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政治梦灭,痴写山水

黄公望(1269—1354),字子久,号大痴,一峰道人。本姓陆,名坚,因出继永嘉(今浙江温州)黄氏义子,遂改姓名。他天性聪颖,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据说博览群书,天下之事无所不能。

逐渐长大的黄公望,跟绝大多数中国士人一样,渴望在政治上一展抱负。可惜当时元朝刚入主中原,中断了宋代以文臣治天下的传统,将汉族文士从受人仰慕的中心逼到了被鄙夷的边缘。

元朝对以读书求入仕的汉族士人而言,充满了苦涩和绝望。汉人很少能在元政府得到重用。自唐宋时代赖以获得官职的科举考试制度也废止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来恢复了科考,但录用人数极少。所以,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庇荫,当时的普通人再有才干,也难走仕途。对于黄公望这样的平民子弟来说,出路只有担任政府的下层吏员一途。

元代体制中官员与吏员的区分不像宋代那么严格,由吏升官的例子也很多,但这种升迁耗时极长,且不易位列公卿。不过作为平民文士争取地位的一种有效方式,很多人也跃跃欲试。黄公望在1292年左右便争取到了这种起步。

一开始,他在浙西廉访使徐琰的手下担任书吏的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受赏识,后来在杭州的江浙行省内供职,并于1315年参与了江浙行省平章张闾所主持的整顿江南土地赋役的重要财税方案。

不久,他又被推荐至大都的御史台任事。一切看上去都很顺利,似乎黄公望的仕途将更上一层楼了。偏偏这时出事了,张闾经理田粮的弊案爆发,黄公望受到了牵连,被下狱治罪。二十多年的努力经营,未能让他升官发财,最后竟以牢狱之灾来收场,这对黄公望来说,无疑是残酷的打击。

出狱之后,他终于放弃功名之念,皈依了全真教。他在松江、苏州、杭州一带云游,晚年则隐居杭州的筲箕泉、浙江桐庐县的富春山。可能与他的修道生活有关,他活到了86岁,后世还有他死后成仙的传说。

但是,黄公望的晚年并没有想象中的浪漫和不食人间烟火。他的生计可能部分来自全真教的传教活动,部分来自卖卦和授徒的收入。他的授徒生涯除了道教层面,还包括绘画。传世的《写山水诀》应是为教学生而写的条目式讲义。如此看来,他近乎职业画家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他入了全真教,却仍保持着与官宦、富豪、僧道和其他文士的密切往来。其山水作品的大多数,都是在此时期为朋友而画。虽然可能无酬,但却是他建构社交网络的最佳媒介。

黄公望的学画时间很早,大约1300年跟随赵孟頫学习,他自称“松雪斋(赵孟頫的书斋名)中小学生”。观察黄公望作于1340左右的《溪山雨意》,其干笔淡墨的皴染、单纯的山与树的造型、前景一角坡岸遥望左方、横向铺陈远山的构图模式,都与赵孟頫作于1302的《水村图》十分相似。《水村图》的创作,正好是在黄公望拜在赵孟頫门下的时候。

溪山雨意 黄公望
水村图 赵孟頫

不过,黄公望渐渐形成了与赵孟頫不同的风格。他的远山墨色由淡至浓,层次变得越来越丰富,山体结构也刻意营造出不同方向的转折连续,使整体物象与空间显得更为多变。这也是《写山水诀》中说的:“山头要折搭转换,山脉皆顺,此活法也。”“活法”指活泼生气,即画中丰富多变的结构与质感。

与《溪山雨意》同期的立轴山水《九珠峰翠》和《天池石碧图》,显示了他的另一种风格。《九珠峰翠》上的圆弧形山峦与方顶直立的峭岩交错结构,与面向观者开放的水口组成一区屏障,障前屋舍错落,植物环绕,显示着草木华滋的山川之相。《天池石碧图》也有类似安排,但更强调了后方山体的复杂结构。

九珠峰翠
天池石碧图

黄公望这种山体结构,将宋代山水中常见的巨大块体化成碎岩、圆峦与平台三种单位,放弃了传统前、中、后三景的基本区分,而在相互嵌置中形成由下而上的复杂连续运动。这种山水结构,抽象而多变,可在画面上随处营造引人的细节景观。也达到了以更灵活的方式重组自然、使山水焕发生气的效果。

这种结构使黄公望在山水意象上得以达到前所未有的变化可能性。完成于1349年的《九峰雪霁》,以线条勾描雪后山体之分块,着意于呈现正中岩块前突后接内缩平台的浮雕效果,为雪后平静的山际山居平添了一种罕见的动感。这种动感也见之于树叶尽脱的片片寒林。

九峰雪霁

寒林位于峭岩的顶上以及左右的山谷中,姿势造型简单,但在刻意扭动而断续的用笔下,彰显出一股复苏的生机。这种寒林意象也可见于他作于同时的《快雪时晴》图卷中。它们尤其呈现了迎向左方朱砂画成的雪后冬日的动态,形成一种有趣的呼应。

快雪时晴 局部
快雪时晴 局部

隔着深谷与远峰对望的山楼也被安排在平顶峭岩之下,该岩亦以紧密的分块结组,造成指向红日的转折之势。这种安排可以视为《九峰雪霁》的横向变体,而它们所共同追求的生机呈现,由中国雪景山水的传统来看,已经打破了以萧瑟为主调的传统。

黄公望对山水结构及其内在生命的强烈兴趣,很可能与其道教背景有关。《写山水诀》曰:“画亦有风水存焉”。他在说明画中布置如何能有“活法”与“生气”之时,也有道教堪舆家的意味。因此他的山水,可以说是一种遵循道教原则重组之后的理想自然。其中,为另一全真教道士郑无用所作的《富春山居图》最称极致。

富春山居图 局部
富春山居图 局部

《富春山居图》不仅具有清晰的量感和空间感,且利用山坡的不对称呈现等技巧,创造出了《写山水诀》中“众峰如相揖逊”的委婉动态结构。此外,画中笔墨显示着一种强烈的随兴意趣。由于在长期作画的过程中不断修改、添加,画中的皴线与轮廓相杂,山石叠加在坡面皴纹之上,山体分块与质面肌理相互冲突,产生了特殊效果。但这毫不妨碍山水结构的表达,反而赋予山水一种“生发中”的造化运行感,为山水的内在生命作了全新的视觉诠释。

此画的笔墨与布局,正是道教思想对宇宙生命之核心理解的具体实践。《富春山居图》不仅是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山的所见所闻,也是他寄托心灵的理想世界。画里凝聚着他探究心中山水造化生命的终极形象。甚至可以说,这幅画卷使他超越了前半生的挫折,也超越了后半生社交网络的烦扰,使人与造化的创造活动完美地合而为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公望:政治梦灭,痴写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