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不等于智慧,有知识不代表有智慧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就是现在很多事物,都喜欢跟“元”这个字挂钩,比如近年比较热门的“元宇宙”、“元气”……都是这样。从字面来看,“”这个字的意思接近“根本”、“本质”、“开始”等。作为畅销书作家、计算机科学家、硅谷风险投资人的吴军老师,也蹭了“元”的热度,出了一本指引年轻人前行的书,叫《元智慧》

从吴军老师的头衔上,我们就能看出,他是一位跨界学者,打破了人们对理科和文科的限制,用文字让科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比如他的《数学之美》等;以文字作为经验传授,比如《态度》等……同时,他也是一个很爱生活的人。

因此,他为我们重新定义了“元智慧”,即任何人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最基本的智慧。这种智慧不同于知识,它可以帮你成为更加通透的人,可以更清醒的面对世界。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吴军以自己工作、生活上的各类经验为依托,为现代年轻人提供了一套避坑指南,让他们少走弯路,加速成长,同时还有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个人提升的建议。

比如,我们都知道“快速试错”是检验一件事能否成功,及时止损的方法。而在书中,作者吴军提出:不要盲目试错,要学会科学试错,并总结了“思维五步法”:

(1)试错的时机,通常是你遇到困难或者是要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

(2)要确定困难所在,或者问题所指;

(3)设想解决的办法,尤其是要列出多种方案

(4)理性的推演一遍,不同方案的效果

(5)进一步观察实践与之前的推演相对照。肯定或者否定事先的假设,得出可信或不可信的结论。

此外,作者还提醒我们不要试图做到面面俱到,有时候“整体进步,始于单点突破”,所以,我们应该学着抓住核心的原则,通过不断的迭代,最终实现完美主义,走向成功。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书中所写的这些,往往是学校不会教、需要用时间去验证的,以此为基础,学会更清楚的看人,更透彻的处事,而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从这些东西中“感悟”出自己人生前行的方向,因为这就是“知识”和“智慧”的最大不同之处。

知识靠“学”,我们要努力学,从深度、广度,多维度去接触,去挖掘提升;而智慧则是靠“悟”,是没办法直接教给我们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明明知道很多道理,却还是没办法过好自己的一生。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在于我们懂的少,也不在于我们自己笨,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体会、感悟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像我们坐在车上,知道坐车比走路快,但如果我们不会开车,即使有一天,别人给了我们一辆车,我们还是启动不了,还是只能走路。

所以,《元智慧》就是一辆已经开动的车,而我们是坐在副驾驶上的人,至于在一趟旅程中,我们是欣赏到了沿途的风景,有所收获,还是学会了开车技巧,有所感悟……最终的结果,都在于我们自己

其实,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因为简介里明确的阅读者——给准备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事实上证明,书中所说的“年轻人”应该加个引号。因为实际的年龄,并不代表什么,不能代表你有了足够的经验、足够的视野,甚至于可能在很多领域上,即使你已经6、70岁,你仍然算是一个“年轻人”,而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元智慧”的能力。

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是“年轻人”,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如果你已经进入社会,依旧像刚毕业时那样迷茫、看不到方向;如果你在生活、工作中,总是充满不如意;如果……应该不需要这么多如果,因为每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都会成为一个站在前人智慧上的后来人,即使不能一飞冲天,也能缓步前行。

那么,你准备好增加“元智慧”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识不等于智慧,有知识不代表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