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现在来到15世纪的荷兰,会发现一些在当时的世界上非常少见的现象,一个生产商给了另一个贸易商一批毛呢,但是贸易商并没有立即付钱,而是给了给了他一张白条,白条承诺在半年之后付清这笔毛呢的货款,然后他把毛呢装上船,送到海外销售。但是毛呢的生产商需要采购羊毛,不可能等半年时间,于是他在这张白条的背面写了一些字据和声明,然后将它抵给羊毛的供货商。如果在这半年内羊毛商需要用钱的话,还可以接在在这个白条背面写字,然后转让这张白条。这张白条就叫做汇票,后面写的字,就叫做背书。
最后你就发现,这张白条实际上已经在流通中成为了一种货币,也就是说在第一个贸易商把毛呢装上船,并且开出一张汇票开始,那么就等于在经济体中创造出了一种货币,在这个过程中出了开票人的信用之外,没有任何抵押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加入背书者的信用。
如果顺利的话,半年之后那么这个贸易商在海外卖掉毛,赚到一大笔钱,付出了这笔款项,然后他会购进更多的毛呢,开出更多的汇票,然后毛呢商会生产更多的毛呢,采购更多的羊毛,最后羊毛商业会从此获利,整个经济体就加速繁荣起来。
假如这个过程发生在其他地方,你想要的毛呢,那么就必须用真金白银的购买,如果你没有钱需要打白条赊账——抱歉,小本经营概不赊账。
然后贸易商不得不用很长的时间攒钱来购入商品,这个过程有多长,或许半年或许一年,甚至一年之后,他都必须减少采购的数量,那么这个过程又会限制毛呢的生产数量,进一步影响羊毛的采购数量。
在经济的发展中,(信用货币)金融起到的不是加速器的作用,而是火箭助推器的作用。
在这个经济扩张过程中,可以清楚的看到通货的膨胀。只要一个国家的运气够好,手气够顺,那么经济就能够以几何等级的速度进行扩张,当然如果手气不顺就呵呵了。然后在你手气不顺,经济衰退时,又会看到通货的紧缩。
所以很早之前,荷兰人就意识到,商品流通中的“钱”的数量和一个国家中拥有的贵重金属并不等值。
信用和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可以创造出更多的“钱”,这些多出来的钱一方面可以用用在国内来繁荣自己的经济,当然物价会上涨,当时的荷兰是生活成本最高的地方。
另一方面也可以用在国外,荷兰商人用汇票收购外国的商品,也就是说你用白条子换来了别人流血流汗才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就是说,依靠金融,荷兰人用最低的成本——纸片和签名换取东西——这比贩毒还赚钱。
外国人都知道荷兰人用纸片换东西在耍滑头,但是荷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商,同时也是精品产品的生产商,荷兰人可以提供给你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别人无法给你的,所以你不得不和耍滑头的荷兰人做生意,这就是经济的吸引力在维持他们对外国人征收铸币税的权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荷兰纸片”开始大踏步的攻城略地,不仅限于和荷兰有直接生意往来的地区。
比如你在家乡想做生意,但是苦于缺少融资渠道,所以听说在阿姆斯特丹和安特卫普借钱方便,于是你就打包去荷兰,在荷兰的窗口你谈好各种条件和利息,对方开始放款,然后你发现领到手的是一张纸片,于是你怯生生的趴在窗口对立面说:“老板,换一种,袁大头不行吗?”对方恶狠狠回了一句,“乡下曲辫子,在荷兰借钱就是这个规矩”。你权衡半天,考虑到在家乡借钱又多难,所以只好接受。
不仅个人会缺钱,而且政府也会缺钱,欧洲各个国家的政府为了进行战争或者给国王修豪华的宫殿,也跑到荷兰借钱,荷兰人给了你一个纸片,然后别人就都相信你变得有钱了,可以买军火,给士兵发饷,购买意大利的大理石和丝绸来装饰你的宫殿。
