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亲子篇》

这本书不是《非暴力沟通》的作者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写的,作者是两位在学校推行非暴力沟通的教育者。

我升级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后,读过一些育儿书籍。比如常有人推荐的《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读完就读完了,生活毫无波澜;比如《犹太人的正面管教》,几乎没有什么含金量;比如《给父母的建议》,这本苏霍姆林斯基的大作值得一读,但我只读了几页就搁置了,因为比较烧脑;比如《做孩子一生的贵人》,读完也只记住了书名这句话,至于怎么做贵人,毫无印象。

作为母亲,我自觉要比孩子的父亲更努力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所以我认为我需要一些接地气的家庭教育学,才能指导孩子。

后来我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凭什么指导孩子!很多时候,恰恰是孩子给我了启示。

牵着一只小蜗牛散步,静待花开,这都是比较流行的育儿比喻,但都夸大了家长的地位和作用。生命自有他自己的姿态,成年人的眼光和认知并不一定会给孩子以滋养。

我比较推崇龙应台说的,“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还有纪伯伦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那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爱孩子,如其所是,生命自有其圆满。给孩子以无条件的爱。这都是家庭教育的天花板,更多时候,亲子关系都是鸡飞狗跳的武打戏。

有人讽刺道:家长明明是从孩子一路长大的,为什么一长大就摇身一变为不容挑衅的权威了呢?

也许是因为我们的成长一路艰辛,我们希望孩子们一路坦途;也许是因为我们怀揣梦想却让它只是梦想,所以才将其嫁接到孩子身上,帮我们圆梦;又或者,在不幸的原生家庭里出走,我们其实也还是个孩子……

家长在育儿路上的感受是:这小崽子不听老人言偏要吃亏!我得变成超人才能完成鸡娃大业!

而事实是:我们当年也是这样不听话偏要撞南墙的小崽子,我们也会累会烦想瘫在沙发上玩手机……

教育是什么?不是灌输,而是点燃。

想要照亮别人,自己首先得是一束光。

当我看完《非暴力沟通》之后,我发现自己和别人很多情况下都是暴力沟通,甚至是各说各话。我意识到在和孩子的沟通中也存在暴力,于是我翻开这本《非暴力沟通 亲子篇》。

当我看到“家长也有需要”,“通过牺牲你的需要来养育孩子,对每个人来说代价都太高。”“你的需要很重要”,就如空难中,家长要先给自己戴上氧气罩。否则,家长自己先没有了呼吸,根本无法帮助孩子。

“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而引发的另一个可能的后果是,你会易怒。当孩子意识到你照顾他们要付出代价时,也许会对接受你的照顾感到内疚,从而拒绝你所提供的这些照顾。同时,他们可能会有一个错觉,认为你是一个没有需要的人。而如果没有意识到你的需要,他们就不可能帮助你来满足它们,如此一来,你给予快乐的能力和孩子们给予你的快乐,就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打了折扣。”

天呐,看到上面那段话我突然如释重负,之前我因无法一直扮演超人而产生的负罪感和无法扮演完美母亲角色而产生的挫折感全部云消雾散。

母亲不是神坛上的圣像,而是有心跳有温度的妈妈。于是我低头向孩子承认错误,我一进门就倒在沙发上请孩子给我倒一杯水,我理直气壮地表达自己的委屈:“我也是第一次当妈!”

生活似乎变得简单了,少了一些虚浮的沉重的东西,多了很多灵动的有温度的东西。爱,不就应该这么简单而直接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 亲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