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

第一次来北京,总想留下只字片言作为纪念,也不枉对于文字的热爱。或许帝都从来给人的感觉应该是繁华、威严、高高在上,甚至神秘,所以对于我等平民来说,期待值总是很好。天安门、故宫、颐和园,萦绕于心的多多少少还只是局限于宫廷剧的认知,诸多想象也无从谈起。历史的沧桑变换带给人的时空感越强烈,就越有一种想剥开的冲动。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可以如愿以偿?

走进天安门

来北京不先看看天安门,心里不止是遗憾吧。它已经是北京一个精神坐标,灵魂所在,像一个磁场,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色各样人的心驰神往。第一次一个人出门,还是偌大的北京城,对我这个标准的路痴来说真够头疼的。可为了心中的天安门,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朝圣。好在有手机导航,一路战战兢兢,跌跌撞撞到底是寻了去。

远远望见天安门,雄伟庄严自不必说,心中满溢的是另一种成就和自豪感,将近两个小时,找站点,倒了两趟公交,从来没有方向感的我竟然没丢,真的是破天荒第一次,真的有几分佩服自己了。

关于天安门的印象,最经典最深入人心的恐怕就是影片《开国大典》里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喊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吧。所以天安门一直像小时候书本图画上的一样,闪烁着金色光芒,可真正仰望它时,才知道,那种光芒的存在,是人们心底的愿望,关于景仰,关于神圣,是一种当家做主的荣光。

广场中央,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往南是毛主席纪念堂,东边是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西面是人民人民大会堂。许是年纪的原因,许是见惯了岁月静好,庄严的国徽,飘扬的五星红旗,没有激起小时候老师讲课时产生的涟漪和震撼。平常心,平常的岁月,千千万万平常的人,在这里享受太平盛世,心里不是没有感恩,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吧。对于美好中国的热爱是深入骨髓的,就像这天安门,早已根植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液里。

故宫

经过天安门城楼往里走,远远的看见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也叫五凤楼。电视剧里经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的桥段,想来一定是这里了。午门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而归,要在这里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因为曾打死过人所以有了“推出午门斩首”流传出来。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走进故宫,才知道宫廷剧都是骗人的。虽然一重重宫门,一座座大殿,彰显君临天下的大气和豪情,可远没有电视剧里的美轮美奂。或许帝后的生活也如民间夫妻一样,并不是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勾心斗角,机关算尽。但一入宫门深似海,高高的宫墙,幽深、神秘、凄清,埋藏了多少女子的万千心事,寸断柔肠。锦衣玉食的表象下,多半是一颗颗寂寞冰冷的灵魂。权势、欲望、政治需要,总之各有无奈的酸酸楚楚吧。特意跟风想去看看延禧宫,兜兜转转才找到,没想到竟是破败不堪,关于电视剧的所有想象嘎然而止。大概与它相伴的除了风,就是雨,在饱受岁月的侵袭后满目沧桑,留给后人的只是无穷无尽的故事,写了又写,传了又传,演了又演。

行走在故宫的青砖上,看展馆里精致的服饰和用品,看那斗拱、额枋、梁柱上青蓝点金和金彩画,在朱漆雕木上栩栩如生宛若活着一般,美则美矣,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数百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事事休,关于那个年代的想象也仅仅停留在这精美的雕梁画栋里了。不禁想起一首歌——《帝都》:

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上弦月弹奏清歌奄奄,谁看到悲的烟,金杯玉盏,却无人叹息生锈的剑,往日故友寻难见,只剩思念。拂尘掠过空间,有谁来读孤独感 散不尽留恋,生死注定烟消云散……

