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解决的问题
《菊与刀》是目前公认的现代“日本学”开山之源,是了解日本必读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会为你揭秘日本是如何从一个小国发展为可以发动二战,日本的文化观念是如何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的。通过本书解读,带你进入日本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爱与恨,浪漫与严谨,压抑与享乐的故事。
收听本书,你将解决以下问题:
① 日本等级制度对民众有哪些影响?
② 日本的民族性格有哪些特点?
③ 为何日本民族性格会呈现这种矛盾特点?
作 者 简 介
鲁思·本尼迪克特
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是Franz Boas的学生,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
金 句 精 选
①“菊”本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作者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②人们只有自己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③每个人的心灵本来都闪耀着道德的光辉,犹如一把新刀,但如果不勤于磨炼就会生锈。这种“自身的锈”,如他们所说的,象刀上的锈一样,都不是好东西。因此,人必须像磨刀那样注意磨砺本性。但即使生了锈,心灵仍在锈的下边发光,只需加以研磨,使之脱锈生辉。
听 前 热 身
大名:日本古时封建制度对领主的称呼。由比较大的名主一词转变而来,所谓名主就是某些土地或庄园的领主,土地较多、较大的就是大名主,简称大名。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诸侯,“大名”一词在不一样的时代,意义上则有着某些差距。
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相对应。真正的耻感文化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善行。真正的罪感文化则依靠罪恶感在内心的反应来做善行。
圆熟:日本人自我修行的最高境界,即精神和行为可以统一。
读完本文约需35分钟
书友,你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今天我要为大家解读这本《菊与刀》。
大家可能都知道这是一本讲日本的书,是我们深入了解日本这个近邻的必读书。但事实上,之所以随便哪个必读书单榜上都会有这本书,除了因为它第一次精准地总结出了日本人的性格特点,更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快速、客观了解“他者”的范例。
这本书非常有意思,其实它的前身是一篇关于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研究报告。1944年的时候,二战进入收尾阶段,打败日本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但是和另一个战败德国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对东方文明影响下的日本不是特别了解,当时的美国有两点特别拿不准:一个是要不要进攻日本本土,如果进攻本土的话,日本会不会投降;第二个是如果日本投降,要不要利用日本政府,保留天皇?
为了赶紧确定方案,美国政府动员了各界专家去研究日本人,希望在全方位的调研和考察日本之后,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就这样,这本书的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参与了这个课题。她是一个人类学家,所以她从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出发,从对日本历史的研究,来分析当时日本的民族性格特点,用人类文化学的视角来了解当时日本的社会文化心态,然后帮政府更好地处理日本战败后的问题。
我特别佩服作者的一点,就是她在写这本书的内容时压根没去过日本,当时美国和日本是正打仗的敌国,但是她最终却写出了让日本人都折服的书。她没有妖魔化敌人,而是仅仅靠大量的文献阅读、影视类作品研究,以及跟当时在美国的一部分日本人沟通、了解后,就破天荒又相当公允地总结出了日本人的特点。她的研究报告给出的结论是:日本会投降,战后美国要利用日本原有的政府,保留天皇。后来,事实的发展和作者的预测、建议一模一样。
1946年,作者把报告整理成书出版,结果不仅引起学术界的轰动,更受到了日本人的肯定,1951年日本把这本书列入了《现代教养文库》,到1963年已经重印三十六次!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一点,这本书里关于日本的解读,取材于二战和二战之前的日本生活,有一些情况和现代日本的社会现状肯定有点不一样。当然我这样讲,也不是说这本书完全过时了,因为一个民族的性格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这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去了解日本还是很有意义的。
好,首先,咱们先来看一下这本书的书名,什么叫“菊”与“刀”呢?“菊”是日本皇室家纹的样式,“刀”代表的是武士。作者用这两个意象来象征日本人民族性格中的矛盾点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他们喜欢美好而又崇尚武力,遵守礼法而又很好斗,喜欢新鲜的事物但又有点顽固,有服从精神的同时又会表现出桀骜不驯。
作者发现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体现在方方面面。在战争中,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耻于投降。可是一旦被俘虏之后,他们又像模范俘虏一样,特别配合地为美国人提供日本军力配置和弹药库的情报,甚至和美国飞行员一起坐着轰炸机,帮忙指点美军要轰炸的军事目标。日本人的这种矛盾的表现,曾经让美国人非常不解。
作者认为,要想理解日本人,必须要弄清楚他们信赖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含义。就像皇室有菊纹的标志,武士阶层有刀的标志一样,日本各个社会等级泾渭分明,他们相信各个等级都应该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一 日本天皇为什么这么牛?
