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年度微课第79篇(1944字),累计116205字。
前天我的发小小燕给我打电话,倾诉她的烦恼。
她的父亲生病了,在县城人民医院住院,大哥在得知父亲生病住院后第一时间从武汉赶到医院照看父亲。住院一个星期之后,她大嫂给他大哥打电话说,凭什么就你一个人一直在医院照顾你老父亲,他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要照顾这任务应该平摊,你弟弟怎么不回来?他要打工挣钱,你就不用打工挣钱了?一开始她大哥还顶住压力,过两天之后他大哥就跟他说,不知道父亲还要住院多久,如果还要十天半个月的,她大嫂一定会跟她大哥吵架。小燕说,她要不要给她二哥打电话把他叫回来替换她大哥,作为嫁出去的女儿,管太多了娘家的事情,管不好大家都对她有意见,特别是她二嫂。
小燕的二嫂我是见过的,但是没讲过话,不熟悉。她二嫂大概20岁就嫁给她二哥了,那是10几年前的事情了,我还在读大学,寒假在家看到过她,长得白白胖胖的,个子不高,很少讲话,一幅拘谨而又懵懂的样子。虽然我们两家离得很近,我们年纪也差不多,但因为我一直在外地读书,而且跟她二嫂也没什么共同语言,所以从来没有跟她讲过一句话。听小燕讲,我才猛然发现,她是一个离我很远的人。
二嫂刚到她们家的时候,小燕的大哥大嫂就一直在外面打工,两个孩子都是小燕的父母在照看。后来二嫂很快生了三个孩子,生老二的时候老大也交给爷爷奶奶照看,生老三不到三个月就跟小燕二哥一起出去打工,将三个娃全部交给小燕父母照顾。实际上二嫂在外面打工也只是帮她二哥的忙,并没有挣多少钱,也不是家里急需花钱非得去打工,而是她想着公公婆婆把大哥的娃都养大了,那他们也应该把我的娃养大。她也不会想到自己的娃那么小需要父母的陪伴和照顾;也不会想到年纪越来越大的公公婆婆身体又不太好,一边干农活一边照顾5个娃,太辛苦了,她想到的只是和大哥大嫂比较,谁在父母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木心说过,麻木的人就是愚蠢。听小燕讲到她二嫂这样的行为,我在心里想起了这句话。
小燕的二哥建新房,小燕的父亲每天从早到晚地给他们家做小工,从房子打地基到装修完成,从来没有间断。在二嫂看来,这都是应该,不但没有一句感激的话语,而且还对小燕父母说他们一点都没帮忙。小燕父亲听了非常生气,还要怎么帮忙呢?我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帮你们,只是没有给钱你们,而我们常年在家里给你们带娃,哪里有什么经济来源?
虽然媳妇是这么只知道索取,从来不讲回报的人,但是小燕父亲生气之后还是一如既往地帮助他们家。二哥家在街上做了新房,她父亲将自家种的米、油和蔬菜往他们家送,每次送到二哥家,二嫂都是头也不抬,任她父亲放下来,从来不喊她父亲留下来吃完饭再回家。
小燕说,依她二嫂的人性,如果这次打电话让她二哥回家照顾她父亲,她二嫂一定会跟他二哥吵架,嫌她父亲耽误他们打工挣钱。而她二嫂自己的父母生病了,她就马上和她二哥一起回家照顾,忙前忙后,毫无怨言。而且只要她不出去打工,就一定会把她自己的父母接到她家来住着。
听了小燕的诉说,我发现农村妇女的那种愚昧依然存在。我知道婆媳关系难处,也懂得每个小家都有自己的难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清官难断家务事。但是作为一个女性,对自己的孩子,对父母,对公婆,不能缺失基本的是非判断,该自己尽的责任推托了就是不仁不孝。我们无法做到对公公婆婆像对自己的亲身父母一样亲切融洽,那是人之常情,毕竟我们更习惯与自己的父母相处,但是对公婆缺少最起码的尊重和体谅,一味索取,并且将这种索取视作理所当然,那就是坏和蠢。
作为一个成年人,家庭生活水平怎么样最主要的应该是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而不是靠啃老、靠压榨父母。在婆家无限制地索取,对娘家无条件地回报,这是很多女性的通病。有句话说“娶妻不娶扶弟魔”,太多女性将回报娘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和能力的体现,殊不知在娘家分财产的时候,你作为嫁出去的女儿是没有份的。当然,“伏地魔”类的女性也是不会想要娘家的财产的,她们活着有一部分责任就是“帮助娘家人”。这种女性意识就是从小被家庭、被周围环境所塑造的,她们从不怀疑,认为本应如此。
人性是复杂的,也有很多女性在婆家没有得到基本的尊重和关心。我想说的是,作为一名女性,要有界限感,也要有自己的能力和胸怀。公公婆婆不是必须给你做劳动力的,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作为子女,老人生病住院了就是应该去照顾的,这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兄弟姐妹之间本应该是互相帮助互相体谅的亲人,而不是斤斤计较生怕自己吃亏的利益竞争者。又不是家大业大,本来就是穷人家庭,大度一点能吃多大的亏?
小燕的父母就是典型的奉献型父母,他们一生为儿女操劳不止,无论儿女是否孝顺,他们都甘愿为他们做牛做马。老年人应该学会给自己推掉压力和责任,善待自己,孩子成年之后,你有能力就帮一帮,不需要无条件地为他们奉献,儿孙自有儿孙福,孩子们的日子需要他们自己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