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的背景和精神

中国哲学产生的背景就是一个大写的“农”字。中国是个大陆国家,“四海之内”便是“天下”。跟土地息息相关的“农”是“本”,四处流动的“商”是“末”。而重本轻末是中国历代的传统。同时,“农”也指农事,蕴含着顺应天时之说,中国哲学思想的两大门派:儒家和道家,尽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两个极端,比如入世和出世的人生态度,但在理论基础上却又有共识:儒家和道家皆信奉物极必反的道理。这种理论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不仅体现在直接影响了儒家的“中庸之道”的确立,而且给中国人根植了“日盈则昃,月盈则食”的思想,让中国人在安逸里保持谨慎,在绝望中充满希望,而这何尝不是一种信仰?

中国哲学有很多学派,但有个主流,冯友兰先生称之为中国哲学的精神。这个精神解决的是入世与出世的对立统一。简单来说,不脱离“生”(生命、生活)的就是入世,脱离“生”的就是出世。入世的哲学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中国哲学以人生为对象,宇宙只是人生的背景,关注人的今生而不是来世。但并不是说中国哲学仅仅只是入世哲学,因为“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正是中国哲学努力做到的。它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既入世又出世。这些看起来对立的问题在中国哲学里试图成为一体。求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

那么,这个精神如何来体现?体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内圣外王”。中国哲学里的“圣人”是个人与宇宙的同一,相当于佛教里的佛、西方宗教的圣者。但他不是“出世”的,而是积极入世的,入世未必一定建功立业,但一定对社会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和功能,比如孔子,这也是“外王”;“内圣”代表中国传统对理想人格的最高追求。儒家认为,处理日常人伦世务是圣人分内的事情,既然他是天命所归,那么,为人民服务自然是他的职责和义务。既如此,就出现了中国哲学的另一大特点:与政治思想密不可分。中国哲学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思想。而且,中国哲学并不只是虚幻地讲理论,而是以身作则地体验它、实践它。

因此,中国哲学不管是从所关注和追求的理念还是哲学家的修为,都体现了入世和出世、“内圣外王”的统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哲学简史》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