01 等级制度的重要作用
事实上,承认等级制度对于日本人来说,就跟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他们是打心底认同这样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的关系。
从日本人的日常礼仪中,就能看出一些等级的差别。如果看日本的影视剧,或者去日本旅游,你会发现日本人经常会相互鞠躬。如果稍微了解下,你还会发现日本人鞠躬很多讲究,比如,年轻人、身份低的人和女性,要先向长者、身份高的人和男性鞠躬,而且鞠躬持续的时间也要更长。
比如日剧《东京大饭店》中女主早见伦子跟男主尾花夏树见面的时候,就会先向对方鞠躬。我有一次在上海街头看到日本员工送别领导,领导的车都已经开走很远了,几个职员还恭敬地向着车前行的方向深深地鞠着躬。这个景象简直让我这个中国人叹为观止。
上下尊卑关系,决定着日本人对各自的礼仪。如果你和你的好朋友小明两个人都是平民老百姓,那么你们俩之间可以不用鞠躬行礼,但如果小明是个军人,你跟他见面的时候就必须向他鞠躬。另外,鞠躬的方式也有很多种,最高规格的会跪在地上双手伏地的跪拜礼,90度鞠躬,半鞠躬,点头抖肩都算鞠躬的一类。这一套完整的鞠躬攻略,从古至今一直在沿用。
日本人在家里也时时恪守上下尊卑。在作者写这本书的二战后期,一个日本孩子无论年纪多大,都必须得到一家之主的父亲的允许才能去做任何自己要做的事。孩子的婚姻也是父母一手操办的。吃饭的时候,只有一家之长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动筷子。洗澡也是一样,先让家里最大的洗。日本广泛流传着一句俗语:“儿子要想给父母提意见那就如同在和尚头上找头发,根本不可能。”
日本人为什么会这么重视等级,又这么容易接受各自的等级设定呢?这跟日本长期延续的社会制度有关。在日本的封建时代,除了皇室和贵族之外,社会阶级分为武士、农、工、商、贱民五个等级。
历史上,每个人都被划分好了阶层,并且世世代代都固定下来,不能跨越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啥意思呢,打个比方说,你是贵族阶层,那是因为你爸爸是贵族,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你孩子、你孙子都会是名副其实的贵族,武士、农民也都是一样的道理。
这体系在德川家族的统治下得到了空前的巩固,当时的掌权者还非常详细地规定了各阶层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他们要求日本人必须在自家门口贴张纸,上面要有自己的地位和带有身份特征的标志。大家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和住的房子,必须与自己的身份相一致。后来日本当权者将农、工、商、贱民这几个阶层总归为平民,看似弱化了这当中的阶级感,但本质上还是以天皇为核心的等级制度。
这听上去跟我们中国古代的阶层划分有点像,但实质上有很大的分别,日本强调的是不变,而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就出现了科举制度,普通人是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去做官的。中国人追求的是“朝为田舍翁,暮登天子堂”。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一朝考中科举,可以从农民变成皇帝的大臣。而且早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宣言。所以,古代中国虽然也有等级,但是等级之间一直存在流动性,普通人也有上升通道。
但是,日本人的尊卑等级内核十分独特,而且始终如一地稳定。在漫长的时间里,他们习惯了这套精密的等级地图,并且把它等同于安全稳定。他们认为,只要他们停留在已知的领域里,只要履行已知的义务,他们是能够信赖这种世界的。所以,日本人二战之前不仅自己遵从这样的体系,而且认为其它国家也应该这样,世界才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他们认为,当时的世界因为每个国家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处于一种各自为政的状态,类似为世界性的无政府。所以他们觉得,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建立统一的世界级别的等级制度。日本民族可以成为世界的主宰,是因为全球只有日本是真正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国家,所以他们可以帮别的国家建立等级。这样,我们就能理解日本为什么会发动二战。而我们,当然也不会认同这种狂妄荒谬的主张。
