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1跟着书本学带娃No.10《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本书的核心是什么?即ICPS------我能解决问题(I can problem solve)。

那为何作者会写这样一本书,又提出这样一套ICPS的技巧?

答案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甚至会给孩子解释原因,而最终这样手把手的教,孩子还不爱听了。

下面的场景熟悉吗?

朋友的孩子想玩自己孩子的玩具,但是孩子怎么都不同意,你想拿过来直接给掉,发现还抓的挺牢,然后你面子上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又对孩子说,“你要跟小朋友分享啊”,“玩具要一起玩啊”等等你认为很对的道理。还不行,可能就用眼神威胁着“分享”了。

而我做为一个6岁男孩和3岁女孩的妈妈,做法也没高明很多,6岁哥哥至今仍然会拒绝大多数想要分享玩具的小朋友,我能做的也就是尊重他的选择,不去强迫,并解释给朋友及朋友的孩子,他很在意这个玩具,阿姨再带你去看看其他玩具。然后“替孩子”拿别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

而姑娘可能是因为从出生就有哥哥在,在解决问题上要优于哥哥,因为首先她得想办法跟哥哥和平共处。但相信我也只是好一点点。

所以我想通过自己及两个孩子的不断练习,来验证知识的有效性。那何为“知识”,第一个维度“是否有效”,第二个维度“是否长期有效”而在本书中的ICPS技巧已成功应用近30年,足以证明这份“知识”是合格的。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我会带着孩子一起练习,一起见证“知识”的力量。

今天我先带着女儿从第二章《字词游戏》开始学习,字词游戏提出了对话法基础的六对字词,今天先练习前两对:是/不(没),和/或者(还是),一是怕孩子小,多了接受不了,二是会担心自己没办法同时引导学习六对字词。

开始的场景并非我们都正襟危坐,然后严肃开始这场练习。而是姑娘趴在地上自己玩。

我过去问姑娘:“咱俩玩个‘妈妈不是猪’的游戏怎么样?”

姑娘在犹豫要不要答应我,

我说:你看妈妈不是猪,妈妈不是电视机......

“妈妈不是划船机”

“媛宝不是桌子”

你要不要试试?

媛宝已经来兴趣了,“妈妈不是凳子”,“妈妈不是飞机”......

但尴尬的是,兴趣也只保存了几分钟。

媛宝开始玩她的拼图了。

我想这创造条件也得上啊,那就一起玩拼图,我问“你把这块放到这里是合适的,还是不是合适的?”

“是合适的”。

拼图也用了十分钟玩完了,我一直没找到很好的练习机会,结果媛宝说要玩藏猫猫游戏。

机会来了,练习机会来了,装“眼瞎”的机会也来了。

媛宝会躲在各种玩具后,

我会说:“哎?媛宝去哪了?我只看到一个沙发垫”

然后媛宝会跳出来,大笑大叫,

我会引导“你是媛媛,不是沙发垫”

她会故意跟我说“我是沙发垫,不是媛媛”

沙发垫媛宝

媛宝又跑去趴在凳子上,我说:“哎,这是凳子,不是媛媛”

她又会跳起来说:“我是凳子,不是媛媛”

凳子媛宝

媛宝藏了一个又一个地方。

她又跑来问我如果我突然变成冰激凌呢?

“啊!那你是想变成草莓冰激凌?还是蓝莓冰激凌呢?”

“都想要”

“如果只能选一个呢”

“都想要”

她接着问“如果我变成运动鞋呢?”

“啊,那你就变成运动鞋媛媛了,那你喜欢运动鞋还是小靴子”

“都喜欢”

“那只能选一种呢?你喜欢小靴子?”

“我喜欢运动鞋”

我继续引导“那你喜欢的是运动鞋,不是小靴子,对吗?”

“对”

这组对话结束,会突然反思,以前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孩子内心最想要的东西,或许孩子也从未这样思考过,以为自己都想要。

今天的练习,其实就是把练习插入陪孩子玩耍中,大概用了半个小时时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氛围。要有一个良好的互动氛围,不要为了学而学。今天整个练习中妹妹都无比开心,笑啊,叫啊,原谅我只拍到了她藏猫猫时的照片,大笑时,我要陪着一起,绽放我的皱纹,不能拍照。

你要不要也试试?

欢迎明天再来听听我们的练习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21跟着书本学带娃No.10《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