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7

                                                           我交往的两位编辑

      去年四月来京住二十来天,这月初又来了。想找位知己的编辑出散文集子。东奔西跑,寻寻觅觅,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转身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十里堡华堂商场大门口,一位妙龄女郎甜甜的问,你是刘先生吗?我随她飘到十二层“中国作家杂志社图书编辑室”。铁椅刚柔情地给我屁股一巴掌,嘴巴也刚吻住飞来的热气腾腾,进来一位瘦却十分精神的年轻人,陪同的介绍,博实 主任。我脑海咋跳出“长短肥肌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的诗句?来前,在肖复兴主编办公室,他告诫的“注意别上当受骗”的教诲,如宏钟时时响在我耳畔,就对接触的人持怀疑态度。我不断的提出各种问题,如征稿启事上的地址是呼家楼为何办公室在这?等,博主任都不厌其烦地作了回答。当我问到钱时,他郑重地说,不慌谈钱的,看了稿再说。质量达不到出版水平,钱再多,我们也不给出。稿放这得几天?三天。能否看快点?尽量快些。但也得两天吧,二十多万字得看过来吧,那就后天中午来。回家后,总像财宝丢失似的惴惴不安,想,把稿子敲成光盘把废稿还我咋办?

        第三天早饭后,就去了。让我惊叹的是:仅一天,博主任几乎能说出我每篇习作的内容。不论是刚涂的“鸦”,还是七、八十年代的;也无论是写人的还是叙事写景状物的。如去年来北京住外女家写的《闪烁的红五星》。博主任说,你有那么热情的外女,外女女婿,真是你的福份;又说你外女女婿制冷技术那么好,一定很富裕的——你写的东西几乎全是纪实的,真实,有生活情趣。能否公费出版?你知道电视电脑对书籍冲击很大,读书的人少了,连名家的散文集也难卖了,所以很困难。你写的有书吗?借一本看。没有——只做编辑。我仍不放心,临走直接了当的说,我是直性子,心里有话不说闷得慌,我怕受骗,得把稿子拎着,明天,与鲁迅学院的老乡一齐来签合同。博主任微微一笑,能理解,能理解。

       夜里又失眠,博主任那真诚和蔼的形象总萦绕于脑中,使我不禁想到另一位黑瘦的矮个编辑来。

     去年四月到过一家大杂志社,那时那位编辑刚进这家杂志社,负责《丛书》即自费出版工作。还没有现在这样生意红火,也还没有这么“抖”,这样“牛”,这么“傲”,只冷清的一个人坐在屋里,所以他很热情,认真的看了我数篇散文稿。午饭,我们一起下了宾馆,花了六十二元。饭前他看了我的中篇小说《人间地狱》,说写得真实,有情,含蓄——自费出了散文集,我可推荐这篇在《十月》上发。又说,我老婆也是出书的,让她给你出八千就够了,你可以省五千呢。那时,我还不知道能自费出书,没那笔钱,就夭折了。

