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

这篇文章跟大家聊聊关于语言的问题。其实很早之前就有关于这个题目的想法,但是因为相关的内容有很多,自己也在不断的删删改改中学习和思考,写的太久了实在是不想再拖下去,发出来希望能引发一些大家对于语言本身的关注和思考。


01.语言与思维

很久以前在我刚开始接触到一些经典文学、哲学和相关人物传记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为什么他们的语言可以这样的有力量,可以这样优美、简洁、准确,可以讲出各种深刻的哲思和道理,为什么这些作者们和我平日里见到的人们是如此的不同,他们的智慧好像是从我们这些普通人身上搜刮过去的,以至于我们这么贫瘠,他们那么丰饶富有,能看透人心,看到一些事物的本质,除了应付日常生活更能够着眼于人类的命运和世界的未来,思考这个世界之外的意义。

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本身就异于常人,所以自然而然就能留下那些被人们广为传阅的作品,还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方式,因为他们的工具,他们是一群和语言打交道的人,是创作的过程滋养了他们的心智,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如果没有语言,他们能做到这些吗?如果是因为天赋,那这天赋又是什么呢,聪明?感受力强?亦或者是因为对语言本身的敏感?这让我想到了武侠小说里“人剑合一”的境界,可能他们也达到了“人语合一”?这些疑问勾起了我对语言本身的强烈好奇,他好像有一层魔力,不再仅仅作为一个人类创造的符号系统,用于日常的交流和记录。

在这之后我开始查阅一些相关的书籍、资料,发现几个很有趣的例子:

第一个是关于“爱斯基摩的雪”,在爱斯基摩语中有很多个关于雪的单词,比如“apua地上的雪”“quna落雪”“piqsirpop飘雪”“qimupsup雪堆”等,雪这种大家都已知的经验在不同的语言里,有着完全不同的表达形式,尤其是在爱斯基摩语中有着各种精确的表达和划分。

第二个是关于“空汽油桶”,有人在调查失火原因时发现,导致失火的原因除了客观环境因素外,还有一部分是人们对于环境的错误理解。当听到“满汽油桶”时,人们就会十分小心,怕着火爆炸,但是听到“空汽油桶”时,人们就以为他是空的,用不着注意,但其实“空汽油桶”里充满了爆炸气体,比“满汽油桶”更加危险。“空汽油桶”这个语言形式有两个意义,一个是真正的物质意义上的空,没有任何东西(真空),另一个模式是“空”的代名词,没有实物但是有气体。听话者首先理解第一层意思,汽油桶里没有东西,就会感到没有危险,因此非常大意,甚至在旁边抽烟。

第三个是母语中有无将来时态与人们储蓄的关系,有人经过大量详细的数据对比发现,母语中有将来时态的人们的储蓄率要明显低于没有将来时态的人,这是因为母语中有将来时态的人们很自然的把未来和现在看做是两段独立的时间,认为未来还很遥远,当下并不用替未来考虑,因此不愿储蓄。而母语没有将来时态的人们,认为现在和未来是连续的不可分割的,因此更愿意储蓄替未来做好打算。

这些例子是否能够表明,一个人所习惯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着这个人对他周围环境的理解和他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方式。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强制的语法范畴,当某人说了某种语言,他一定已经根据他所说的语言的结构对这个世界做了观察。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的运用背景知识。一种语言的背景知识系统就是其语法,他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心理活动和综合思想材料的纲领与指南。思想形成和语法分不开,五光十色的世界是根据我们内心的语言而组织起来的,除非人的语言背景相同或通过某种方法取得一致,否则即使人们接触到同一现象,也不会有统一的看法。总结起来有两点,第一是所有高层次思维都依赖语言,语言决定思维,这是语言决定论,被称为强假说,第二是一个人所习惯使用的语言结构影响着他个人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方式,这是语言相对论,也称为弱假说。把这两条综合起来就是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内容,其中强假说的部分已基本被大家所否定,而弱假说仍在持续的被争论着。

我在想沃尔夫假说能否有这样一个推论或子假说,即使使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但因为对语言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和对整个世界的理解方式也会不同。

想起1984里“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主人公温斯顿所在的“真理部”主要工作就是为了修改信息,删除那些不利于统治和管理的语言,让人们不再思考和怀疑,彻底放弃自我,“无知即力量”。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语言,人类怎样思考,又如何存在。

这两天看到钟南山院士说学好语文很重要的新闻,想起小时候有一种很流行的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结合语言与思维可能存在的关系来看是否学好语文(语言)才是更重要的。有人说数理化好的人逻辑能力更强,其实不然,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是有区别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做进一步的了解。对一名实证研究者来说,语言逻辑与数理逻辑的转换甚至是决定他研究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02.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

人天生都有表达的欲望,也拥有很多表达的方式,无论是通过语言文字还是绘画音乐,再或者当下很火的vlog,在这其中语言无疑最普遍门槛最低的方式。我曾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有哪些句子,曾让你产生「我一辈子都写不出来」的想法?”,在看了几个回答所摘录的句子之后,我确实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还有大家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什么烦心的或是有重要意义的事情发生时,想把他们记录下来,可是怎么也写不清楚,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再或者我们出门旅行,想写一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评价一下各地的不同特点风土人情,再或者是想把自己吃到的好吃的推荐给朋友,可是最后就只写下了好看、好吃、好有意思。所以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别人可能信手拈来的句子你却一辈子也写不出来?为什么明明是自己亲眼见过亲口尝过可就是什么也讲不出来?

