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还单身,这本育儿书给我三条打开天窗的智慧建议

“智慧而绵延不绝的爱,是携手前行时彼此照亮的能量源泉。”

这是我第一次读完《你是孩子的光》之后从心底里涌出的想法。

第一次收到签名版新书,一本自留,两本送朋友

在这之前,我曾对人说过,我可能不会养育下一代。因为见过很多不愉快的亲子关系,要么父母过于强大,孩子被压抑到尘埃里,要么父母过分宠溺,孩子便没了束缚无法无天。“能生不能养,是最大的悲哀”,这句话我对不止一个人说过。

在这之前,我曾向人问过,我们到底要怎样的人生。毕竟在这个半好半坏的时代,有人追逐世俗意义的成功,有人竭尽全力活出自己,有人在平淡的人生中用力攥紧自己的小幸福,也有人在过山车般的生活中疲于应付也患得患失。

再读这本书,感受到更多自然而积极的爱意,对亲子关系也不过分悲观,人生种种也有了梳理的方向。于是迫切地想写下触动,希望我感受到的能量流动,能流到更多的迷茫、困惑和纠结扎堆的地方,即使我们不相识不相知,也能共同感知光的来向。

第一次收到签名版新书,一本自留,两本送朋友

智慧而绵延不绝的爱自带光芒

一、放下冲突、放过自己

记得上大学时,就有不少人高喊着“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也有一个以“BetterMe”开头的小号,但到底怎样才是更好的自己?标准在哪里?我一边随波逐流地喊口号,一边转辗反侧着问自己。

女生培养成“白富美”,男生打造成“高富帅”?或者成为自由职业者?成为斜杠青年?成为“人上人”……如果问下来,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再问一句为什么会有这种标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清楚地说出所以然。

的确,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来看,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因此乐此不疲地去尝试和挑战。不过,在这之前需要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我如何才能达成理想中的状态?

聪明的你应该看得出来,“更好的自己”是有期待,有标准,但这标准与世界无关,与自己有关。

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

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前提是了解自己

李欣频的《人类木马程序》中提到这句话中包含着木马,因为“更好的自己”其实是对现在的自己的不满和否认,就像是心理学中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这种否认和矛盾状态,极易引起内心冲突而无法达成自我认同,整个人处于自我怀疑的状态,无论对心理世界还是现实关系都有极大的冲击。

《你是孩子的光》的第一章就提及冲突:身份转换导致的失控感,给予与期待不符引发的挫败感,为了虚假的确定性牺牲更多可能的迷失感……内心需求和外在反馈共同塑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典型冲突场景。

第一次试读时,我刚读完霍妮的《我们内心的冲突》,看到顺从、对抗、理想化等模板在现实中仍有鲜活的演绎。尽管霍妮作为新精神分析的代表,其思考和研究比日常表现更为深入且复杂,即使是针对病态的冲突患者的治疗,她依然认为解决冲突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自由,朝着真实的理想目标奋斗。

《你是孩子的光》恰好从平常人视角,以亲子关系为切入点给出了解决方案:理解自己的需求,然后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达成目标,不必事事紧绷,让感性决策,然后遵循理性去行动。为了更直接地引导思考,作者还给出了一条看起来就闪闪发光的实操建议:GOLD路径。

不管是何身份,常常对照这路径着自省,不仅不至于迷失,偶尔还会有修正和新想法。

二、忘记标准,忘掉障碍

这本书共读活动的第三天,我做了个决定:我要启动那个三年前就有期待但不知如何着手的想法。心虚又坚定地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第二章的内容:第一节的标题是“光想不做,换不来期待的生活”,这一节刚开始,作者就以亲身经历告诉我“宝藏不会逃跑,但停留在原地的人永远找不到”。

读完第二章那天晚上,我梦见自己不知何时坐上了不知开往何方的高铁,身边的人来来往往,隔壁的座位时而拥挤时而空荡,但始终不知道目的地在哪一站,更不知道车程是否有终点。一切似乎都是未知,唯一确定的是我想去终点看个究竟。

尽管返程那天早上闹钟响起时我也没有等到梦的结局,但那天还没离开湖北,我就和几个人初步沟通了想法。第二天以及之后的好几天,我都在找各种能帮助我做成这件事的资源。我没有想过失败会怎样,只想着怎样以大家都欢喜的方式把这件事做成。

这是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奇妙能量种子。

果断和自信,是打破“万事开头难”这个魔咒的心法。如果说果断是对抗拖延症和自我障碍的绝妙武器,那么自信就是以最期待的状态向世界发出邀请函。当准备好和生活过招,便会不自觉地以饱满精气神迎接生活赠予的每一份独特惊喜。

