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那个孩子的追问

        很平常的一天,我几乎忘记了天气,也忘记了学习的内容,更忘记了因何从课堂岔开去。

        似乎,这些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学生的一个提问,他是一个小个子男生,抱着《狼图腾》当馒头吃的孩子。

他似遮似掩的举起了手。

       “老师,你怕死吗?”

        教室里一下子安静下来,虽然他的声音很小,但是同学们还是听到了,这也许是他们很多人内心都曾有过却未能当众提出的问题。亦或是已经深扎于内心,为之困惑不止的问题。

       每个人都会想这个问题,尤其是在此时——13、14岁。

       生命如何而来,不得而知。

       生命何时而去,不甚了了,必然要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每一个到底拥有多少时间,生命的长度更是一个谜。

       ……

       诸如此类问题,何止于孩子,这些问题也常常浮于我们心灵深处,只是一直睡着,睡着,若休眠一般,偶尔醒来,瞬间再次睡去。

       教室里,继续沉寂着。

       我陷入了思考,一边思考一边踱步,我想确认自己最真实的感受,我在搜索藏于心底的答案。

       这个问题,差不多也在这个年龄时,我就想过,那时因为眼见村里几位老人的去世,那时心中骤然生起一丝凄凉:生命终归是要去的。

       而由此生出的矛盾是:既然要去,现在所做的一切究竟有何意义?

       也就是说表面的一个问题之下,孩子由此而困惑的是人生的意义,活着的意义。

       这时,我似乎可以回答他了。


      “老师是人,当然怕死,我想过死,也惧怕死,但是我一直忘记了有死这回事。”

忘记死,是每一个人的常态。

       说出这样的回答,学生们略感吃惊,他们还小,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还是无比的高大。

       他们不太相信,老师会怕什么。

        尤其是老师直言相告,自己怕死,这也许是他们不曾想到的。

        这样的回答,不是简单的对过去经验的总结,还与最近读的心理学书籍有直接关系。

       书里面说死亡一直搔到我们的痒处,对死亡的态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成长方式,也影响着我们衰老和生病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生命与死亡相互依存,它们同时存在,而不是先后发生的。死亡在生命表层之下持续骚动,并对经验和行为产生巨大影响。死亡是焦虑的原始来源,因此也是心理病理的根本源头。

       这样看来,男孩的提问不是简单的追问,而是个生命普遍的问题。

       关于这个问题,很多伟大的思想家都深入思考并论述过。

       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们得出的一个重要的结论:死亡是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对死亡的思考会使生命更为充实丰富,而不是使其贫瘠枯竭。尤其是这句话: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但是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又是如何来拯救人的呢?

       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一是忘失的存在状态;二是念兹在兹的存在状态。

       前者是说人沉浸于日常琐事,专注于生活、工作,任由日常世界摆布,只关心事物应该的样子。

       我跟学生说忘记了死亡,就是因为日常琐事占据了大部分内存,没有内存再去想思死亡的事情。

        后者是说人着眼于事物本来的样子,并为之感到新奇,换句话说就是去生命保持好奇之心,发现生命之美,让生命富有价值。

        我想这是人能通过死亡拯救自己的关键。

        也就是从消积的结果转到积极的构建中来。

       也许,生命最富有乐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是一个问号,充满了不确定,正因为不确定性,才有追求确定的必要,在不断的确定的过程中获得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天,那个孩子的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