02 天皇的绝对权威
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下,日本就需要有一个最高地位象征的角色,作为整个社会的精神领袖。因此不管是在天皇掌握实权时代,还是天皇仅仅是象征的时代,天皇都被赋予了至尊的地位。
天皇的地位,和神话传说有关。日本民间神话传说认为,太阳神天照大神的后代神武天皇,在公元前660年建立日本国,是第一代天皇,从此天皇至高无上的地位开始奠定。
不过,比神话传说影响更深刻的,是日本天皇的“万世一系”。啥意思呢?就是说整个日本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室,天皇的血统纯正,都是来自一个家族,完全不存在像中国古代一样改朝换代的情况。所以,在日本,天皇是超越一切的象征,是远离一切世俗的圣父。对天皇尽忠是一种最高道德。明治维新后,日本把“万世一系”写进了他们的宪法里。
到了二战期间,日本的国家核心依旧是天皇。日本民众认为参加战争是为天皇效力的表现。有意思的是,反对这场战争的日本人,同样认为他们的和平意愿是在天皇的引导之下出现的。实际上,这是一种对天皇的绝对信仰。跟宗教一样,你会给自己的行为找到一个原动力,比如说你信佛教,你向善、助人为乐,会认为这是受佛祖的影响,是佛祖引导你做个好人。
简而言之,对日本人来说,天皇就是一切。到最后,日本民众还是认为二战的失败,不能把责任归于天皇,不可以让天皇受到谴责。即使是战败,这也是政府和军部的问题,天皇对此没有任何责任。
可以这么说,在当时,没有谁能把日本人跟天皇剥离开来,天皇代表的是日本整个国家和人民,他是日本的精神象征,是一种十分神圣的信仰。
于是作者得出结论,美国应该保留日本的天皇制度。如果美国挑战天皇的神圣权威,摧毁天皇的地位,那么日本的国家结构可能会跟着崩溃,而日本人的反应也就很难预测了。
天皇的超然地位和持久延续,既塑造着,也依赖着日本民族的性格和独特信念。
二 日本的民族性格特别在哪里?
01 报恩与报仇
报恩,就是日本人的一个强大的信念。日本人认为恩,是承受的负担、债务。而人生天地间,从一开始就欠下了祖先、父母、和天皇的恩情。第一位的、最大的恩情,就是皇恩。他们认为,自己有幸生在日本,安居乐业,就不能不想到天皇所赐的恩典。
他们特别重视报恩,在他们看来,知恩不报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而报恩则是善行,所以报恩的行为是整个社会提倡的,也是个人自尊心的一种表现。作者将日本和西方做对比,西方人认为自尊心是表现在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而日本人认为自尊心表现在知恩图报上。
日本人将“恩”分为两种,一种是无限的,是需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偿还的恩情;另一种是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去偿还的恩情,这种恩情可以还清。
无限的恩主要有两类,就是前面提到过的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来自天皇的皇恩。无限的恩,对应着两种义务,对父母的“孝”和对天皇的“忠”。忠孝都是古代日本从中国引进的伦理要求,但是,在中国忠孝是有条件的,忠孝之上是“仁“。古代中国人认为,父母或者皇帝必须要“仁”,皇帝要施仁政,不然人民可以揭竿而起反对他。
在中国,仁是忠孝的先决条件。但是日本省掉了中国的忠孝伦理前提。在日本,孝和忠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是每个日本人必须应尽的义务。作者认为,除了皇恩和养育之恩之外,日本人看重的还有主人的知遇之恩和师长的教诲培育之恩。