历史的风烟紧锁在高高的宫墙里,紧闭的朱红色大门不诉沧桑,那些动人的故事和传说已飘散在岁月深处……

颐和园

与故宫的深宅大院相比,颐和园的视野要开阔许多,少了一些威严,多了一些柔美和婉约。

颐和园修建于乾隆年间,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昆明湖仿杭州西湖长堤,镶嵌东海神仙岛。据史料记载昆明湖是乾隆皇帝为母亲祝寿而修建的,昆明湖的形状像一个桃子,因此有乾隆献给太后的寿桃之说。

颐和园里的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当封建王朝曲终人散时,它们默默地伫立在这里,见证兴衰更替,历史变迁。

728米的长廊,曲折幽深,五光十色,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包含山水花鸟,古典名著。其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闻名遐迩的佛香阁,巧夺天工,如天上的凌霄殿,是颐和园的点睛之笔,灵魂所在。在没有任何现代机械设备的古代,真不知道我们的先人是凭着怎样的智慧将它建成。爬上佛香阁,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拂堤垂柳醉秋烟,拱桥写意,诗意徜徉。

十七孔桥,像一道长虹卧于昆明湖上,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桥上神态各异的五百四十四只石狮子,比卢沟桥的狮子还要多,且没有哪两只是一模一样的。

一入侯门深似海,在故宫幽深的宫墙里住久了,慈禧太后想必是烦了闷了,所以不惜动用建海军的钱来修建颐和园。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而颐和园的巧夺天工,确实让人流连忘返。万寿山上郁郁葱葱,殿宇辉煌;昆明湖温婉澄澈,画舫凌波;亭台楼榭古色古香,百花竟放姹紫嫣红。真个是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百鸟似江南,仿若天上人间 。

奇妙的故事,渊源的文化赋予了颐和园与众不同的神韵。难怪一文友说,去了颐和园,中国的公园都不用看了。

对于颐和园的心心念念,我还有另外一个情结。曾写下《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将最后一抹背影留给了烟波浩渺的昆明湖,关于王先生的死因众说纷纭,有效仿屈子投江“殉清”一说,还有罗振玉“逼债”一说,也有对军阀兵临城下“惊惧”之说,更有劝溥仪东渡日本“尸谏”之说。我不知道,他毅然跳下昆明湖的那一刻,心里究竟有怎样的遗恨,但我想还是陈寅恪先生的见解一针见血,他之所以选择慈禧钟爱的颐和园,其实是“文化殉节”。

繁华成一梦,倾世的容颜,生杀予夺的权势,奢侈的享乐,到头来,不过是过眼云烟……

长城长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真正登上长城的那一刻,你会知道什么是雄关万里,固若金汤,什么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之所以举世闻名是有足够底气和修为的。

北京著名的八达岭长城和天安门故宫一样,是北京的标志,参观的人摩肩接踵,据说游览八达岭看到的都是人,连城墙和地面都看不到。所以,为了更好的对话长城,选择了游人相对少一点的慕田峪。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史料记载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燕赵国诸侯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并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了最早的长城,历史长达2000多年。现在所说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鸭绿江,西至内陆地区甘肃省的嘉峪关。而慕田峪长城是公元1368年,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是明朝万里长城的精华所在。

沿着石阶上山,一千二百多个台阶,一口气登上去,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选择了缆车。但是登长城体验的是过程,考验的是虔诚,所以毅然决然用脚步丈量,也唯有一步步的丈量才能好好感受它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灿烂,更是对它的敬重。

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长城,东连古北口,像一条巨龙雄踞在崇山峻岭之间,不见首尾。开放的2250米长城段,城墙两边均有垛口,敌楼也密集,险要之处还有炮台,还设置了滚木石雷石孔,可攻可守,正关台三座敌楼并矗,为长城罕见。

站在长城之巅,捡拾起历史一层层的册页,涉过时光的漫漫长河,抚摸着一寸寸古老的城墙,如同抚摸着历史的经纬。远离了金戈铁马,鼓角铮铮,这层峦叠嶂中连绵不断的孤城绝塞,给予人太多的想象和震撼。沿着长长的古城墙,斑驳的青砖诉说着千年的沧桑变幻,烽火台上,望长城内外,似乎穿越回那个狼烟四起,烽火连天的年代。

