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维角度

董沛沛  洛阳  焦点讲师班三期  坚持原创分享第433天

今天老公问我:你背单词背的咋样了?不是说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背单词呢,咋也没见你起来?我瞟了他一眼,愤愤地回了一句:不想理你。

这两句话乍一听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我的感受却是不舒服的。我在仔细地回想:情绪出在哪里?如果改成:你单词背了多少了?啥时候背着效率高点?也许我会更愿意聊聊这个问题。

两种不同的问法,字数差不了多少,达意也差不了多少,但是温度差了很多,所引发的回应也差了很多。这体现着两种思维角度。一种角度是:我和你。我是我,你是你。站在我的位置上向你提问。这样的提问缺少温情,甚至会招致对抗、敌意。另一种角度是:我们。把你、我放在同一个位置上,对方要做的就是自己要做的,像理解自己一样理解她,以对方的标准、态度真正地感同身受。其中包含着信任、尊重和接纳。

刘老师经常说:人人都自恋,喜欢在自己的世界中沾沾自喜。然而真正的沟通却是从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开始的。老公考试前,我也经常说:看你一会儿弄这,一会儿弄那,有时间也多看会儿书。他也总是很不耐烦。这样的语言听起来像是关心,然则只不过是披上了关心的外衣,它包含了担心、责备、怀疑、否定。它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表达自己所感、所想,和对方是隔离的。隔离的沟通除了隔阂还会带来什么呢?

在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也经常会出现类似情况,“快该考试了,赶快把语文再复习复习,别整天就知道玩!”表达的时候,表情还不免急促。仔细体会这大都一个道理。站在哪个位置上说话,直接决定说出的话是否有沟通质量。想要改善沟通质量,还得从转变思维角度做起。不是我和你,而是我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转变思维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