日本人对于恩的重视,从二战期间日本小学二年级的教材就能看出来。教材中有一篇叫《不忘恩情》的故事,讲的是一只出生不久叫哈齐的小狗被人领养了,领养哈齐的一家人对于哈齐特别疼爱,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被养的白白胖胖的。当主人去上班的时候,哈齐会送主人去车站,下班回家的时候,哈齐又会到车站迎接主人。
可是主人在不久之后去世了,哈齐不明白主人不会再去上班了,它依旧每天都会按时到车站。十多年过去了,当初的小哈齐如今已经变成了老哈齐,可是人们仍然能够在每天的清晨或傍晚看到等在车站前的哈齐,或许它相信主人总会有出现的一天。
相信大家可能想到了,日本有部电影叫《忠犬八公的故事》,也是这个情节。小狗哈齐或许不知道什么是恩情的意义,但这个故事出现在小学教材中,用以教化国民,希望人人都能可以履行日本对报恩的重视。
日本人忠于报恩的同时,也坚持有仇必报。一旦自己跟别人发生争执,自己处于下风,或者在对赌关系里输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失去了颜面,反应非常激烈。
日本历史上流传过许多武士复仇的故事,其中有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大名,也就是领主,让三个武士猜这把很有名的武士刀是谁打的。这三个武士中,只有一个叫名古屋山三的武士回答对了,这个时候,另外两个人觉得自己很丢脸,于是准备找个机会把山三给杀了。其中一个人在山三熟睡的时候去刺杀他,结果第一次刺杀失败。于是他们就继续“复仇”,直到把山三杀掉,从而来维护自己的“情面”。
这个故事按照我们的价值观来看,杀人的武士完全没有正当性,但是日本人却能理解这种因为脸面丢失而大开杀戒的行为。
事实上,无论是积极报恩,还是坚持复仇,约束日本人行为的力量都来自外部。基于这个原因,作者从更深一层提出,日本文化是一种独特的“耻感文化”。什么意思呢?像美国更多是罪感文化,就是人们做了坏事,内心会受到谴责;做好事,是因为这样内心会感受到强烈的满足感。
道德的践行,靠的是人的良心。而日本的耻感文化,人们依靠外部的强制力来做好事。而做了坏事,只有被别人看到了,才会感觉羞耻。羞耻只是对别人批评的反应,是因为别人在场,或者是他们感觉别人在场才触发的情绪。
所以,日本人极端在意别人的评价。在学校,他们用尽一切办法避免学生直面竞争,因为如果成绩不理想被人知道,会有学生想不开轻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害怕因为失败而感到羞耻,所以也时时刻刻尽量避免直接遭遇失败,无论是提亲、找工作还是其它活动,双方都会找一个中间人,这样当事人就不会直接听到别人的评价。
日本人格外讲究情面。什么是日本人的情面呢?日语辞典里是这么解释“情面”的,“正道;人应该遵循的原则;做一些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以免被别人非议。” “情面”和“义务”最大的区别就是情面要求做“不情愿”的事。
日本人持久不变的目标是名誉,名誉是得到尊敬的必要条件。至于为了维护名誉,使用的手段可以视情况而定。而自杀行为成了日本人维护名誉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看很多影视剧都听过,说日本人不论犯了多严重的错,只要切腹就能被原谅。
日本人的自杀风气一直延续到当下,当代日本的自杀依旧居高不下,比如说压力过大的日本人会选择自杀来结束生命,比如一些丑闻一旦被曝光,政府官员会引咎自杀。
但是,耻感文化也决定了,如果没有被人发现,即使做了坏事,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思想负担,不会有真正的歉意和内疚。所以,作者在书里谈到,日本人经常把抱歉挂在嘴边,但他们道歉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他们嘴里说着对不起,但只是害怕自己没有道歉,给别人带来不好的印象。
02 压抑与享乐
在如此严密的等级和强烈的外界压力下,日本人形成了矛盾的生活准则,他们一边压抑自己的欲望,认为精神上的满足远远高于肉体,但另一边又很重视感官享乐,认为享乐是人的本能。
大部分时候,日本人在生活里比较压抑自己的个性,表现出高度的服从性,他们首先要服从天皇的领导,在家要听一家之长的话,在工作中要服从上一级的管理。
