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

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

昨天又跟朋友聊起教育行业的现状,我们各自都感觉到资本的介入实际上对教育机构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前有优胜教育,后有学霸君暴雷事件,这些事件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教育作为商业本身会涉及到矛盾。

除了新东方,学而思这样难以复制的巨头,其他大大小小的机构都会面临两大问题:

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

1. 教育核心在于优秀教师,但难以留存

一方面是机构本身为了招生,销售,运营,品牌宣传等事项投入大量成本,导致变相剥削老师。另一方面优秀老师的获客成本随时间降低,那么当他发现自己靠一帮忠实家长的支持自己都能够活下去时,机构也就没有存在必要。

因此也就导致了机构现在靠着把课程内容打散,让应届生和新手老师按照教案反而说同一个小块的内容。但这样的做法又跟教学质量上的要求是相违背的。

想想看,孩子每节课都跟着不同的老师学习,孩子会舒服吗?再说了,每个老师对孩子的情况都不熟悉,除了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成本变高外,也不利用做到个性化教育。

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

2. 把教育当作服务,也存在悖论

服务是以客户为中心的,但教育却不完全如此。有时候你不但需要教育孩子,还要教育家长,教育其他老师。

教育要做好是要从学术出发的,但因为又是商业,为了转化率,续课率你又不得不去讨好客户。

同时教学工作本身难以量化,出不出效果机构说了不算。这就跟健身房的道理一样,有的人去了没瘦下来,可能更多时候并不是健身房的错。

这两点悖论也是现在大多数投资人不愿意投教育行业的主要原因。投资人要的是持续的增长率,意思是说,不但要能挣钱,还有持续不断地挣更多的钱。当机构拿了投资之后,也就不得不围绕着“持续挣更多的钱”去做事,而不是围绕着“如何教好学生”去做事了。

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

悖论所致

上述悖论会导致两个方向的发展,一是机构为了扩大自身影响力,在宣传上变得越来越“割韭菜”化。你看大机构的宣传文案中的关键词就会了解到,大量地用到了人类认知偏差,从众效应,冲动消费等。

二是机构为了压缩成本,教学质量不断地下滑。资历高的老师不会去教一百来块钱的课,要不自己经营小作坊,要么变成老师的老师,无法让大众学生受惠。应届生或新手老师的教学,跟资历高的老师在各方面都没法比。

朋友安慰我说,换个角度看,也许这些问题正好是倒逼我们把教育做好的一份动力。又或者说是我们未来决策的依据,是要拿投资把公司做大做强,还是说经营一项与教育无关的主业,同时组建一支跨学科教师队伍,用副业的方式来做。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是歪思,关注我,为您带来更多父母育儿经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悖论,教育商业化为何如此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