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爸念经】从天而降的熊孩子之追根溯源(2)

前情回顾请戳

【早爸念经】从天而降的熊孩子之追根溯源(1)

······ 早爸碎碎念 ······

上一篇说了最常见的哭闹,这一次我们就说说不是那么常见的

打!人!

时不时有听别的家长说起,自家娃一言不合就一巴掌给别人扇过去,也不管对方是大人还是小孩。或者就是各种推搡,把一起玩的小朋友推摔倒之类的。

这点呢,我想从 打之前 和 打之后 两方面来说说。

打之前的部分当然就是从周边人的行动中学习。

其来源我理解有两个,一个是内部的,一个是外部的。内部的就是家里人,外部的基本上就是其它小孩儿。

内部的来源我认为主要就是来自于大人的体罚。比如打个手,打个屁股等等。从惩罚的那一刻看,我相信很少会有家长想到这个“副作用”。但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确实让他在接受惩罚的同时知道了可以动手打这个事情。并且也知道了打,可以同时疼这个关联。但不要想远了,小孩子绝对不会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这种心理。所以他是绝对不会通过打别人,让别人疼来满足自己。他主动打别人要么是一种发泄,要么是觉得能够通过打,获得注意力和反馈。

外部的来源是其它小孩儿,你不可能期望所有的小孩儿都不会打人,这是不现实的。当孩子看到其它小孩儿打人,或者是被其它小孩儿打,他自然会模仿,这也是无法避免的。

但这时我们能做的就是要准确的判断出来,孩子从这打人的过程中获取的是啥? 几个可能的选项是:

动作本身好玩儿。

打人的小孩儿获得的乐趣,觉得有意思。

被打的对象的反应有意思。

然后再针对性的跟他讲道理,说明这是不好的。比如如果选项是1,那么就说明,他并没有关注到被打对象的痛苦。就可以跟他讲被打的那个人有多么不舒服,最后强调打人是不对的这个结论。当然这也是被打之后如何反应的一个例子。

然后再来看看 打之后的部分,也就是在小孩儿自己动手之后,大人的反应。打之后家长如何反应也是下一次还打不打的关键因素

先说家长被打之后。急脾气的可能会下意识的立刻发火,轻则皱眉,大声呵斥。重则立刻还手。这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不好的。虽然效果看起来还不错,因为立刻就停止了。但其实会产生新的副产品,“发脾气”。当孩子也遭受到不爽的时候,可能也就会采用大声呵斥,甚至是动手的方式来回应。脾气比较好的,或者是对孩子无限宽容的,可能甚至会笑,因为觉得可能孩子是无意的,更甚至觉得孩子进步了,都会主动动手了。于是就给孩子产生了积极的反馈。从表情中让他懂得,打得好。于是他就会继续,越打越有兴趣。因为想看到大人那开心的样子。

可能大家已经体会到了,我说的这两种情况基本上就是两种极端。更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居于这两者之间。被打之后,不卑不亢,不带脾气的好好说。打人是不对的,会疼。在说疼的同时可以给一些方式让他觉得不舒服,比如捏捏手,让他体会到一些不舒适,但是也能理解这是大人为了让他明白道理而做的演示,并不是真的要伤害他。至于这个度怎么把握,只有看自家孩子跟家长平时是如何相处的来决定了。

再补充一下,我们的宗旨就是要让孩子意识到打人是不对的,而且要给他一个为什么不对的确切理由。比如说对方会疼,比如说打了人,别人就不会跟你玩了。他可能还会继续追问,那为什么别的孩子可以打人,我认为可以直说,就说别的孩子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并没有跟他说清楚打人不好这个道理。

孩子打人之后处理的原则就是要及时,并且要坚定。比如你立刻制止之后,孩子可能有点儿不高兴,甚至可能可怜兮兮的会哭。这时候你的重点应该还是在打人这个事情上,而不是立刻转换为去安抚情绪。

来,深吸一口气,让我们尽量淡定~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早爸念经】从天而降的熊孩子之追根溯源(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