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读不惑之旅

因交通事故受微伤,在家修养。

于是,有了大把的时间阅读码字。偶尔,也追剧。现在很热的一部《不惑之旅》挺吸引我,因年近不惑,更是觉得有同感。

一杯清茶·一本书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是以阅读为基点,展开关于人生的对话,揭开中年人的许多无奈与现实。

剧中,马列文对爱德华新书中的孤独做出了清晰而精辟的评价,一下子戳穿了我的心,他说:孤独有两种价值~

一种是它使我们从这个复杂烦扰的世事中隔绝出来,给心灵以宁静和自省;

另外一种是它让我们心灵退缩、封闭,渐渐麻木,从而失去反抗的力量。

爱德华与马列文谈判时,回应:

没有读者的作家,就是一个打字员,没有读者的书,就是被弄脏的废纸,只有通过阅读,我们的灵魂才能相互沟通,我们才知道彼此在世界上并非孤独一人。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读到的演员潘虹的一段文字:

一个人的日子,是孤独的,因为没有人陪伴;一个人的日子是寂寞的,因为没有人倾诉;一个人的日子又是宽广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

很多女人,三十岁开始逐渐没有自我,当时可能会有不甘心或者想要挣扎;可迈入四十随,就习惯性的陷入并沉迷于没有自我,甚至到最后就彻底找不到自我。因为,每天奔波于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有老公的操心生活,早已适应或可成为条件反射,所以当她抛开家庭时,大概率不知道要去做什么。

这是很写实的生活常态,于是,我又被另一段台词触动:

婚姻,并不等于幸福。

人,应该要学会反抗的吧?

所谓反抗就是要敢于说不,反抗会让一个人比单纯的拒绝走得更远,他否定了自己奴隶的地位,需要用平等的身份对待自己。

这部剧像极了《简·爱》,却又有所不同。

中国式的婚姻,还是挺耐人寻味的。

其中,引用了苏格拉底的话: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生活。人,首先必须认识他自己,才能知道自己的生命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

而萨特又说:人,都是在别人的目光当中生活

人,无法认识他自己

必须要依靠别人的评价,才能认识他自己

因为,人不能孤独的生活

必须要同他人一起生活

所以,人的一生

其实,都是生活在别人的评价当中

别人的评价,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捆绑

有些人,能够摆脱这种捆绑

有些人,就不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惑之年读不惑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