秦始皇为了修长城保他的江山永固,不惜倾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当时没有任何机械,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人力完成,面对的又是峭壁深壑,其艰难可想而知,说是血肉铸就的万里长城一点也不为过。铸就长城千夫苦,何止孟姜一人哭。那些关于长城的传说几千年来传唱不衰。

两千年来,历代君王几乎都加固增修长城。唯有康熙不修长城,他认为“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打破了炎黄子孙沉淀千年的长城情结。

雄关漫道,往事钩沉,放眼云天,苍苍茫茫,这亘古不变的不是神话和传说,不是这雄伟磅礴、气贯长虹、吞吐天地的万里长城,而是亿万人心中共同抵制外辱、坚不可摧的意志铸就的长城长……

恭王府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上对恭王府的描述。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之所以如此著名,皆因几易其主,且它的主人皆是当时叱咤风云的人物。恭王府原为清代乾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和珅因贪污罪被嘉庆抄家赐死后,将它赐给了同胞弟弟庆王。同治时期,恭亲王奕忻协助慈禧发动政变有功,慈禧太后便将此宅赠予他,所以叫恭亲王府。

我们对于和珅的了解多半是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王刚老师饰演的和珅,阴险狡诈,贪得无厌。其实历史上的和珅与王刚所演的大相径庭。

真实的和珅聪明勤奋,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骑射、兵器均是优秀,而且长相还相当俊美。

恭王府府前的石狮子高大威严,吸引着游客纷纷留影。相传,狮子在佛教当中地位很高,释迦牟尼就被称为“人中之狮”,所以狮子常被用来比喻最有威望的人。

走进这座可以和故宫媲美的王府,感受一下曾经富可敌国的和珅生前是怎样的奢华,想必一定不虚此行。银安殿、多福轩、嘉乐堂、西洋门、大戏楼、蝠池、福字碑、佛楼、萃锦园,一道道宫门里,一座座大殿都有与众不同的景象,大气豪华中自有一份灵秀。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假山旖旎,翠竹依依,将那如烟往事一一述说。比御花园还要大的王府花园内古木参天,怪石林立,精致绝美的器具,富丽堂皇的摆设,据说《红楼梦》里大观园就是以恭王府为原型。

和珅仗着乾隆的宠爱,疯狂聚敛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真金白银,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绝非妄言 。

他之所以得宠,据说是因为他长得特别像乾隆的一个妃子,也有人说乾隆和和珅是同性恋,至于到底是不是真的,除了当事人,别人无从得知。考证历史是史学家的事,而我们平头百姓只要想象就够了。

当然说起那段历史,有个人不得不说,她就是固伦和孝公主。这个清朝历史中最具传奇色彩的公主,性情、外貌全都酷似乾隆,是乾隆六十五岁高龄才得来的女儿。据说这位十公主天生神力,能开十个劲的硬弓,时常陪着父亲骑马打猎,深得乾隆宠爱,甚至不止一次惋惜,如果公主是个阿哥,一定会将王位传给她。这位公主品性纯良谦和,被赐婚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却从不恃宠而骄,也深得嘉庆的喜爱。即使在和珅被赐死后,仍然让她和驸马居住府中。

这时的王府被嘉庆赐给了他的弟弟,不爱江山爱豪宅的庆王永璘。在众多皇子中,他读书不多,资质平平,无心皇位。在兄弟们商议登上王位除掉和珅时,他言说不管你们谁当了皇帝,我只要这座和珅府第。果然,嘉庆登基,不负前言。

民国初,恭亲王的孙子溥伟把这座王府卖给了教会,换来40万块大洋。后来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用作女生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王府曾被公安部宿舍、风机厂、音乐学院等多家单位使用过。这座恭王府历经二百多年风吹雨打,见证了半个大清国的荣辱兴衰,也见证了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民主共和的峥嵘岁月。

