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我眼中的好课》有感

      今天聆听了毕英春老师“我眼中的好课”这一讲座,我茅塞顿开,内心很有触动,收获满满,引发了我对如何上好一节课的思考,下面我就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三方面,来谈谈我的感想和收获吧!

      首先教学目标是上课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明确,是一节好课的首要条件。而目标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有着共同的认识,因此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要备好课,备课的第一步是要先备好教材,我们可以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年级目标,参考新课标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关注单元目标和课后习题,来设置教学目标。虽然我们老师都有依课标,持教材的意识,但是有时候过于依赖课标、教参、教材给的方向,而往往会缺乏对我们自身的思考,没有深入研究这个教学目标,是否适合自己的教学,这也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再者除了要设置了适合我们教师自己的教学目标之外,还要设置符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参与,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才是一堂好课。由此可见备学生,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在备课时,往往会出现“重课本,轻学生,重教法,轻学法”的现象,这种重预设,轻生成的教学模式,跟我们的实际教学还是会有一定的差距的,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学情,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我们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利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并且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做到眼中有学生,使每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只有在备好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下,再去备教法,才能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在日常教学中,我容易忽视学生的生成,没有用心去倾听学生的感受和想法,经常会不知不觉给学生灌输文本的价值观,学生只会一味的被动接受,而不会自我思考,久而久之便固定了学生的思维,而且面对学生的提出的疑问,我是有选择性的进行解疑,如果学生问的问题比较偏,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我就会对学生说不要提与本文无关的问题或是一笔带过,简略一提便草草了事,这样一来难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这两个问题,是我亟待解决的。

        毕老师的这一讲座,就像一束暖阳,拨开了我心中的迷雾,让我明白了一定要依学定教,学会抓主问题提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尽情畅谈自己的想法,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成,多让学生去思考,发散其思维,培养其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碰到棘手的问题,不要发慌,实在是解决不了,可以巧妙地抛给学生自主去讨论探究,如果是公开课,也可以让学生走下讲台,去请教台下听课的专家老师,因为“教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方法得当,才能做到教与学的最优化。

        备课作为教学工作的首要一环,是教师上好课的关键。一节课的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课前教师的准备工作。因此我们老师备课就需要达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课程,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教法。”

        以上便是我从毕老师的这一讲座中,得到的一些关于如何上好一堂课的方法和启发,我将以此为契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改进,努力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还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努力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观《我眼中的好课》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