当然这个过程中你也许需要化整为零,或者偶尔兑换一些硬币,这些过程都有荷兰人金融家为你打理,没有人比他们更懂得的“纸片中的奥秘”,所以最后整个欧洲都离不开在阿姆斯特和安特卫普的金融中心,最后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为全欧洲甚至远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上进行服务的金融中心,这个金融中心每年从纸片中的奥秘生产出来的财富会比和荷兰人正正经经的制造毛呢和经营净出口生意更多。
信用货币根植与商品生产,商品会不断生产也会不断消耗,信用货币只会生产不会消耗,这是否是所有信用货币面值会逐渐增加并通货膨胀的原因(假设印钞机没有恶意滥用)。商品是慢慢消耗,但是信用可能瞬间崩溃。
比如那个荷兰贸易商运着一船毛呢,结果出海后遇到风暴船沉了,血本无归,到期承兑不了汇票。然后羊毛商把他告上法庭,他宣布破产,房子卖了还不够还款,于是羊毛商就把背书人也告上法庭,结果毛呢商也破产了。这这样两个过去有很高信用的商人就从经济领域消失了。
当然海运的风险是可控的,每年出海的上千条船只有一少部分沉没,所以这种情况不会影响荷兰的总体经济,不过如果发生战争,大批商船被掠夺,那么荷兰经济就会遭遇重创。
不过最危险的是,你的经济没有吸引力,比如英国现在产的毛呢比你的花色更多,价格更便宜,你的毛呢出去亏本了怎么办?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身就是一种信用在不断膨胀之后的自我调整过程,大家都认为修铁路可以赚海量的钱,于是铁路公司拿下政府的许可之后满上信用爆棚,大家猛劲的借钱给他。
然后铁路公司又大量采购铁轨,让钢铁厂也发了。大家看钢铁厂赚钱,认为他的信用也是爆棚的,然和钢铁厂大手笔的借钱扩大生产。
然后铁矿石商业发了,大家认为他的信用也爆棚了,开始借钱扩大采矿规模。
这个过程就是信用的在膨胀,通货也在膨胀,不过最终所有的假设都是在与第一个假设,铁路建好自耦可以赚到大钱。但是等到第一条铁路修好之后,发现并不赚钱,于是铁路公司的信用崩溃了,没钱继续建铁路。接着钢铁厂的信用也崩溃了,因为铁路公司不再采购铁轨;接着铁矿石商的信用也崩溃了,最后整个经济的信用都崩溃了,这就是经济危机。
在你在历史上的每一次经济危机中都可以看到一项或者几项因为十分美好的预期带了的信用膨胀,有时候的铁路,有时候是飞机,有时候是互联网,就像在15世纪荷兰人预期那艘行驶出港湾装满毛呢的船一样。
世界经济低迷之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就是经济“脱实向虚”。
在经济低迷时成功止损的投机性资本,大量从实体经济中逃离。
然后因为经济的低迷,无法找到新的投资方向,最后就在虚拟的经济中,变成一种掠夺性的流动性资本,不断通过炒作和哄抬来赚取差价。
比如当年包括CIA和NSA在内的美国情报机构大力参与到数字货币的构建过程,除了有利用这个渠道给自己的各种非法行为提供资金的目的外,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是,替美国的统治阶级解决一个难题--黄金。
像元宇宙、比特币这种手段,主要的目的就是人为地创造出一个看似数量有限,实质上空间无限的“池子”,然后用这个人为的“池子”,分散掉本来应该流入到黄金市场的资金。
如果不尽快打压黄金的价格,那么一旦金价抬头,美联储的遮羞布,恐怕很快要被人掀起来。
黄金的价格是长期被人操纵的,美联储背后,美元的主人,才是真正打压黄金的力量。
黄金最直接的两个对手美元和美债 美元加息 美债涨利率 黄金都会下跌
所以美国央行都有一个的需求:打压金银。
比特币、狗狗币、以太坊本身都没有不可替代性,比特币不行了我再搞个杜高币,金毛币,可以任意发明创造。
比特币和元宇宙的本质就是个幌子,犹如荷兰的郁金香。
所以,韭菜们请看清形势,大机构和大资本进场让韭菜都看出来了的话,跑路已经有点儿来不及了,至于想和大机构、大资本打个时间差的,十有八九会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