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乡土中国(一) ——对于《乡土中国》一二三章部分语句、段落的思考

曾倩芸

第一章乡土本色中,作者解释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原因仅凭“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方法”一笔带过,可是这个结论不免令人疑惑,它在人类社会中都是适用的,为什么唯独中国才能持久保留着乡土本色?笔者认为,这还与中国古代历史及自然经济有关。追溯回古代,几乎所有朝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制度都实施着重农抑商政策,小农经济也一直延续到鸦片战争才开始慢慢解体,如今在中国一些落后地区依旧存在。因此,个体种地的习惯依旧潜移默化地保留着。

书中说,“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因此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的确,农村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简单、信任、淳朴的。但这仅是小范围的信任,熟人间的信任,来自一个村子里的信任,这并非整个社会体系的信任。对于外来事物和外来人,他们是警惕又小心的。不然,中国社会发展到现在,为什么礼俗充斥着复杂的人际关系?现代社会中法理社会的信用体系似乎更加完善?

“不但对人,他们对物也是‘熟悉’的…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哥白尼说:人的天职在于不断探索。在乡土社会中生长的人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这似乎也印证了历史课堂对于中国古四大发明不能推动社会走向类似工业革命进程的答案。当乡村人口增长迫使过剩人口迁出时,也难怪他们负起锄头去开辟新天地。

第二章文字下乡中,作者写到乡土社会的人在熟人里长大,所处的是一个“面对面社群”,因此他们习惯于语言和特殊语言来相互交流。对此,笔者试图对其进行一些补充:采用他们而不是文字来沟通,不仅因为彼此熟悉,以因为熟人社会中需要营造一种亲密无间的人际关系。即它们不单是熟人环境下的产物,也是目的的手段。文字比语言来得更正式,简单句比长戎的语句显得更贴近生活,而表情、动作上的传达则更具人情味儿。如今,长辈们问候都一句“吃饭了没?”,这不仅体现着中国人向来对饮食及温饱问题的关注,也力求营造一种关系融洽的氛围,一种熟悉的感觉。

文章从环境条件、文字的局限性及语言的优越性三方面角度来论证文字难以下乡的原因。笔者认为,作者所忽视的另一语言优势在于它的即时性,即时性才能适应农民劳作繁忙的田间活动。同时,语言和特殊语言也有它们的弊端。语言的短暂时效使人难以把握细节、长久记忆;语言的发生缺乏证据支撑,一传一达,纯靠信任;语言的表达和接受需要分散注意力,使人兼顾姿态、动作表情等等,在棘手的场合下还要注意掩饰自己的第一真情实感。因此技巧和经验便体现得尤为重要。“看脸色行事”便在中国人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打交道时喜好间接表述、间接抒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得大费周折。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看乡土中国(一) ——对于《乡土中国》一二三章部分语句、段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