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论“知识”和“温良少年”

前言

开篇之前,想先聊聊最近观察到的几个现象

1.在家两天时间刷了两部剧,分别是韩国的《请回答1988》和《僵尸校园》,一部讲述的是人性的温情,另一部讲述的是人性的残酷,但很讽刺的是:真正让我看到人性的,不是剧情本身,而是自始至终贯穿于整部剧的弹幕。

弹幕传递着的,是批判、咒骂还有所谓的“讲道理”,于是乎我开始尝试理解言语背后的动机:

他们站在上帝视角,给剧情里角色下达的指令有错吗?没有。

他们采用舍个体保团体的举动,避免无谓牺牲的理论不对吗?也没有。

但通篇配着弹幕看下来,总有一种很强烈的违和感,我花了两天时间去寻找这种不适感的源头,最终跟前段时间的某个场景建立起了联系。


2.放假前跟同事一起吃饭,聊到一个话题:现在的人真的有在变好嘛?

感觉好像并没有。不可否认,我们生活条件富裕了,人均学历也越来越高了,人之间的价值衡量和利用感却也越来越强烈了,你对我是否有价值,我在你身上应该花多少精力,这些都成为需要明确计算的指标。

百年前的人虽饥寒交迫,他们读书是为了找寻真理、陶冶情操,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

百年后的人已自给自足,但他们开始重视工具性和书带来的价值感,以此来获得更扎实的物质基础。

你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之所求反而慢慢由精神回归物质了,人真的有在变好吗?

我认为,人的认知和追求层次提高了,但自洽度却下降了。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提及在得到高研院常用的一句描述,叫:知识的诅咒。

Part 1 知识输入的诅咒

我们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团圆饭桌上,亲戚寒暄间难免会问道:你工作是做什么的?

如果你是一位智能城市规划师,你去跟他们讲解Ai、自动驾驶、智能街道,对于这些亲戚而言,可能真的只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了。但其实代入现实场景,你就告诉他们“我这个行业如果做好了,以后咱们城市堵车和出车祸的概率都会大大降低”,他们一听就懂。

沉浸在自己深耕的领域,企图用各类高大上专业名词让普通人了解你的行业,这就是知识的诅咒。

甚至再详细点说,这是“知识输出的诅咒”,与之相对的,“知识输入的诅咒”也必然存在。而这个部分,就是我们今天要谈及的话题。

很多人说得到贩卖焦虑,关于“贩卖焦虑”这一点,罗振宇做过回应,他引用过一段话:

我们并不想征服任何宇宙,我们只是想把地球扩展到宇宙的边缘—— 莱姆《飞向太空》

其实看书跟看电影是类似的,很多人习惯给他们评分,但评分不是目的,任何人、任何事,不做负面评价,花个四五十块钱,能请来身价过亿的明星,看着华丽的特效,哪怕它能让我感受到一丝世界的美好,让我有一点启发,让我掉一滴眼泪,那我就已经满足了——我就像是肉,它就是像是刀,一刀下来,如果能在我身上留下一道白印,就已远超票价~

同理,世界上没人能把所有书看完,看万分之一和千分之一其实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在于,在你成为更好自己的千里万里路上,身上又有了多少个被别人砍出的白印。

借着这些白印、这些伤口,你才可以慢慢让自己变成一个可以接纳外物的这么一个容器——这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人看完这句话第一感觉一定是:“卧槽,牛逼!好有道理的样子,但他究竟想说啥?”

智纲智库的创始人王志纲曾将信息的发展划分为五个层次:

信息,水到冬天会结冰

智慧,冰块在手上融化会变冷,可以降低温度

经验,水里可以加糖变甜,冰块是否也能加工换口味

思想,冰块是否可以解暑

理论,冰块按照某个流程批量能制作出解暑用的冰棍

你再回头看罗振宇的那段描述,对于多数人而言,它就是信息。

我相信你一定在各类电视剧/小说中见过一类人,他能精准地告诉你某个字在汉语字典的第几页第几行;能轻而易举回答出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马铃薯何时传入中国,甚至在百科全书知识竞赛拔得头筹,他们无外乎都是天才,但也可能是被“信息”毁掉的天才。

因为他们吸取了太多琐碎的信息,这些信息一没有被深化;二没有被链接,还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去巩固和维护它们,而无法成为“知识”。

其实在我看来,学习的本质只有两种:1.刷书获取信息;2.读书获取知识。

何谓“刷书”?