初读这本书,我没明白为什么后几章的内容会这样编排。现在我猜,大概是因为这两个关键点是“一键加速”或“一键重启”的开关,前者更多地外显于行为,而后者更关乎内心状态,这之后,才会对未知有所期待而非满心恐惧。如果以跑步打比方,果断让人下定决心进入跑道,自信则让人抱着必胜的念头调整身心,起跑和冲刺才会有取之不竭的动力。

后几章关于目标、包容和思考,引发了我更多也更强烈的共鸣。如果说前两章是刷新人生的启动键,后几章则是让人稳定前行的“铁三角”。在不断的确立目标—探索试错—反省调整的过程中,更高级的人生版本一点点迭代出来。

常回想从前的折腾和纠结,在目的和目标之间撕扯,把内心耗得精疲力竭,对现实的回应飘渺乏力。经历理想和现实的反复碰撞,理解了世界在以超出一般人认知范畴的方式急速扩大,更需要人们把价值的准心交给自己而非外界,否则虽付出夸父逐日般的努力,最终只会累瘫自己,身心俱疲。

前些天和朋友聊起各自的困惑和迷茫,我引用了书中的内容:不必拿自己18岁和别人30岁的成就相比,但一定要从当下开始,往看似波澜不惊的湖心里扔石子,因为18岁投出去的石子,可能在30岁才有清晰的回应,那时便能明白声音的来处。投石问路的尝试,终究不会白费。

探路的过程总少不了磨合和调整,甚至纠偏。如果不刻意反思,本能和情绪的带动会让人陷入和小白鼠跑圈同样的窘境,跑着跑着又回到了原地,问题似乎永远没有终点。明智的选择是冷静下探讨问题解决的方法,思考如何做才对实现目标有利,而只争输赢会自发地启动防御机制,沟通之前就筑起心墙。达成解决问题的共识,爱的能量会在舒适的对话中自由流淌,成就更多的肯定和赞许。

读起包容主题后的养育故事,第一次感叹作者的耐心陪伴,第二次潸然泪下,然后在旁边画了两滴小小的眼泪。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保护伞,任何时候都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我更愿意相信,好的亲子关系中,父母是安全堡垒,是孩子在开心或受挫、骄傲或委屈都能放心宣泄的秘密基地,用完全地接纳来帮助孩子成长为认可自己的独特个体。

这世上本没有关于人生的标准答案,探索的人多了,也就有了各自精彩的表达。每一个专属答案背后,都藏着主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态度:如何在两难中取舍,在束缚中周全,在一地鸡毛里找回原本的气定神闲,这位清华学霸妈妈都提供了智慧又温暖的解决方案。

关于思考的练习,完全不止于养育和亲子关系,很多问题十分普遍,只不过以妈妈的视角来看待,哪怕问题有点棘手,总会平添很多的爱意。细读下来会发现,书中提及的人生课题及辅助工具在处理自我和他人关系时同样适用,关键的是理解工具内核,然后举一反三地迎接生活的随机命题。

三、多维生长,多彩人生

人生少坦途,角色转换是每个人都需迎难而上的课题:从父母的孩子成长为孩子的父母,从老师的学生修炼为后辈的领路人,从白纸般的婴儿进化为智慧的老者……每一次角色转变,拥有更丰富体验的同时也伴随更复杂的权衡,解决问题的关键也许在于自问:我的人生,还有哪些可能?

李欣频的建议是写下除了现在的身份,自己还想成为的人。比如,我想成为画家,画出那些我想得到但说不出的梦境,或者成为美食家,在味蕾和文化的交织中咀嚼不一样的滋味,又或者成为纯粹的农人,春播秋收,种花养草,应时而动。

无论是清除木马程序式的探索,还是学霸妈妈提到四度人生的建议,都是希望我们不因未知而退却,因莫须有的困难先吓跑自己,放弃触手可及的甜蜜和惊喜。

之所以忧虑、纠结、恐惧,是因为还对人生更好的期待,但每个当下都会在犹豫惶恐中悄悄溜走,而不会原地等你解决问题。看到书后附录的童言童语,想起前天读叶圣陶《写给孩子们的写作建议》中的人生智慧,大概可以读出“少年再也写不出童年的稚嫩,而立之年也无力诉说年少的意气风发”,思考、表达乃至人生选择都是如此。我们可以有未来“更好”的目标,也要做当下“最好”的实事。

时针再转上小半圈,我将跨入27岁的时空。过去的几年,迷茫又困顿:工作变动、考研失败、经济压力、社会焦虑……每个深切的挫败记忆层层叠叠地把我推向了更深的秘境,还好在和自己纠缠不清的日子里,遇到了对的人,读到了好的书,在探索和反思中,慢慢生长出能回应现实的真实版自己。

27岁到来之前,尽我所能地对照随身附赠的《光彩人生蜕变手册》把过去一一梳理,也幻想着未来可能到来的问题,即使单身也不乏感知爱和拥有爱的能力,也始终觉得未来还默许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27岁还单身,这本育儿书给我三条打开天窗的智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