这个问题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答案,就是你的语言能力不够。可能别人使用的词你原本就不知道,没听说过,不清楚准确的意思和用法,那你又怎么可能用它来描写和表达,看到别人用时,稍加体会,才觉得真好。也可能这句话里所有的字词句读你都了解,但也还是没有办法使用这样的语序语法结构,凭空挑出这几个词排列组合来成句。或是在你自己本来看到时、吃到时,心里本身就只有好美、好吃这样的词蹦出来,你的语言限制了你感受的范围,等你写时说时当然也只有这些。仔细想来,好像我们能说的,表达的东西并不多,能说的清楚,写的清楚的就更加少,就像有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困在里面。这就是我们自身语言的边界。

而你语言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你掌握语言的程度,决定了你经验世界的大小。我们每个人使用有限的时间在这世间行走,注定有太多的东西无法触及,真正属于我们的,只有那一小方经验世界的天地,我们不停的学习、思考、感受,来拓宽他的面积。

那如果我们把全人类的语言看成一个总体,他的边界又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哲学一直在探寻这个世界的本质,试图解释那些最基本的概念和规则,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很早之前就在思考的问题,到现在都没有答案,维特根斯坦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就都能说的清楚,凡是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这里可说与不可说的界限,就是我们语言的界限,如果我问你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对错什么是美丑,什么是生命和生活的意义,还有思维,我们使用它来思考和表达,但它本身是无法被表达的,这些都无法回答,是不可说的,必须要保持沉默的。有的同学想通过读哲学来寻找一些答案,但你的问题本身可能就是没有意义的,他们是语义逻辑带来的谬误,是语言的陷阱和副产品。

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

维特根斯坦还说”所有的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语言问题“。哲学著作为什么难读,是因为很多哲学家都在创造新的概念和新的语境来解释,形成了自己一套相对封闭的体系,外人很难进的来。后来有很多哲学家开始逐渐放弃之前的思路认为哲学不再需要去构建一套知识体系,而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语言逻辑分析,通过语言分析,使概念明晰,纠正迷误,使每一个词语的意义都能从与他对应的经验所指中得到说明,因此传统的形而上学中的抽象概念都不存在任何经验事实与之对应,是没有意义的。换句话说,哲学只研究语言边界之内的可说的部分。但是语言只有在具体语境的使用中才产生意义,我们无法创造一套专门用来解释世界的哲学语言,还是要回归到日常的自然语言之中。在具体的生活形式下找寻语言的意义。这就是西方哲学在二十世纪所发生的语言转向,语言不再是传统哲学讨论中涉及的一个工具性的问题,而是成为哲学反思自身传统的一个起点和基础。


03.人和语言的关系

在说人和语言的关系之前我们首先要思考语言到底是什么,语言是一套在不停变化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认知世界及进行表述的方式和过程,人类通过语言来反观和研究自己。我们生活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了解外界和发明自我的过程,我们使用感受来获取经验,也通过他人的经验来感受,我们在不停的创造和发明。乔姆斯基认为语言使用的创造性使人们借助有限的语言手段不断生成无限个新的表达式,新的思想伴随着这些新的表达式产生,我们经验世界的边界也以此得到扩展,使我们得以用新的语言和视角来谈论和理解世界并改造世界,以此满足我们对独创性的心智需要。语言的命题意向与命题之间的组合就是人在理解和诠释自身;每个人都在世界之中,用时代和世界赋予他的全部知识与对世界和时代的全部理解来解释自己,人在世界之中,同时又通过世界来理解其自身。语言的使用形成人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在基本语言层面,语言构建人的主体性,为人类表征世界提供可解读的思维资源。甚至有人说语言是一种特殊存在者,语言就是人,人就是语言。

对于语言我们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我要说的只是,它对我们的影响和作用远比我们原来想的多的多。


后记一: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是,现在的小孩子越来越聪明了,互联网时代他们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成长资源,相比于前人,他们有更丰富的手段能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他们对词汇以及对语言的掌控都是我们在同等年龄时的不知多少倍,后浪之后总还有后浪,永远不知道人类的潜力有多大。但我们这一代人也开始不在仅仅满足于世俗的生活,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追求,王小波在《万寿寺》的结尾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语言是世界的表现,世界通过语言才得以表现和继续存在;第二,语言与世界的上述这种表现与被表现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摹本与原型的关系。语言是世界的摹本,我们所拥有的诗意的世界,只能通过语言来创造,并通过语言让他继续存在下去。


后记二:关于语言的有意思的内容实在太多,有无数人为了研究它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我没有能力可以讲的全面和清楚,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我搜集了一些资料有朋友感兴趣的话可以私信或留言。

在当下的情况看来,写作似乎是拓宽我们语言边界和带给我们有效思考最基本的方式,我想用另一个公众号,定期大家一起出一个感兴趣的题目,完全架空的想象或是点评时事什么都可以,或者嫌麻烦直接由我来出也行,题目定下来之后会在公众号上发出,感兴趣的朋友自由投稿,由我来收集和整理之后在公众号上发出来。其实创作和思考最怕的就是漫无目的,只有在有限的范围和框架内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力和创造性。如若有人参与并能长时间运行下去,我会定期做成一些集子,想来也蛮有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世界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