日本职场新人,对前辈和上司总是毕恭毕敬。之前有一个新闻,日本的一家公司上司竟然在吃饭的时候把一个新人职员的脸按在滚烫的火锅里,我们中国人就很难想象职场居然能容忍这种程度的霸凌存在。
但是另一面,在压抑文化的主导之下,老百姓对感官享乐表现出了令人诧异的宽容度。
首先是肉体享乐。他们鼓励肉体享乐,但是不能当作严肃的生活方式而沉湎其中。有点类似对艺术的态度,也就是说艺术归艺术,完事儿后还是会重新回归正事儿——为义务献身。
日本人非常喜欢的一种享受是泡澡,不管是贫穷的农民、仆人,还是富豪和贵族,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一天结束后泡个热水澡。所以,直到现在,温泉泡汤还是日本的一大休闲特色。
他们还特别享受睡眠,不是为了恢复精力,也不是为了第二天的工作,就是纯粹喜欢睡觉。
在肉体享乐中,最突出,也最让人诧异的是日本人热衷“寻欢作乐”。在日本人眼中,出去“寻欢作乐”和娶一个老婆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可以公开地同时存在。妻子还会为出去玩的丈夫梳洗打扮,妓院可以把账单送给妻子,妻子会照单付款,视为理所当然。这一点就连以开放著称的西方人也惊诧不已。
日本人把妻子看做是人生中比较重要的需要承担的义务,而性则只不过是一种平日里无足挂齿的小事,两者互不干扰。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会坚持这样的理念。日本人坚持“人情不能入侵人生大事”。
一旦他们有了闲钱就会去找情妇,他的情妇有可能精通音乐、舞蹈或者其他的技艺。上流阶层的男人会跟自己的情妇签订契约,契约中规定要给情妇钱,还要给她找一个房子住。除非情妇有了孩子,并且男人准备带这个孩子到自己的家中抚养时,这她才能去男人的家里。进门之后她并不是像古代中国的妾一样,而只是一个佣人。她的孩子也不能称她为母亲,只有妻子才是孩子的“母亲”,生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会被承认。
我们听到这里,可能觉得日本女性,尤其是妻子实在太憋屈。但是日本女性的地位,也像日本其它方面一样,充满矛盾。
女性的地位附属于丈夫,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女人都没有工作,是全职的家庭主妇。其实直到今天,日本全职主妇的比例都远高于东亚其它国家。她们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首要任务是传宗接代,为丈夫安排好家中大小事务。妻子管家里的账,家庭采购也是她来负责。她们安排家里大小活动,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上,她们也有比较大的发言权。当她们成为婆婆之后,地位就会比之前还要高,这个“高”主要是表现在可以管教自己的媳妇。
历史上日本女性没有经历过缠足运动,她们可以随意行走在大街上。在这一点上,日本女性的自由度比东方其他国家的自由度会更高。
日本女性在性问题上相对来说有一定自由,越是低微出身的女性,自由度也就越大。日本文化对于女人的品行要求并不是只有一个标准,年龄不同场合不同,要求也不一样。
日本人在关于家庭的义务和寻欢作乐上的界线非常清楚。不过这讲的都是日本早期的情况,我们不要把现在的日本和当时混为一谈。
日本人还有一种享乐方式也很有意思,就是喜欢酗酒。他们知道美国人要禁酒的时候,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他们把喝酒当作愉快的消遣,并不会讨厌醉酒的人。今天,日本街头依然到处都能看见居酒屋,上班族下班之后大多会去喝几杯。
三 日本人的自我修养
01 幼儿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反差
日本的国民特性,植根于历史和生活细节,同时日本教育也是导致民族性格比较矛盾的重要因素。日本对于幼儿和成人之间的教育方式非常不一样。
作者拿日本与西方比较发现,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正好跟西方相反,它像U字形,中间底深,两端高。日本的孩子和老人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由和随性的。在幼儿期过后对人的要求和束缚会逐渐加强,到结婚前后,人的自由度达到最低值,这种压抑的状态大概会持续几十年,直到六十岁以后,人似乎又回到了幼儿时期的状态,不必再烦恼于羞耻和名誉,会过得比较自在。
