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读后

      我是在休假途中,在来回的火车上、大巴上、在家庭聚会的空档里刷完的这本书。书不算短,手机有一千多页,内容时间跨度大,人物也很多,我常常记不住名字,直到三分之一处才锁定了主角杨百顺。现在读完回过头来看,感觉作者用了一种“清明上河图”式的写法,重在反应这个时代整体的气势,每个人物寥寥几笔,描写不多,但人的德性,人与人间的关系网就建立起来了。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大历史观,配角不重要,主角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突出不同处境下人物共同的追求。

      这本书里,几代人来来去去,就讲了一个说得着与说不着的问题。人跟人有没有话说,跟血缘无关,跟姻缘无关,跟人心有关。书里有父子间说不着儿子离家出走的,有夫妻间说不着老婆偷人的、还有亲妈跟人私奔,把自己说不着的女儿撇给她说得着的后爹的。我不禁就想了,说不着有那么严重吗?再看后面我又懂了,跟说得着的人说话,一句顶一万句。为了这一句顶一万句,大家都在寻找。有的人幸运,找到了说得着的人,不远千里也要去说心里话;有的人悲惨,一辈子也没找到个交心的人,一腔情绪无处发泄,从而失去了自己。那么这时说得着代表什么,我想是对同类的寻找,为了寻求一种情感的共鸣。那人为什么会本能地求同?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为了排解人内心最深处的孤独。这才是这本书的核心观点,孤独不是酒足饭饱顾影自怜时的矫情,这种孤独就算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依然存在。不由得佩服作者的细心入微,选择了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却并没有着重描写人们如何为生计所累,而是强调即使在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下,人们寻找心灵慰藉的需求同样强烈。这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更显深刻。

      书中描述的各式各样的说得着,就是各式各样的懂。印象最深刻的是延津的老史县长和戏子苏小生爱手谈,谈出一局可遇而不可求的风雪配时,两人情绪涌动,抱头痛哭。这里有个奇妙的比喻:手谈并不为个输赢,为输赢者皆是俗物,而为手拉手共同去一个没去过的地方。从这点上说二人是知己也不为过了。

      有趣的是,有些人从前说得着,现在说不着了,有些事自己没经历时不懂,经历了又懂了。牛爱国当兵那会拿战友杜青海当朋友,凡事都找他拿主意,杜的主意都在点子上。后来结婚后与妻子无话可说,又找杜拿主意,结果这主意却错了,夫妻越走越远。牛爱国的妻子庞丽娜先后出轨两人,第一次知道时他恨不得杀人,第二次庞丽娜直接跟姐夫跑了,他却淡定下来,佩服起带着小姨子跑的姐夫。为啥,因为他也出了轨,却没勇气带那个让自己身心欢愉的女人私奔。用他自己的话说,惟有一个老尚,关键时候豁得出去,把亲人和熟地方都扔了,带人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他懂了这种情感,自然也有了佩服。

      所以读着读着我发现更加有趣的是,人们都在寻找慰藉,排解孤独,但最后发现人性本来就是孤独。吴摩西失去了养女巧玲,两人记挂了对方一辈子;巧玲的儿子牛爱国,爱找朋友码放事情,找着找着发现不管是哪个朋友出的主意都不那么对,他回延津也是听说爷爷吴摩西也经历过寻老婆的事情,想知道当时的爷爷是怎样的心路历程。后来爷爷去世多年,这些事也都没个结果了。所以,人生路上,聚合离散,人的感情也会消失或变化,谁又能真正地理解谁呢?牛爱国最后想通了,不去寻找爷爷留下的足迹,不再去找任何朋友码放,而是去寻找自己那个说得着的女人。我也想通了,因为人生来孤独,便渴求相遇相知;即使人生来孤独,但两个人的灵魂若有半分相似便已足够,一句顶一万句。

   

    另外书中零星读到一些句子,让我有顿悟之感。如:虚是一句延津话,就跟喷空一样,舞起社火,扮起别人,能让人脱离眼前的生活。吴摩西喜欢喊丧也是这个道理。那读书旅行同样也是这个道理,可以从眼前的实在日子中暂时跳脱出来,当一回别人。生活还是要虚实结合地过才有滋味。刘大师又给我上了一课。

      我在想一部好的作品能够带给读者什么?或者什么样的作品才可称之为好的?大概是包含着生活的道理、不同角度的理解,能够说出一直存在读者内心的连自己也不知道的话,能够带领读者去一个更高的地方,更加多方面地领悟生活,心中更加敞亮,脑中更加清晰。

      思忖良久,回味无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句顶一万句》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