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人说过一条烂片定律—— 凡是拿歌名做片名的,十有八九都是烂片。
印象中逃过这条定律的,好像只有《甜蜜蜜》。
我本来是不太信的,直到我去看了《大约在冬季》。这片两个小时,但以它的体量,完全不需要这个时长。画面信息含量之少,使它看起来不太像院线电影,反而像个电视剧。
但求求创作团队千万不要有什么改电视剧的想法,两个小时都已经够让我坐立不安了,不要再折磨人了。
看完后我特别想问:「消费降级」就算了,现在连爱情故事都降级了吗?现在的爱情故事这么脆弱了么?主人公随随便便就不在一块了?
一
《大约在冬季》讲的是一对相爱的男女,历经二十年的岁月,最终仍没能在一起的故事。
二十年,猛一听还挺虐的,他们各自的儿女都长到可以谈恋爱的年纪了。但电影在情节设置上出了很大的问题,使这种「爱而不得」的悲剧感完全没有出来,反而有几分好笑。
「障碍」是爱情故事中的重要设置,它往往是男女主不能在一起的原因。比如韩国影视剧中常见的爱情障碍就是「车祸、癌症、治不好」。设障的高低非常影响受众的观感。因为低障碍,甚至不能让观众信服的障碍,主人公们没有在一起,很容易让观众对这份爱情起疑。
而这部电影的障碍是什么——男主说「我爸瘫了,离不开人」「我的合伙人卷钱跑了」,听起来是不是像想分手的借口?
另外的障碍来自于撒谎的自私女配——「我是他太太,他去洗澡了」「我又怀孕了」。这都什么时代了,还有这种完全扁平、为恶而恶的角色,请创作团队对自己提出稍微高一点的要求好吗?
我们不跟经典的比,太欺负人。鉴于这部电影的底子,就是一部小言。那一般现代言情剧中的爱情障碍是什么?《山楂树之恋》中是重病,《后来的我们》是贫穷,《左耳》中障碍是好友的死,即使跟饶雪漫自己的其他作品比,这部电影的障碍也是弱的。
二
除去障碍的强弱问题,在障碍的情节安排上,这部电影,也是让人费解的。
在爱情电影中的常见的设障套路是:
出现障碍——试图解决障碍——解决不了—— 无奈分手
但这部电影的套路是:
出现障碍——无奈分手
爱情故事中非常重要的看点就在抗争。跟着主人公抗争的动作,我们的情绪被牵动,我们为他们悬心,我们希望他们在一起,我们和主人公一样,感受到了这份感情的笃定。
但在《冬季》中,除了结尾,人物没有抗争感,连争都不争,观众怎么相信他们的爱情。没有一次又一次的努力,眼看着贴近了、达到了,突然又被一个大浪打回原点的落差,观众就很难感受到他们不得不分开的痛苦。
三
除了情节设置,在人物设置上,电影也有很大问题。
有很多评论说男主渣。实际上,要求一段关系中的双方,纯洁无暇、三观巨正,是不符合现实的,也会消弭人物的立体程度。问题不在于男主的「渣」,而是在表现这个人物的弱点同时,没能堆砌出其他的好。
在霍建华扮演的男主身上,我们没看到足够的,让女主沦陷的理由。
女主因为什么爱他?
因为钱吗?因为演唱会的票和BB机吗?
不,这是个女文青,这是个小言爱情故事,角色本身和受众都不会接受这个原因。
因为他说「有些人见三百次也没用,有些人见三次就足够了」?
可女主是北师大才女,杂志社编辑,怎么着也是个高阶文青。被这种像QQ空间里抠下来的土味情话撩到……难道她的北师大学历是高自考吗?
因为脸吗?
年轻时候的霍建华或许可以,毕竟也是能让紫萱倒追三生三世的人。但现在这个,真的不够有说服力。
甚至,因为他和女主之间的年龄差,还有他在撩妹上的熟练,暧昧阶段的进退自如,隐藏的降维打击,让这个人物有了些许的油腻感。
以至于当女主跟自己闺蜜摊牌,说又和男主和好的时候。我已经不想管什么政治正确,只想要这个东北大闺蜜喊醒她:「姑娘你醒醒啊!他有什么好?他离过婚还有娃啊!」
对于男主,电影中并没有展示他足够的好,来解释女主为何爱他。可这需要解释,「为何爱上」是爱情电影里避不开的问题。
我估计创作团队自己也意识到了。
所以电影里混进了昆曲《牡丹亭》的台词——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
这反而暴露了创作者的怯,确实没编圆,那我就直接说「没有原因没有理由吧」。
四
以上那么大的硬伤,演技再好的演员,都救不了。
说起来也是可惜,这部电影里有金马影后马思纯,还有金马最佳女配文淇。把演技和时间浪费在这种烂本子上,你俩是被绑架了吗?
文淇在电影中演马思纯的女儿,但他们俩真的没什么母女感。怎么看,都觉得妈妈生闺女时,没成年。如果马思纯舍得把妆画老一些,会好很多。
但马思纯跟人物不符的地方不只这些。女主是高知,先在杂志社,后来去做主持。但马思纯既不像个杂志社编辑,也不像个主持人。知识分子身上的书卷气,主持人的精神气儿,她都没有。她顶多顶多,演老师或者播音员。
这不是演技的问题,是外形的限制。演员的脸,就是她的故事。
文淇姑娘眉眼气场真是强,她完全没有「妹妹感」和「柔弱感」,即使剧中角色她比男搭档小几岁,可一眼看去,你就知道她是这段关系的主导者。
看好演员在烂片里打转,实在是让人难受。我们不想看烂片,又想支持好演员。观众也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