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古人的“环保灯”

现在的社会人们为了经济的发展而不惜以损害环境为代价。

当人们幡然醒悟之时,地球那层厚厚的外衣已然被撕开了大大的口子。臭氧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紫外线肆无忌惮的照射到地面上。

此时,人们有了环保意识。

于是,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举措或者产品应用而生。

其实我想要说的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们现在物质生活富有啦!但是呼吸着雾霾的空气,带着防晒口罩,打着遮阳伞。“享受”着由于自己的无知所带来的后果。

现在社会的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是工业生产,其二是日常生活。其三是交通运输。其四是农业的生产。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愿意追溯到汉朝,去享受那时候单纯的农耕社会体制下的蓝天和白云!

那时是单纯的农耕社会,社会环境污染主要来源于日常的生活和农业的生产。

那时候的人,已经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避免环境污染。

那么,就给大家说一下西汉的长信宫灯和东汉的错银铜牛灯,其环保方面有哪些独具匠心的地方!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已经具备了环保意识。

先说一下西汉的长信宫灯。这是中国汉代的青铜器。1968年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出土。

此宫灯的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打灯跽坐的宫女。(跽ji:长跪,挺着上身两腿跪着)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0厘米,重15.85公斤。

长信宫灯的闻名就在于其设计十分巧妙。宫女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空气污染,又有审美的价值。

此灯,宫女以手袖作为排烟炱的管道。灯罩由两块弧形的瓦状铜片合拢后为圆形,嵌于灯盘槽中,可以左右开合。这样既能调节灯光的照射方向又可调节亮度的强弱。

最妙之处就在于此灯点燃后形成的烟会顺着宫女的袖管进入体内,不会污染环境,可保室内清洁。

此灯环保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此灯不仅独一无二,稀有珍贵,更在于它精美绝伦的制作和巧妙独特的艺术构思。由此而被称为“中华第一灯”。

此宫灯曾经放置于窦太后的长信宫内而得名。皆因窦绾乃是窦太后的侄孙女,嫁于窦太后的孙子刘胜。窦太后将此灯赏赐于窦绾。


无独有偶,在东汉也有一个类似这样的灯。那就是在南京博物院的错银铜牛灯。此灯为南院的十八件镇馆之宝之一。


此灯是汉代最环保的牛灯。1980年出土于江苏扬州邗(han)江县甘泉二号东汉墓。通高46.2cm,牛身长36.4cm。该灯不但设计精美,而且在制作时巧用铜银两种不同材质的色泽,形成颜色的完整搭配。灯座为伫立的黄牛,好像一头神牛驮着光明来到人间。最值得称颂的是烟道的设计。

此灯烟道为一个弧形的圆管儿,由牛首顶部向上伸出连接于灯盖顶端的中央,成为灯盏和牛腹之间的通道,可将燃灯时产生的烟炱溶于牛腹的水中。这种防空气污染的设计在世界灯史上处于领先地位。

西方的油灯,直到15世纪才发明出铁皮导烟灯罩,与我国相比整整晚了1500多年。

就是说,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在青铜灯具的设计上已经具备了环保的意识。比如,长信宫灯宫女的袖筒,错银铜牛灯的弧管设计。他们既是造型艺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发挥着烟尘导管的作用,其匠心独用,令人叹服!令人称奇的是,错银铜牛灯的肚腹之中有水,古人已经知道油灯点燃之后产生的烟炱可以溶入水中。可见古人是多么的智慧!

面对古人的智慧!我们只有汗颜!

此乃本人喜好!以飨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且看古人的“环保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