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摆脱贫穷?

《贫穷的本质》的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艾斯特•迪佛洛因此书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作者通过对世界各个贫穷的国家和地区的贫穷现象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造成贫穷的真正原因,希望通过正确的方法去拯救穷人,让他们从贫穷中走出来。

一提到穷人我们就会想到脏兮兮、木讷、愚昧……等词汇去形容他们。作者说或许我们没有那些最贫穷的人那样生活的艰难,我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我们与穷人的差别其实很小,我们的认知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少很多。

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是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比如说我们有幸生在中国能吃饱饭的国家里,又非常幸运地生长在经济发达城市里,享受着良好的义务教育、免费的新冠医疗……如果我们生在贫穷的国家或地区不一定会比他们过得好。

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摆脱贫穷?

01 行为,购买奢侈品倾向

作者说1983年马哈拉特拉邦最贫穷的群体,工资上涨并没有用来购买能量更高的食品,而是购买价格更高味道更好的食品。

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将有限的经济资源用在刀刃上,去解决饥不果腹的问题,而是先用来满足口味,仅有的一点钱去买食品中的奢侈品。

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实例,比如说一些生活条件不是特别好的山村,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娱乐上,购买电视机、手机等。

再比如苹果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时,那些工资仅能维持生存的人,因为没有多余的钱去买一部奢侈品手机,在网络上说愿意卖肾。

可见,购买奢侈品并不是富人的专利,那些挣扎在饥饱分界线上的人们,以及普通的工薪阶层也难逃购买“奢侈品”的行为。

或许这就是造成贫穷的原因之一。

02  思维,不相信自己有美好的未来

世界贫困地区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疟疾死去。

作者说如果这些贫困地区儿童从出生到2岁一直睡在蚊帐中,他们感染疟疾的概率会减少30%,然而作为家长却不愿意为健康付出,即使他们可以支付得起,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一部份获得补贴蚊帐的人们居然拿蚊帐做婚纱。

越偏远生活条件越艰难的地区为了面子去花费掉很多钱,有些宁可背一辈子还不了的负债去置办婚礼嫁妆。

穷人在选择物品时,首先想到的是让自己的生活少一点儿乏味。可以是一台电视机,一点儿特别的食品,比如一杯奶茶。

信念影响着思维。他们根本意识不到,一顶帐篷能救他们的命。他们更不会意识到享受“奢侈品”的过程中又再一次让他们陷入贫困的陷阱。

在工作中也遇到同样的“贫困陷阱”,我认识一个小企业主,她可以花掉几千元去买一双鞋,也不愿花费两千元购买一套经律师审议过的合同,用于她公司日常经营的合同签约。用两千元的成本来减少法律风险,作为企业主居然抱怨太贵了。

如果从网上下载的合同或其他方提供的合同有漏洞或陷阱的话,那她的小企业会陷入万劫不复的经济危机。

或许我们特别好奇,为什么他们不把买“奢侈品”的钱攒下来,投入到真正使他过得更好的地方呢?

或许他们根本不相信生活能够通过一些行为而发生改变,或者任何值得做出的改变都要花费很长时间,他们只关注当下,尽可能地把日子过得舒服,不再奢望还有未来。

03  心理,皮质醇影响认知及决策能力

生活富裕的人们几乎用不着自己有限的自控及决断能力,而穷人则需要不断运用这种能力。手里本来没有几个钱的人来说,削减消费是极为痛苦的。失去希望感到没有出路,这会大大降低人们渡过难关所需的自控力。

穷人的生活让他们倍感压力更难集中注意力,可能会降低决策的效率。压力大会使他们的身体分泌大量的皮质醇,皮质醇会直接损害人的认知及决策能力。他们似乎都不具备振作起来、从头再来的心理素质。

比如老舍的《骆驼祥子》,他是自律勤奋穷人的代表,经历了三起三落之后彻底地被生活打垮,再也没有了重新振作起来的信心了。三次已经是很坚强了,现实生活中可能一次就被打倒的不在少数。

或许我们没有世界上最贫困的人那样艰难,但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忽视贫穷,当没有了国家和社会托底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享受这样的生活。

或许发现并制止造成我们贫穷的思维、行为、心理上的固有惯性,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好,更有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贫穷的本质》|是什么让我们无法摆脱贫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