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宽严之别

曾文正公说,宋儒宽于责小人而严于责君子,梁任公以为,这是中国人的通病。实在是至理名言,一言通透人性。

何以如此?

君子与小人,君子的标准过高,对很多人来说,心向往之,然终高山仰止而已,真要一步一步攀登上去,想要到达其高度,尔乃无异于上青天。成为君子,本身就是件过于苛责的事儿。此其一也。其二者,批评家们自身是君子还是小人,这往往又在两说之间。按古君子之风,“攻乎异端”,恐怕有失风度。爱挑毛病爱找茬的人,虽不能武断其为小人,但通常是既闲又懒的。一心在家国天下者,一心在事业家庭者,一心在修身养性者,大概是没有那个闲工夫总盯着别人。居心叵测的小人,既达不到君子的标准,只好去过分苛责君子,以期使君子的总体标准降低。

拉低行业的门槛,水混了,才好摸鱼。

宽责还是严责,非特在君子小人,更在是否利益攸关。熙熙攘攘,江湖纷争,无非名利而已。利益相关者之间,往往是“严于待人,宽于律己”。不严于待人,则可能损我之利而肥他人,严责他人,虽不见得尽能损他人之利而肥我,但或可使众人等量齐观,不至使我落后于人。所谓“同行是冤家”,就是这个道理的极端展示。冤家所以路窄,因为走的路一样,方向也一样,目的地都一样,都赶时间,不免互相抢道儿。利益非相关者,宽严之道,则可张弛有度,嘻嘻哈哈,人情练达,在表在里,都是道德文章。无特别厉害关系,做个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呢?

宽责严责之别,还在于身份地位相差的大小。何意?

这样的描述或许不是很精当,因为所谓身份地位,不过是世俗人眼里的业障。但既在红尘当中,谁又能免于世俗,故且发一点俗论。

身份地位越是相近者,越是严责。人性的自私与嫉妒,总能成为行业“内卷”的根本推动力。职场的明争暗斗,有人想上位,有人怕被超越。这边使点手段,那边下个绊子。行为固然卑劣,但就像动物的护食儿,本质上是源于害怕贪婪不能被满足的紧迫感。平日里大家私下吐槽心机的同事之属,或者腹黑的闺蜜之流,用曾经流行的话说,我希望你好,但是不能比我好,其皆此类者。

身份地位相差悬殊者,反倒是宽责。所谓上流社会的心态,公益于社会,救助弱势群体,排除作秀的,或者是有人格超脱的因素在里面。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只要不是有碍于社会和谐的,有时候做一个乐善好施之人,也会在心里钦佩一下自己吧。比如一个所谓的体面人,去施舍一个乞丐的心理活动,我们固然是要称道这种高尚的行为,但是在某部分人的心里,是否有一种优越感或满足感呢?所以不针锋相对者,或许因为构不成直接的威胁。他与我相差着几个等级,则我愿意以一种在上的心态,去包容他的阕失,甚至会伸手拉他一把,这或许是很大一部分人的真实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析宽严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