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不瘦】钟爱的好联赏析(之三百九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诗词名联,即上下联出自同一诗词作品,两句正好对偶,自然成联。

上联:独坐空堂上
下联:谁可与欢者

上下联都是出自魏晋时期诗人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

【创作背景】

阮籍处在司马氏与曹氏激烈斗争的政治漩涡之中。政治形势险恶,为了保全自己,他小心翼翼,虚与周旋。生于乱世,阮籍常用醉酒的方法,在当时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全自己。阮籍的《咏怀》诗以“忧思独伤心”为主要基调,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在艺术上多采用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因而形成了一种“悲愤哀怨,隐晦曲折”的诗风。

【作者简介】

阮籍(210~263),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


【原文】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
【魏晋】阮籍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译文】

独自坐在空荡荡的屋子里,谁是可以与我欢颜笑谈的人?

出门就对着那条通往远方的长路,但却不见亲友的车马从此经过。

登高极目远望,只见悠悠的江河把大地分割成一块块的旷野。

一只倦鸟独自向西北飞去,而我却像失群的孤兽孤独地来到了东南方。

在这暮色苍茫的时候我格外思念远方的亲友,只能用自言自语来排解忧愁。


【注释】

临:对着。

永路:长路。

九州:我国古代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豫州、荆州、梁州、雍州(见《尚书·禹贡》)。此处指极目远望。

离兽:失群的孤兽。

晤言:对坐而谈。晤,对。

用自写:以自我排解忧愁。用,以。写,消除。

【赏析】

文学赏析

《咏怀·独坐空堂上》是《咏怀诗》中的第十七首,由阮籍所作。本诗写诗人在一个无人的世界里寻觅“亲友”而不得,有无人与言为欢的悲哀,实际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本质孤独、欲求抚慰而终不可得的认识,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两句,开始诗人就创设独坐空堂,寂寞无人可亲近的凄惨孤独场面。“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两句,诗人难耐室中的孤独,出门走上大路,竞不见有车马行走,这使诗人孤独的心情愈发沉重。“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四句,写诗人登高远望,只见旷野茫茫,只有孤单的飞鸟和失群的走兽。三至八句,诗人描绘了一个荒凉空寂的空间,影射当时的政治环境。

它给读者的一个最强烈的印象,就是:这世界上似乎只有作者一个人。当他在家里时,是“独坐空堂上”;当他出门瞭望时,在漫长的道路上竟然看不到车马;登上高处,远瞻全国,也只有无边无际的土地和出没的鸟兽。那么,人都到哪里去了呢?也许作者所住的地方特别荒僻,因而看不到人来往,也许他出门瞻望时正是傍晚,人们都回去休息了。然而,为什么他所看到的鸟兽也都是孤零零的“孤鸟”和“离兽”呢?可见他在这里所写的并不是实际的情况,而只是他自己的心境。换言之,经过他视线所及之处的鸟兽,原也有二只或二只以上的,但他所注意的却只是“孤鸟”、“离兽”罢了。因此,诗中反映的到处都只有他一个人的景象,其实也只是他内心深沉的孤独感所派生的感觉。[2]

这样,读者也就可以进而理解“谁可与欢者”一句的真实含义。很清楚,他之所以“独坐空堂上”,乃是因为没有志趣相投的人;也可以说,是由于他不愿委屈自己、跟那些他所不喜欢的人交往。所以,诗的开头两句,就呈现了一个傲岸的孤独者的形象。如果结合咏怀诗第四十八首《咏怀·鸣鸠嬉庭树》来看,读者对此将会有进一步的体会:

鸣鸠嬉庭树,焦明游浮云。焉见孤翔鸟,翩翩无匹群?”他嘲笑那些只会合群嬉游的凡鸟不能理解——甚至根本没有看到过翱翔的孤鸟;渗透在这些诗句里的,也正是一种以孤独而自豪的情绪。这只“无匹群”的“孤翔鸟”,其实就是他自己的写照。

这样,读者还可以理解,他之所以感到路上没有载人的车马,九州只有旷野,同样是基于他的做岸。他在世界上找不到一个合意的人,因而他觉得世上就跟没有人一样。唯一可以跟他相比并的,就是“孤鸟”与“离兽”。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傍晚暮至临近,使愁肠更为凝重,想和亲友对座谈心,却只能自言自语。诗人孤独的境况、孤独的心情就全部表达出来。该诗语言淡漠,冷峻,似不着一丝感情。但通过景物描写我们可以透视到诗人孤独无助的心灵。诗中所写的一切景物,全部围绕孤独这一主题展开,以景衬情,以事衬情,极为感人。

人是孤独的存在,当一个有思想的人环顾四周却发现没有人能引以为同调的时候,他便会体会到阮籍的孤独了。站在思想之巅和站在高山之巅的人一样,一方面会产生俯视众生的骄傲,一方面也少不了 “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孤独。

当然,孤独需要抚慰。一个人既不能完全与同类隔离,也不能完全与同类融合。一个常人在群体之中应该既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又保持自我存在的独立性。但自我的独立存在其实就意味着孤独。孤独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无力和无助,因而产生不安全感:为了重获安全,人必须重返群体中,建立与他人的联系。孤独的诗人到处寻找的“亲友”就是这样的联系人。亲人的意义在于爱和被爱,让人在情感上感到与他人结成一个整体:朋友的意义在丁二志同道合,声气相投,在思想的交流中发现另一个相似的自己;从而淡化或消解了孤独感。

但是,孤独的抚慰常常求而不得。孤独是人的宿命,爱和友谊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将它抚慰。所以孤独的诗人才会到处去寻找可“晤言”的“亲友”。但即使是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和“亲友”朝夕相伴也很凼难。对于阮籍, “亲友”不是分别,而是不再存在。“竹林七贤”中嵇康被杀,向秀,山涛,王戎等进入司马氏政权为官,表面依附司马氏,内心却充满痛苦的阮籍怎么能不感到孤独?

然而,无论怎么样,人总是社会的生物。尽管是如此高傲的孤独者,到了某个特定的时刻,如诗中所写的黄昏到来的时候,他还是希望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与感情,所以阮籍也写出了“日暮思亲”的诗句。但在亲友中没有理解他的人,他决不愿贬低自己跟那些不合意的人交往。“晤言用自写”的“写”是描摹之意。他只不过在心里描摹与人对话的情状,却并不真的去与人晤谈。是的,寂寞是痛苦的;但与志趣不同的人来往却更为痛苦。

名家评价

陆时雍:起语兴情慨慨,结语寄意殷殷,如此首尾盘礴,自是阮公家数。(《古诗镜》卷七)

王夫之:自然愤世嫉俗,人必有此感,无事字求句测也。(《古诗评选》卷四)

陈祚明:如白首狂夫,歌哭道中,辄向黄河乱流欲渡,彼自有所以伤心之故,不可为他人言。而听者不察,争欲按其节奏谱入诗,夫孰能测其心者!(《采菽堂古诗选》)

吴淇: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欤?乃独坐空堂,无人焉;“出门临永路”,无人焉;“登高望九州”,无人焉。所见惟鸟飞兽耳。其写无人处,可谓尽情。


备注:
1)图片来自网络,有异必删;
2)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和《百度》。

本文作者已设置禁止转载。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风不瘦】钟爱的好联赏析(之三百九十三)(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