作者在调查中发现,日本的家长很喜欢“捉弄”自己的孩子,比方说,妈妈会对着孩子说:“你要是再调皮妈妈就不喜欢你了,妈妈喜欢爸爸,因为爸爸是好人。”孩子听到后就会非常生气,硬要分开爸爸妈妈,妈妈这个时候就会说:“爸爸就不像你,从来不在家里乱跑,也不会乱喊乱叫。”这时,孩子会说:“我没有,我是好孩子。你不喜欢我吗?”达到目的之后,爸妈开心了,孩子也会变得老实很多。
由于小时候很多这样类似的经历,导致成年以后的日本人十分反感别人的嘲笑和轻蔑。一个人年纪小的时候,很难分辨大人说的是玩笑话还是真话,当自己长大明白这些原来是玩笑话时,其实已经晚了,那种受人嘲弄的恐惧感已经烙印在自己的心里。童年阴影持续的时间会比你想象得要大的多,尤其是在二至五岁的孩子,这种嘲弄可能引起他们比较大的恐慌。
日本的家庭生活中,妈妈或者奶奶的任务是承担家务、教育孩子,地位是在爸爸和爷爷之下。孩子们从小就知道这种明确的家庭分工和等级制地位:年纪大的人比年轻人有权力,男人比女人有权力,兄长比弟弟有权力。
小时候,孩子可以受到所有家庭成员的宠爱,尤其是男孩。对于孩子来说,妈妈能满足自己一切的愿望。孩子不会反抗爸爸,但是却敢对妈妈和奶奶大发脾气,发泄自己的不满和怒气。
在幼儿教育中,对于女孩的教育和对男孩的在一些细节上会有些不同,差异主要表现在家庭教育上。女孩的家庭教育,比男孩的约束要多得多,而且需要做的事情也比较多。比如,女孩在接受长辈或者亲友们的礼物时,基本上最后才能轮到,她们也不能跟男孩一样随时可以发脾气。
九岁以后,日本的学校就会实行男女分班,到了这个时候,男孩子重视的是建立男性关系圈,他们会本能地排斥女生,不希望被别人发现自己和女孩说话,而女孩们也被自己的妈妈告诫说不要和男孩交往。此后很多年,女孩们要做的只有自重自重再自重,不管是结婚之前,还是结婚以后,一直到去世。
日本女孩不用学习为了追求名誉而活着,与男孩比起来,她们的生活更加稳定,压力没有那么大。但是,这是她们让渡了自己的权利才获得的一点好处。她们从小就会被灌输:不管是什么事,男孩都会比女孩先拥有选择权。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他们的人生轨迹都遵循着U型走向,幼年和老年自由,成年期过着压抑、自律的生活。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巨大差异化,是导致日本民族性格矛盾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03 自我修行的最高境界
幼儿教育相对宽松,给了日本人的童年时期更多的自由,成年之后他们就会就变得跟小时候很不一样,就会希望通过进行自我修行来提高个人境界。
而自我修行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培养自己的能力,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获得别人的认可。第二层是达到“圆熟”的境界。
我们先来看培养能力这一层。日本人跟西方不太一样,他们认为人只要活着,就必须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品行。不管你是正在参加考试的学生也好,准备剑术比赛的人也罢。就算你是全班第一的学生,你是往届剑术第一的选手,你还是需要继续培养你的能力,好好修炼。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努力法,把那些压抑人性的动作当作是获得成功必备的元素,这是通往自我修养最高境界的必经之路。所以,民众丝毫不会觉得这样的压抑是有问题的,相反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逐这样的矛盾,一边痛苦一边享受。
这样的想法在西方是很难被理解的,西方人对于修养训练的理论是,所有人从小都要经过训练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对他们来说,训练意味着一种压抑,人们内心是有所不满的。进行训练意味着要做出牺牲,这必然会带来逆反的心理。
