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的仪式感

 

    说到仪式感,眼前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仪式:

西方婚礼上的结婚戒指交换;中国婚礼的迎亲、拜堂;

生日的蛋糕;开业的仪式;国庆典礼;春节的拜年;等等

总之一句话,就是很重视,有礼仪。

我们中国,受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一直都重视礼仪。礼仪到了婚姻这里,在过去是郑重得不能再郑重。在过去,如果没有媒人提亲,即使男女双方,你情我愿,也不能结婚,那是大逆的事,丟人的事,上不了台面的。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人,有些事,就有了变化。

现在我想说说我父母的婚姻仪式感

我的父亲母亲,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重庆水利水电学校毕业的。学的是水利专业,毕业后就是修水库。父亲母亲那时是自由恋爱,毕业后被分配到三门峡水库工地。他们的父母都不在身边,他们结婚时,连婚房都没有,两个人领了结婚证,把床单被子放在一起,请单位的同志吃点糖,收到点祝福我算是结婚了。即没有媒人也没有聘礼,也没有迎亲。他们的婚姻中没有仪式感,生活也没有仪式感。生儿育女,恩恩爱爱,直到老去。

他们没有形式上的仪式感,但生活中不缺相亲相爱!在我母亲小脑萎缩,行动不便的七八年里,我父亲对我母亲照顾得无微不致。特别是吃饭时,为了让母亲和我们在一个饭床上一起吃饭,父亲还专门用盒子盖做成挡板,防止母亲喷饭到其他菜上。我父母说是防火墙。这也算是仪式感吧。

  我的婚姻里,形式上的仪式感也不强

  我和我的先生,相识在水库工地,那时,我才17岁左右,被他吸引,继而单相思。

在相隔七、八年后,又相遇了,我义无反顾地去追求他。之后,我们在一起了。结婚的时候,我没要任何彩礼。双方的父母见面时,互问有什么礼节,两位母亲都说,不知道,我们不兴。于是就随了我们。我和我先生去拍了婚纱照。

  当我先生来迎亲时,用了一辆皇冠车,还有三辆轿车,提了两瓶酒,2斤内,2斤面条,放了走鞭炮。晚上,按习俗,请了亲朋好友吃了饭!也算是举办了婚礼|

此后的婚姻生活中,我们也少有仪式感。自从有小孩后,更少了仪式感。互相的生日到了,也会小小的庆祝一下。但是婚姻纪念日,我们一次都没表示纪念一下。

仪式感,须两人共同有仪式感才行吧!一个人,弄仪式感,显得矫情。

有仪式感的婚姻是否更好

    现在经常说生活要有仪式感。也是现在有条件了,有经济基础了。才有了情调,才讲究起来了。

现在的婚姻仪式感,和旧时的,和电视里的,也不一样。跟风的、攀比的都有。

    我认为,有仪式感的婚姻肯定更浪漫一点。只要条件允许,两个人又喜欢,挺好的!

有回忆,有纪念。

  这里,最重要的是相亲相爱的两个人,相互包容,共同生活,目标一致,更会为婚姻生活增添仪式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婚姻里的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