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问西东:与青春有关的状态

(本文不涉及剧透,可放心阅读)

现在十几岁的小孩可能不知道,仅仅十几年前,这还是个信息匮乏的时代。

想看娱乐圈,需要去买一本叫做《时代影视》的周刊,一本三块五,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奢侈,一本书就可以传遍一个年级。

想看电视剧,需要在电视上一集一集地追着看,多数孩子因为父母不让看电视,需要在家人出门的时候偷偷摸摸打开电视机,而家人的习惯,就是回家后先摸电视的后面,如果是热的,又免不了挨揍。

想看电影,那是只能在中央六的电影频道看的,在《泰塔尼克号》播出的年代还是有电影院的,但是随着没有人看也慢慢倒闭了,那时的电影,没有其它电视台可供选择,基本都是播什么就看什么。

想看小说,只能到路边蜗居一角的小书店里看,书店里的书全是盗版,而且是一页超过二十字错误的那种盗版,看起来,诘屈聱牙,只能凭已有的知识琢磨。就是这样的书,我们也没钱买,只是租,一天三毛,后来变成五毛,经常为了少花几毛钱熬夜看小说,赶在第二天下午昏昏沉沉地去还书。

就是在那个时代,不知道谁买了一本正版的《花季雨季》,我们几个班的同学传了好几天,后来又有一本正版的《十七岁不哭》,又传了好几天。要知道,我们那时候接触到的青春小说,多数还是粗制滥造的,我还曾经读过一本以“莫言”冠名的《雨季不再来》的书。所以我们对于购买这两本书的同学,真是感恩戴德,好话不断。

《花季雨季》是很厚的一本,白色的内页,是一则长篇故事;《十七岁不哭》则非常薄,纸张是浅黄或者浅绿色,还有类似信笺的那种淡淡的香味。

作者文笔幽默跳跃,一共十篇,情节感不浓,但是薄薄的一册里展示了一个乐观有想法的高二文科班女生,后来我才知道这该叫做“散文集”。

《十七岁不哭》的作者,就是李芳芳。

那时的我,只当她是一个普通女孩子。

几年之后的一个下午,我在电视报上看到中央六将要播一个电影《80’后》,那时我已经毕业了,其实已经不热这种青春题材了,但是电影名吸引了我,电影开始,写着“李芳芳 导演”,我一愣,是不是重名啊?

电影色调比较怀旧,男孩女孩很好看,情节有点像高中生擅长写的苦情剧……除此之外,没有印象。

《无问西东》则是从章子怡开始知道的,海报上她梳着两条长长的麻花辫,眼神里传达的东西很多,却欲言又止。

上映前几天,各种自媒体的宣传,不想看电影的人也会期待几分,然后发现导演,是李芳芳。

很多人夸她的才华,不可否认,这部影片画面很美,音乐很美,青春故事与现实无奈交织,身处其中的人不再逃避,寓意也够。但是还是有些不足,而这些不足,应该说,和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成长环境是有关系的。

首先是,电影的前半部分,让人很难入戏,其原因,一是角色台词太多,台词多则有说故事的嫌疑,二是男性角色直视镜头的特写太多,让人感觉他们内心的OS是“我很帅”(虽然确实帅)。

在我们成长的年代,阅读的刊物中,“家庭不和”涉及太多,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段,难免会去猜测,由此也产生了许多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

这也是电影里许伯常的部分显得生硬又违和的原因,因为那不是生活,那只是一个年轻人将她少年时期的猜测放入电影中而已。

还有就是一个不知对错的观点,人们对于男性的帅,呈现在文学作品里,似乎是九十年代之后的事情。女性作家的崛起,让他们开始关注男性,尤其是女性青春文学作家。

她们不再去写“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的女子美貌,而将其转嫁到男性人物的描写上,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青春偶像剧,一帅哥经过,围观女性皆惊叹“好帅”,更有甚者,直接昏倒的桥段。

这导致了青春剧里的男主角有了“我很帅”的自觉,而这份自觉的直接后果就是,让观众出戏。

设若让男性导演来执导《无问西东》,我猜想,有些特写镜头应该不会这样表现。

导演还很年轻,因为年轻,才能拍出这样明亮又不屈的电影,也是因为年轻,有些地方完成得并没有那么好。

但是仍然,不失为远胜于前一部的不错电影。

PS 片尾有彩蛋,请坚持到放映结束再离场。


微信公众号:YU同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问西东:与青春有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