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小妙招(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要“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一定要记住“词不离句”的原则,只有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准确地理解词语所表达的意思。

      字词训练题是阅读题中最简单的题目,通常是阅读的前一两道题。分值不算高,但题目数量不少。词语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出现,只有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才能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因此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不仅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更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今天,我们就谈谈这类题的几个答题小技巧。

一.拆拼法

    把词拆开,先解释每个字,再把每个字的意思组合起来表示词语的意思。如《繁星》中的“摇摇欲坠”一词就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解释。先把“摇摇欲坠”这个词拆开,“摇”是“摇晃”的意思,“坠”是“往低处落”,快要掉下来了。结合文中的这句话来进一步理解,“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根据“星也在动”和“低”,此时的“摇摇欲坠”就可以解释为:星星在天空中摇动,非常低,好像快要掉下来似的。

二.近义换词法

    用近义词去替换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牢记“词不离句”的原则,先把词语放在语境中去考察,考察它们可能出现的上下文语境,再设想用近义词去替换。《月光曲》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那睁得大大的眼睛。”对于“恬静” 一词的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文来进行。上文“盲姑娘听得入了神。”她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听觉很好,她听得很认真,脸上是安静的。再联系下文“她仿佛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见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盲姑娘被音乐唤起了“月光照耀下波涛汹涌的大海”的想象后,她的内心是宁静的,舒适的,这样就不难理解出“恬静”是安静,宁静意思。

三.反义否定法

    反义否定法是利用反义词加上否定词“不”来解释词语的方法。先找出这个词语的反义词,然后在这个反义词前加一个否定词“不”,就是这个词的意思。《父爱之舟》中出现“恍恍惚惚”一词,“恍惚”的反义词是“清晰”,“清晰”前加上否定词“不”,那么“恍恍惚惚”的意思是不是“不清晰”呢?我们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先看课文的开头,“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朦胧中,父亲……”再看课文的结尾,“……醒来,枕边一篇湿。” 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在梦中回忆父亲的慈父形象,梦中的场景是模糊的,不清晰的,所以“恍恍惚惚”就可以理解为“不清晰”。

四.联系生活法

    这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鸟的天堂》里出现“应接不暇”一词,可以先联系生活中的情景来理解,如元宵节晚上看烟花,正在欣赏黄色的“菊花”在空中绽放,很快的“云朵”呈现在眼前,还没有看清“云朵”的样子,另一种烟花就就已经消散了。说明天空中的烟花很多很美,来不及一一观赏。在《鸟的天堂》中,我们结合上文来理解“应接不暇”的词义。上文“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明大榕树上的鸟不但数量多,种类多,而且鸟的姿态也多。下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这句话体现了各种鸟的活动形式多,这些“多”就让“我”的眼睛忙不过来了,文中的“应接不暇”进一步突出鸟很多、很美。

五.分析综合法

      这是在第一种拆拼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先把构成词语的关键字或词拆开,分别注解,然后再综合起来确定整个词语的意义。如“屏息凝视”这个词中“屏”是忍住,抑制住的意思。“息”指气息。屏息是忍住呼吸。凝:凝聚,专注。凝视是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屏息凝视”意为“忍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在《猫》一课中“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联系上文“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儿响动,又是多么尽职。”这句话写猫尽职尽责的特点,下一句“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表现了猫不管多久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的决心和耐心,作者从神态上刻画猫高度警觉、忠于职守的样子,“屏息凝视”这个词是为了生动地说明猫的尽职尽责。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是阅读教学中扫除阅读障碍的一种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一项重要能力。在实际阅读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小妙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