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南渡北归》有感

    风雨飘扬的战争时期,有一批中国人,顶着战火的硝烟,开启了一段求学治国的艰苦道路。这样一段颠沛流离的故事,在《南渡北归》书中通过“南渡”“北归”“离别”三个主题依次呈现,让读者感受到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与民族精英多样的命运和学术追求。

    看这样一篇历史著作,可从文中获得的感想、提炼的主题太多,但又总是杂而不深,以至于每每想提笔,总归不知文字该流向何处。

    读到西南联大的成立,读到傅斯年、陈寅恪、闻一多、梁思成等大师,在烽火硝烟下,在枪林弹雨中,在生活的贫寒中,依然坚持学术创作,凭着一身风骨,守护国家文脉,心中莫名的情绪袭上心头。西南联大,在战争的逼仄下成立。我心中长叹,在上课随时准备跑警报、生活条件脏乱差的逆境中,是怎样的乐观与豁达才能,才能创造不朽的教育成果,为后世人的学术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后人读前人,只是一段段悲欢离合的文字,让未曾有过此等经历的读者或轻描淡写,或黯然神伤,或感动涕下····历史记录的是文字,讲述的是故事,可故事中鲜活的人,难以想象当时的他们是拥有着怎样错杂的情绪与心境,才得已走过那段艰难的岁月。

    闻一多,这个曾经出现在高中语文书中的人物,随着战争后学校的辗转,从长沙临时大学开始三千里的徒步西南之旅到达昆明,路途的艰苦让常年生活在大城市的他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或许为他后面的政治倾向产生了影响。他在做完人生中的最后一次演讲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这位爱国的诗人,西南联大的教授就这样长倒在血泊之中。

    以前和学生讲到“爱国”这个话题的时候,学生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的读书和国家的命运有关。我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国家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我们的每一位中国人,就是这棵树上的一片树叶。一片甚至几片叶子的兴衰对整棵大树的健康不会产生影响,但如果一大片叶子出现了问题,乃至整棵树快要被敌人连根拔起,那么这棵树也无法继续扎根生长,无法立于风雨飘摇之中。

    现在看来,书中那些在别处看到过名字的大师们,做了比一片树叶更深邃的事,联合树上的多处叶片,立足于生长新的叶片——教育救国,保护、谋求大树的生存。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得已保护好文化的土壤,滋养大树未来的发展。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那个战争、政治格局混沌不堪的年代,谁能预料历史这辆大车会载着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驶向何方?坐在这辆车上清醒明白时局动荡的知识分子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国共内战打响,大师们面对人生走(跟随蒋介石到台湾)与留(留在大陆)的抉择,现在看来最后似乎都是惨淡收场。原来,在急遽地嬗变的历史中,我们只是时代巨轮上,一颗小轮齿而已。时代掉下的一粒灰尘,就是每一个人身上的一座大山。大时代背景下的人,如蝼蚁,苦苦挣扎中寻求安身立命。

    历史的故事告一段落,生活在华夏这片土地和平时代的人又将捕获点什么,按图索骥指导自己的人生走向呢?西南联大至今都是教育界的奇迹,对于执教于的教师又该有着怎样的情怀面对自己的教育生活呢?

    说实话,当看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这样的学校发展历史,学校这样的大师云集,为后来学校的发展奠定学术基础时,真有些后悔,自己当年读书时未曾再努力些,靠这些高大上学府再近些。在学术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先哲们的思想,领悟先哲们留下的智慧。

    时光总不会因个人的徘徊而停滞不前,也不会因个人的后悔而倒退。回不去的岁月,努力抓住的现在。作为教师,就是希望自己收获的点滴,能对学生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产生好的影响。网上搜索了大师陈寅恪上课:他每天上课先在黑板上写好要讲的重点,然后坐到椅子上,闭着眼睛开始讲课。他在课堂上会点名叫学生朗读课文,哪怕是读错一个字,都必须停下来重读。再小的脱漏也逃不过陈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心里一样。讲到激动或情深处,他会长时间地紧闭双眼,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学问之中。看到这里,内心惭愧不已。这是多么深厚的底蕴,多么严谨的治学态度。

    我执教的是小学语文,可是面对很多我觉得细枝末节的问题,选择性忽视,对学生的要求也没有特别的严格····

    过去的是历史,留下的是精神的光辉,希望这束光照着我,再照着如今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在生命的长河中做好“叶”与“树”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南渡北归》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