      回家后,对出书总念念不忘,就勒紧裤腰带攒钱,每月连咸菜都舍不得吃,才攒了三千,但决心一定就贷款三千,拿月利两千,较富的儿子支持两千,就匆匆进了京。然而涨价了,那位我熟悉的黑瘦矮个编辑,要一万五,那中篇也上不了他们的大杂志《十月》了,说名家的就发不完了。我心理不悦,想,这不是骗人吗?又说,我私人给你做(出书),你拿一万三。我犹豫不决,他让我把四本稿留他那,想想再拿主意。别的编辑我不熟,还因我钱包丢过他办公室里,数百元钱,存折,什么的一样也没少,有些崇敬他的高尚品质——那时他是我心中一座葳蕤大山,一颗腾游时空剪裁春秋的大树,只一心想抱住他这棵大树往上爬。可是,第三天我去时,别说像博主任那样几乎记住每篇稿的内容了,他连一字也没提到我习作的内容,可见根本就没看。浙江金义有位叫邓刚的,写了部也叫《红楼梦》的长篇小说,两本约四、五十万字,写的是文化大革命的事。找到这位编辑自费出书,一次交二十万。这编辑说,他是做服装生意的大老板,有亿万资产。钱是他请人给改稿的,有钱就让他多出点。我们混熟了,他脾气也好,我常泡在他那编辑室里。找他自费出书的络绎不绝,生意很好。他说,刘老师我很同情你,不想让你多出钱,我私人给你做,可省三千呢,我说,去年你说八千就够了,涨这么快?他却答非所问,说,是一样的,我认真给你做。用文联出版社的书号。我去年给他们做剩下的还有。他曾含糊的说过一个书号得二、三千,就问能否卖一个书号给我,我自己印。现在查得严,不准卖。那么多私人“文化研究所”什么的,咋都给别人出书了,那书号不都是买的?人家做惯了,出了事会周旋,你没干过这一行不懂。又劝我,我给你做仔细些。编辑部审查稿是走走过场,就把政治方面的关。你做,扉页上也印《十月.文丛》不管吗?不管,那样编辑部会解雇我的。又吞吞吐吐说,艺术质量方便我们不问的。意思是,哪怕你瞎扯淡,方格里胡乱码方块字,只要给钱,就给你印成书,哪怕你出了他们的门就卖给拾荒者他也不问。我听了大惊,心滩上空突然咔嚓打个炸雷,头发哗一声全竖起来了。原来你们打着扶持文学新人的大旗,利用业余作者发表难想出书的心理在行骗呀!我心中那座大山轰隆倒塌了。我拎着稿子出了这家编辑部。整夜失眠,两位编辑同时出现在我脑海里,这样一比,博主任那严把质量关,对社会也对作者负责的形象更鲜明了——我每篇习作都是发自良知,是自己的心血在笔尖上地流淌。今年来京,我全面深层了解到那位编辑,他确实让我心寒心痛。

      记得是18日碰巧我的一位也爬格子的学生金友来京办事,还有丁有星老师,我们一齐来到博主任办公室。他说,你的稿实际是25万多字,得11个印张,按说得一万五,考虑你家境不好,文章写得也不错,就让你拿一万。我就签了合同。金友看了合同说,刘老师生活在最底层的农村,文章难发,仍长期坚持在黑暗中写作,精神确实感人。这万把块钱对他可是个大数目,回去得卖牛、猪。傅老师托运费就各出一半吧。傅老师拿了笔改了说,那就我们全出吧。我们没赚他钱,算是替刘老师出本书。我们一出编辑室金友就称赞傅老师,心好,有同情心,像很有文学修养和编辑家的风度,明年我也请他出本集子。

       隔了一天吧,我去交照片与自转,受难产婴儿似的折磨,经常夜二三点就睡不着了,失眠像魔鬼似的缠住我不放,头脑熬成了一盆浆糊,竟把“涂鸦”写成“雅”,还有句缺宾语。傅老师改了,又立即投入改校样给他人做嫁衣中。这又使我想到那位矮个编辑来,他送我两本诗集,我读了几首不知所云。他改的稿使我不服,如《黄土地地呼吁》,他把“地”改成“的”。我同他签过“一万二”让他私人给出书的合同,后总不放心而流产。我曾写小传呈他,把“当兵”写成“扛枪看守过祖国的东大门,他划了改为“两字”。有句诗也被划掉,说自传不能带文学色彩。我说,贾平凹、琼瑶的自传你读过吗?不语。还哄我,他从鲁迅文学院一毕业就分这编辑部了。今年才听说,文学院是不包分配的。作文就是做人,这样的人能写出好诗文吗?他是怎样进那家大杂志社的?而侏儒却成了那家大杂志社的财神爷,能大把大把的抓票子,以“文”养文,这就是文艺进市场吗?然而,同样是赢利,同样是以“文”养文,《中国作家》杂志社编辑室的傅实主任以及同仁,却不唯方孔的马头是瞻,对工作那么认真一丝不苟,对社会、作者那么负责、毫不马虎。

                                                                              2005.3.23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