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立了吗?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述。孔子说了,他自己三十而立。立就是对自己的目标很坚定。那孔子到底立了吗?

我认为孔子是没有立的,或者说没有完全立。孔子那个时候的确是对自己的目标很坚定了,而且他对礼乐的知识也知道了很多。但是那个时候的孔子如果想要实现他的志向,还是需要靠着君王,也就是靠做官。嗯,那么让我们来看一下孔子的升官之路吧!

首先,孔子收了一个贵族子弟做徒弟他就是孟厘子的儿子孟懿子。这个时候,孔子就开始做老师,收徒弟,开始给自己的徒弟们讲一些理论的知识。但是孔子真的就会一直这么做一个老师吗?当然不是。虽然这样也可以推行礼乐制度,但是这样毕竟不够方便,而且像孔子这样有志向的人是不可能甘心一辈子就做一个老师的。

之后孔子就做了官,并且在升官之路上越来越好。并且孔子还参加了鲁国与齐国的外交活动。为什么孔子能参加呢?那是因为孔子那个时候是鲁国最懂礼乐的人,所以要叫上孔子。事实证明,孔子和一般人还是不太一样的,在二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精通礼乐,并且是在一个国家中最懂礼的人。

由于那个时候鲁国本来就已经很乱了,大成的权利比国王还高,这还像什么样子?所以最终乱了,鲁国的国君还跑到了齐国。这个时候,孔子也决定离开鲁国,去齐国寻找新的机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可能是想去齐国找鲁定公,当然这种可能只占非常小的一部分。

孔子到了齐国以后,齐景公就去问孔子关于政治方面的东西。孔子的机会来啦!于是孔子就开始推行仁政,开始给齐景公一堆建议。奇进攻一开始是很轻孔子的,但是后来晏婴来了,他对齐景公也说了一大堆建议。但是和空子不同的是,孔子说的是要让齐景公听自己的,治理好国家,而晏婴说的却是不要听孔子说的,因为那样会治理不好国家。

好吧,我承认我挺同意晏婴说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子他说的不对,只是孔子讲究的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在那样的一个乱世。

齐景公听了晏婴说的,开始不怎么相信孔子了,在孔子又一次来找齐景公的时候,她对孔子说我老了,没用啦!于是孔子就被这样打发走了。

先不说孔子后来怎么样了,就看前面说的这些孔子到底立了没有?这个要从两个方面来讲,如果说是坚定了自己的目标,那么孔子肯定是立了的,但如果说是孔子,那个时候有没有在精神上立起来应该是没有的,因为那个时候孔子想要推行礼乐制度,但是他是通过做官,通过君王。

总结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正确答案,因为他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你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对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孔子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