说白了就是一本书快速翻阅,一年甚至能看百本,它的目的在于快速从书中浏览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然后链接、汇总成信息网络,帮助我们快速了解一个行业或一个人

所谓“读书”

在于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获取信息后将其流入大脑,实际的演练和运用,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正,演变出适用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反复地校对和验证,使其成为个体思考的一套理论。

两者无关乎对错,但现实中把“刷书”当成“读书”的人却比比皆是,所谓:“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的本质,只不过在于,我努力获取了很多信息,可以金句频出、出口成章,但却从未对信息做出过思考,使之成为“知识”。

2022罗胖空场跨年演讲,热度很高,但同样也被骂的很惨,我为此专门下载知乎去看了热门评价,批判的无非是以下的几点:1.质量大不如前;2.没有实用性。

但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最本质的问题在于观众们对于罗振宇的期待,对于得到的定位。

看到这里,再重新去理解罗振宇的那段话,可能才慢慢能明白,得到的定位真不是贩卖焦虑和知识,它一直在恪守本分地传递信息,我们花钱买电子书、听书卡,也是在雇佣专业的打磨团队,从书中提炼出最有价值的信息,但如何去听,如何去用,如何使其转变为“知识”,这是每个学习者的使命。

刷书的目的在于“获取信息”,而非“炫耀信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讲究的是积累

读书的目的在于内化信息为知识——让信息反复经过大脑,流入人心,讲究的是深化

这是学习的意义。


Part 2 温良少年

第十期高研院毕业发言的时候,我由感而发写了如下的逐字稿:

经历了两期,我最近一直在想,高研院到底最珍贵的是什么?

经由葛叔和潇文的启发,我总结了六个字,叫:温良的少年感。

我们一群经历过社会磨炼,职场斗争的人,可以抛开荣誉、权利、财富来到这里,可以表现自己的纯粹,袒露自己的心声,接纳、包容,像孩子一样展示自己,爱自己而爱他人,在这个社会真的太不容易了呀!

我记得有句话,描述成长的心酸,是这么说的:

此间少年,逐渐在烟雾缭绕中成长为人,蓦然回首,却有着止不尽的心酸。

但我看着大家,我觉得并非如此呀!你看看自己,看看身边的人,你们是积极的而非封闭的,包容的而非批判的,热血的而非迟暮,青春的而非年迈的;多好~

辜鸿铭老先生曾说,真正的人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人之思,过着心灵生活的人。人的精神是永葆青春的精神。

你看,说的不就是在座的大家嘛?

以成人之思追,凭少年之心回

拾肆如归,青春永随~

在得到学习和工作的六个月时间里,有很多人问过我高研院和商学院的区别,我想过很多解答的方式,但“温良的少年感”依旧是我迄今为止最满意的回答。

我跟很多对高研院感兴趣的同学交流,听到最常见的问题无非是:担心自己贡献不了价值;担心同学等级太高融入不进去......

我也跟很多上过商学院的同学交流,听过最多的问题是:你们是怎么筛选的学员;我在这里感受到了很浓厚的包容感和价值......

后来我跟商学院的同学仔细交流,结合我自己上过高研院的感受,我觉得高研院做的最好的,正是这种人与人之间和谐交流和学习的氛围,所有人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几十万几亿的项目价值,而是每个人都带着自己行业的信息来传递和共创;这里不存在谁Title大谁就有话语权,如果说商学院是商业气息较重的创业培训基地,那高研院就像是大学里青春洋溢的少年社团,哪怕有争论的存在,也绝不是为了利益,而是更好的体验——此所谓“良知”。

这其实正解释了我在文章前言提到的现象,把“信息”误当作“知识”,本着炫耀“信息”的目的,让我们这些高学历的知识分子,成了冷冰冰的野蛮人。

信息和知识未必有对错,但良知是人的底线。所谓“温良”,即是温柔且有良知。

中非矛盾激化,防疫引发的矛盾,我们也能看到一些慷慨激进的人士,本着好心的善意却造就了伤害的恶举。

没有知识可以被宽容;没有良知不可以被宽容——这是做人就应该明确的事。

信息、知识、生存,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拷上枷锁,我们除了要防范未经由知识开化的野蛮外,更要防范知识所带来的优越诅咒。

知识虽是力量,但温良才是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的本质——论“知识”和“温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