事物本身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它深厚的历史背景,以及故事和传说。如今雕栏玉砌犹在,朱颜重绽。却敌不过良辰美景虚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抚摸岁月的轮廓,一世繁华被历史的滚滚洪流淹没,笙歌绕梁,言笑晏晏,都已是镜中花,水中月,逐渐模糊……

北京大观园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不需要我赘述,想必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评价也不为过吧。《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为贾府大小姐元春而建的省亲别墅,北京大观园是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而建造的,力求和原著一样。

门前高耸一块灵秀的大石头,上面写着“补天遗”。相传,女娲补石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石头,还剩下六块石头没用,一块弃在了青埂峰下,化身通灵宝玉,由此引出一部《红楼梦》热闹开场。

一进门,和书上描绘的一样,“往前一望,见白石,或如鬼怪,或如猛兽, 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白石上的题字曲径通幽处是贾宝玉所题。虽然假山挡住了视线,越激起进大观园一探究竟的迫切。

穿过石洞,就是沁芳亭桥,波光丽影,别致清雅,是书中所有人物必经之路。只是此时水中荷花已残。书中宝玉、黛玉一起在沁芳桥畔幽避之处偷读《西厢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莺莺的这一幽怨可是大观园女子命运的谶语?

作为贾府的掌上明珠,宝玉的院子自然最为华贵气派,花团锦簇,玲珑剔透。小说里“晴雯撕扇”、“平儿理妆”、“病补雀裘”、“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最有趣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的经典桥段都发生在这里。贾宝玉,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他追求人性的平等,在人世看破以后,毅然出家,真真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潇湘馆是林黛玉进大观园以后的住所,疏朗淡雅、幽静灵秀。回廊曲折,翠竹掩映,婆娑玉立,万叶千声皆是恨。林黛玉性格复杂,她自尊也自卑,敏感也坦荡,虽尖刻也宽厚,孤傲又不失谦和。在贾府寄人篱下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对爱情的执着让她患得患失。也许每个女子心里都住着一个林黛玉,在心爱人面前使使小性,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却纯真而善良,“质本洁来还洁去”。归锄子的《红楼梦补》里,死而复生的黛玉黛玉变得完美,美丽而不矫情,富有而不骄矜,痴情而不嫉妒,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和宝玉有情人终成眷属。虽然是大家愿意看到的结局,但是总觉得少了一些什么,或许悲剧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真实和略有遗恨,让人无限唏嘘的同时,留下无尽的想象。

蘅芜苑是一所外则"无味",内藏"清雅"的处所。看似没有花木,屋内陈设也检朴,和薛宝钗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的个性相符。有人说她事故、虚伪,其实她冰雪聪明,善解人意,温柔敦厚,只是封建礼教压抑了她可爱的天性。至于金玉良缘,不过一厢情愿地做了封建社会的牺牲品而已。

华贵气派的顾恩思义殿,是大观园的正殿,有皇室的气质。元春的蜡像端坐正中,虽有皇妃的雍容华贵,却终是高处不胜寒。《雍正王朝》《甄嬛传》《宰相刘罗锅》等剧都在此取过景。

皇贵妃的省亲别墅、探春的秋爽斋、李纨的稻香村,以及大观楼、拢翠庵、滴翠亭、紫菱洲等各有情调,完全尊重了先生原著的描写。尤其那些蜡塑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走出大观园,告别这山形水系,庭院深深,耳边响起了《好了歌注》: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游览了天坛、北海、圆明园,也逛了胡同,品尝了特色小吃。有人说,旅行的真正快乐不在于目的地,而在于它的过程,在于这一路走来的见识和成长,遇见不同的人,克服不同的困难,听不同的语言和声音,感受不同的历史。北京之行,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对于历史,对于时代,对于自我的挑战……

你可能感兴趣的:(北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