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写作公开课“小说的设计和文学的魔法”小感

李浩老师何许人也?

李浩,1971年生于河北,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坛“河北四侠”之一,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温文儒雅,是作家,也是学者,多数时候,更是二者的合体。

在上月北京语言大学“小说的设计和文学的魔法”写作公开课上,因为管控,李浩老师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授课,却让我有幸见识了一位博学、谦逊、温文尔雅,热爱文字和坚守文学的邻家大哥。

李浩说,小说家是人文叙事的专门家,其立场持守是努力寻找文学阐释的广阔空间。这里的广,既包含天地空茫,也涵盖情节之微。他经营作品的起始点,是人类生存和命运走向的现实细节。就此而言,人类存殁始终应当是作家的思考核心,它左右着文学书写的观念生成和表达方式。李浩还说,一个好的作家也一定是好的心理学家。

在探讨作家是否浑然天成的问题时,李浩老师分享了纳博科夫(洛丽塔的作者)的一个说法。建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待一个作家:他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更得力于此。

在写作技巧讲授环节,李浩选择安布鲁斯.比尔斯《鹰溪桥上》这部作品,举例精当。法考尔被吊在鹰溪桥上行刑时,却意外坠入了河中,逃生过程中,内心的意识,是对死亡的恐惧和对生的渴望,但一直伴随着他的,则是士兵的不停追击和武器的逐渐升级,他甚至没有被漩涡吞没,最后在几乎耗尽了全部力气的情况下,靠近了河岸、沙滩,他感受到了温煦的、有质感的阳光,一切危险都没有能阻止他对家的想念,他唯一的意愿就是回家。在一层淡淡的光晕当中,他到了自己的家门口。他敲响了门,妻子开门走了出来,带着更强烈的光晕,那样娴静、美丽。但当他张开双臂向前奔去要抱住妻子时,却突然觉得脖子根挨了重重一击,耳边响起了大炮般的轰鸣,橡胶园的种植园主,真的还挂在高高的鹰溪桥上,灰眼珠的中士枪法很准。一切都重新归于黑暗与死寂。

李浩评论小说构思惊艳,令人震撼。它仅仅凭借意识的流动,便改变了时间和空间形态。李浩讲得实在,也讲到了点子上。的确,《鹰溪桥上》超越了普通的“活着真好”的惯常小说思维,深刻地表现出了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整个小说反映了作家对战争的思考和对生命价值的判断。

在解读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童话时,他技术性地提出:为什么故事背景设置在平安夜,可不可以是圣诞节?为什么擦亮第一根火柴看见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第四根火柴看到了久违的祖母,看到的几样东西能不能调整顺序?李浩老师的话让我猛然意识到,精品看似浑然天成,其实亦有精心设计的痕迹。

在《老人与海》经典片段的解析中,李浩老师提问:武器耗尽之时,面临鲨鱼的再次来袭,为什么老人先用船桨后用船舵?穷途末路之际,老人朝大海吐了一口唾沫,说:“吞下去吧,你们杀了一个人会做噩梦的!”细思极恐,这是多么洞悉人性的语言体现。

归纳起来,李浩老师关于写作的建议,无外乎几点:

一是先想好故事内在的主题线,二是根据主题设置故事线,找出最能表现主题的故事,三是故事高潮的设置,四是设置主人公的境遇和需求,五是故事的发展如何写得波澜壮阔,六是故事的矛盾冲突,或者波澜起伏的情节设计一般三层以上,七是耐心,八是意向,细节,核心点的运用。

“耐心是作家最大的能耐。”李浩老师的话,让人久久回味。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浩写作公开课“小说的设计和文学的魔法”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