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2

第三堑: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

经过了第二辱之后,反而没有让曾意志消沉,而是激起了他与官僚体系斗争的决心。

他认为,想要挽救大清朝,必须让皇帝惊醒才可以,于是上书《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直言批评皇帝。

严厉指出了咸丰皇帝的三大缺点:

一、小事精明,疏于大计。皇帝成天把精力用在挑大臣的礼仪毛病上,对各种起义的事情安排不周。

二、徒尚文饰,不求实际。皇帝要求大家提意见,但大家提的意见全都束之高阁,不闻不问。

三、刚愎自用、出尔反尔。一开始说听取大家的意见,但动不动就说大权“朕自持之”,不容大臣们议论。

皇帝看到这道奏折后,大发雷霆,立刻想把曾抓起来,定罪与他。在大臣们的苦苦求情之下,才让曾免于获罪。

之后皇帝一一针锋相对地驳回了曾的指责。

有人举报陕西总督琦善“妄加诛戳”,琦善获罪,由于他在京城人缘极好,会审人员对他只询问琐事,实际是为他包庇开脱,甚至抓来举报的人一起受审。

对此种种竟无一人反对,而曾拍案而起,词气抗厉地指责了会审大臣,结果琦善被革职查办。

曾两次挑战“大人物”,引的其余大臣与他保持距离,碰到他就回避,曾几乎成了当时京城里人人唾骂的人物。

曾对京城生活厌倦之极,不料这时加重老母去世,于是回家奔丧。至此,曾结束了十四年的京官生涯。

第四堑:在长沙打落牙齿和血吞。

咸丰二年,太平军挥师北上,皇帝召在老家的曾在家乡兴办团练。

曾一到长沙就开始整顿地痞流氓,设立“审案局”,4个月内处决罪犯104名,得到一个外号“曾剃头”。

然而,湖南官员们却对他怨声载道,因为他一次次干了自己权力之外的事情,干涉了别人的权力,显的别人很无能。他触犯了官员们的利益,他们皆恨曾入骨。

一日,绿营军鲍起豹的卫队与曾的湘军发生冲突,绿营军到曾的公馆闹事,破门而入,挥起大刀乱砍,差点砍中曾,吓的他连忙跑向巡抚办公的地方,以期寻求帮助。

巡抚安抚了绿营兵后,对曾淡淡说到:“将来打仗,还是要靠他们啊!”

一时间,堂堂二品大员的曾被兵痞差点砍了的消息在地方官员间人尽皆知。

这是曾有生以来遇到的真正挫折,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曾是如何血脉贲张,夜不能寐。本向想向皇帝控告此事,却料又想一道奏折不能扳倒全省官员,只好“打落牙齿和血吞”。

这一挫折却激发了他的斗志,历尽艰辛练就了一只一万七千人的队伍,在与太平军的较量中屡屡获胜。

可以说没有长沙之辱,就没有曾后半生的功与名。

第五堑:江西之困。

曾在湖南与太平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被皇帝命令支援江西。在江西,曾遇到了与湖南同样的困境。

江西巡抚陈启迈气度狭隘、存权必争,根本不把曾放在眼里。他对曾左右为难,曾忍无可忍,拍案而起,上奏弹劾了陈启迈。

皇帝大怒,将陈启迈革职查办。接下来,发生的事情重蹈了湖南的覆辙,江西各路官员开始处处给曾使绊子,他的兵甚至也遭人毒打,受尽欺辱。

每每积泪涨江,常年百般忍耐,存心如焚。

这就是曾国藩的江西之困。


你可能感兴趣的:(《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书笔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