.夸耀不幸

就是说那些津津乐道甚至是夸耀自己成长史中各种不幸的人。

而且,即使别人想要去安慰或者帮助其改变,他们也会用“你无法了解我的心情”来推开援手。

以自己的不幸为武器来支配对方。

通过诉说自己如何不幸、如何痛苦来让周围的人——比如家人或朋友——担心或束缚支配其言行。

想法:我身边也有这样的人,渴望通过别人的同情赦免现在的责任;

这样的武器,一次两次我还能同情一下,可是听多了就感觉麻木了;

渴望通过利用同情心而遮挡现在的现实其实是一种逃避的行为,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如此痛苦了请不要在加上其他的言语让自己更加受不了;

就像有的人失恋后特别痛苦,而事情做不好时,总以这样的借口掩盖真正做不好的理由。

6.阿德勒甚至指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

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

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想法:为什么说婴儿的权利最大?

在某一方面说,是因为因而还没有自理能力,所以需要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婴儿自己也是没有权利选择是否被需要的。

7.一提到“追求优越性”,往往容易被认为是尽力超越他人甚至是通过排挤他人以取得晋升之类的追求,往往给人一种踩着别人往上升的印象。

在同一个平面上既有人走在前面又有人走在后面。

请想象一下这种情形:虽然行进距离或速度各不相同,但大家都平等地走在一个平面上。

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等的意思。

想法: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而且还有嫉妒和攀比心的存在;

如果说大家都是平等的,竞争不存在,这个理论我无法接受;

人们都在为得不到的东西而竞争,走在后面的人也想超越走在前面的人,所以只能说如何进行良好竞争的循环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如果竞争能够驱散懒惰,给人带来不服输的信念那么这个竞争就有让人上进的作用,可如果这个竞争只让人如何想到歪门邪道赢得胜利,其实是自尊心在作用。

8.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然不同但是平等”。

人都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存在着什么样的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

想法:人都想追求完美,而完美的来源有可能来自理想中的形象,而走在前面的人,身上可能有我们没有的某些特质;

每个人的确生而平等,可是如果别人先天缺陷或者有的人天赋异禀那么差异就拉开了,这是先天方面的差异,还有后天方面的差异;

比如老人的博时与小孩的懵懂,富有与贫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正确面对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