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了什么,维持了你原来的模式?

    最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里面一段话让我醍醐灌顶。书的内容是通过哲人和青年的对话展开的,原文是这样的:

“哲人:比如现在你感觉不到幸福。有时还会觉得活得很痛苦, 甚至想要变成别人。 但是, 现在的你之所以不幸正是因为你自己亲手选择了“ 不幸”,而不是因为生来就不幸。

   哲人: 你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里选择了“ 不幸”。这既不是因为你生在了不幸的环境中,也不是因为你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中, 而是因为你认为“ 不幸”对你自身而言是一种“ 善”。”

    所以,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

    这让我想到之前学过的育儿知识:如果在亲子关系中一个问题反复出现,那一定是有某种力量维持了这个模式。这个道理与书中所述同理,如果你有一个问题反复出现,那一定是你用某种力量维持了这个问题,是你在下定决心“不改变”。

    看到别人跌宕传奇的人生经历,你很羡慕,几次想要辞职,但最终只是暗暗懊恼,自己没有那样的机遇和机会。真的是没有机会吗?是你决定不要那样的机会,是你无法抛弃舒适稳定的生活,是你下定决心,“不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

    有一段时间我很想提升英语,报了不少网上英语课程,记单词的、练听说的、做阅读的,可是英语水平提升并不快,后来见成效不大,就放弃了。现在想想,当时埋头报了不少课程,但一天有多少精力是放在英语学习上的。当时过于着急看到结果,导致学习过程中急躁,并不投入,而且一遇到不会的、较难的单词,就先忽视。特别是听说,是弱项,经常因为困难就稀里糊涂过去了。所以,不是课程不管用,也不是我没有学语言的天赋和时间,而是我没有突破自己语言学习的舒适圈,不愿意接受枯燥、困难、见效慢的过程,是我下定决心,“不改变自己的单词储量和听说能力”。

    有了这样的觉知,我们就可以回头去看看,你做了什么维持了原来的模式?你使用了什么力量维持了现有的问题?

    还是以学英语为例。我用没时间和空间、这个单词现在用不上这样的力量来对抗学习新单词、练习听说,本质上是对新知识的畏惧。OK,看清楚这点后,我有意识去读英语原著小说,不是特别难的那种,从自己熟悉的故事开始。遇到不会的单词,我先不查,硬着头皮往下读。可以通过上下文或者词根去猜这个单词的意思。后来我发现,自己通过词根猜单词意思的准确率越来越高,这些单词对我来说俨然不算新单词了,我再去词典翻阅具体的释义、例句,整个过程越来越有意思,就像揭秘一样。

    虽然,现阶段不能说英语有很大提高,但能突破以前三天晒网两天打鱼的循环,我觉得就很有收获。并且,从这件事例中,我开始反思,有时总羡慕别人的生活模式,那又是什么阻止我实现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呢?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问题,不妨思考下,问题背后隐藏的力量。然后找到它,并打破它。

     我希望,

      我渴望,

      我愿意,

      都不及

      我决定,

      我去做。

       人啊,

       是否决定开始远行,

        是否已经踏上征途。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做了什么,维持了你原来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