比如说睡觉,当西方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父母催孩子睡觉,就会让孩子产生一种睡觉就是自我压抑的想法,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睡前闹腾一番。或许他已经知道人“必须”睡觉,但还是会选择反抗一下。这就是典型的西方人对于训练的态度,而这种反应,在日本是不会出现的。
日本人认为自我修行可以让能力得到培养,这样他们就能更自如地驾驭生活。但同时日本人也承认,在最开始的训练中,人会觉得这种压抑难以忍受,不过坚持过一段时间后就能习惯,这个时候,他们反而能够体会到修行的乐趣。
自我修行的第二层,听起来就很有禅意了,叫作“圆熟”境界,这是日本人的精神层面的自我驾驭。如何表明你已经达到了“圆熟”的境界呢?简单地来说,就是你的行为和精神达到了统一,你想到什么就可以去做,不过这些都是在符合道德规范的基础上的。这种境界有点类似我们明代理学家王守仁提出的“知行合一”的概念。“知行合一”啥意思呢,知是致良知,行是实践,心中所想的跟自己的行动可以结合起来。
精神的修行需要自己去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去请教老师,不过日本老师不会直接把答案告诉你,因为他们认为只有从自身出发去实践,才能获得真正有意义的东西。老师会与学生进行讨论,但不会直接说出关键的地方。在日本人看来,越粗暴的老师,对于修行越有帮助。
很多日本的禅宗故事里都会记载这么一段:当老师突然打掉学生手中刚送到嘴边的茶杯,或者将学生摔倒,或者拿铜如意敲打学生的指关节时,学生在这个时候可能会因为这样略带粗暴的点拨瞬间顿悟。
英国学者查尔斯·埃利奥特爵士曾谈到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日本女学生,专门跑到东京的一个非常有名的传教士家里,跟他说自己想要成为一名基督徒。传教士就问她入教的理由,女学生说:“我就是想坐飞机。”于是乎传教士问她入教跟坐飞机有什么关系。她说因为听说坐飞机的时候需要一颗遇事不乱、十分镇静的心,想要达到这种境界的话,必须经过训练才可以达到。女学生认为基督教应该是宗教里最适合的,所以便前来求教。
日本人对自我修行的看重,从这个例子就可见一斑了。
其实,纵观整本书,我们会发现《菊与刀》给我们展示和分析的,是作者从二战这个历史节点出发,用人类学的视角看到的古代、近代时期的日本民族性格特点。它有着时代的局限性,作者甚至从来没有踏上日本的国土。但是,它仍然对我们认知这个和我们有着深刻历史渊源和恩怨的邻国,有着极高的价值。
对于儒家文化发源地的我们来说,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一些日本和我们的相似之处,也照见了日本对中华文化的吸收和扭曲。
比如说,日本从中国文化中学习了“忠”“孝”,但是却抛弃了我们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仁”。比如,看似和我们相似的社会等级,实质上的不同是如何塑造了日本的国民性,甚至让日本形成了发起战争的自洽逻辑。比如,日本人对于情面和名誉的极端追求,没有形成致良知,反而形成了耻感文化。
日本学者内田树的著作《日本边境论》,某种程度上对日本耻感文化的形成做了一些补充。他认为,日本文明因为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先重点学习中国,又重点学习西方形成的,所以他们缺少自己的自主价值观,经常不问对错,只看学习的实际效果。这既让他们拥有了高效的学习效果,也让他们在膨胀时期,彻底失去了方向。
一个人没有自主的思想,会像浮萍一样被外界推着走,一个民族没有独立的价值观,也会让整个国家失去方向,最后产生难以承受的后果。
同时,作者也用堪称典范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认识别人的方法,哪怕是正在和你交战的人,你都可以试着去了解他。而这,也会让你找到和对方交往的正确方式,做出正确的决定。
希望大家在这本书的解读中获得知识和方法上的双重收获。
以上就是我对《菊与刀》这本书的解读,感谢大家的收听。
以上内容转载自樊登读书app今日限免栏目,更多好书,请前往樊登读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