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柴米 只存风雅——景德镇大师笔下的陶艺春秋

      近年来,收藏瓷器的藏友越来越多,一盏茶杯、一副瓷画、一件摆件......仿佛岁月的洗礼和沉淀,让一些尊崇雅致生活的人开始,与精致和美好为伴。

        提起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让人们不得不直接想到毛光辉先生。与其称其为大师,不如说是匠人。比起喧嚣浮躁的利益市场,毛光辉先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只专注艺术的匠人。其女毛凌燕女士曾在专访父亲的一篇文章中如是写过:

      “父亲凭借过硬的绘画功力,虽然没有证书,但其作品的市场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很多国大师的作品价格,在景德镇花鸟绘画届称得上真正的无冕之王。可是父亲的生活并非世人所认为的那么奢华,他一贯坚持够用即可。我曾因为一个批量仿制订单和父亲在意见上产生分歧,对方要求仿制一批父亲的作品,要署父亲的名字,如顺利完成交货总货值可达上亿元。父亲当场一口回绝了,并表态日后但凡是冒他之名仿制的都不予考虑。之后我提醒父亲这个订单批量大货值高,如果真做成那可以算是陶瓷产业规模化的尝试,而非简单意义的仿制了。但父亲仍旧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论何种情况坚决抵制仿制。所以父亲对名利看得很淡,他说头衔再响亮,作品价格再高,总要通过他的一双手画出来,根本上决定了产量是有限的。”

      “谈到陶瓷,谈到粉彩工艺,谈到手工技艺,父亲的眼里满是忧虑。他说现在景德镇学习陶瓷的年轻人多半都是为了生存,加之很多学徒的文化水平相对不高,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们缺乏探索钻研精神,对陶瓷技艺的学习不过是跟着师父依葫芦画瓢,很少有人想到去改进去创新,所以往往就只能习得师父技能之七八分,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实在寥寥无几。父亲有很多学生,画得好得也不在少数,但能超越他的目前尚无一人。父亲说到他自己的绘画创作总是很兴奋,眼里闪着光。他对我讲述着他是如何吸收珠山八友精髓将国画风格融入陶瓷绘画的,又是如何摆脱他师父的影响对鸟类羽毛绘画进行突破性改进的,如何能够打破前人的桎梏进行超大尺寸陶瓷作品创作的……而一说到技艺的传承父亲却很是落寞,虽然他总是念叨要收一个关门弟子,他寄希望于这最后一个弟子能将他所有的技艺传承下去,然而却迟迟未能找到这个人。如果说父亲考虑的只是他个人技艺无法流传后世,那未免局限。他对景德镇陶瓷粉彩工艺也表现出了担忧,从他的理解来看最能代表景德镇陶瓷的就是粉彩工艺,而现今的景德镇不仅仅是很难找到一个有着好技艺的画师,更难找的是好的填色艺人,加之很多陶瓷矿物颜料其矿藏越来越稀少,日后甚至可能开发殆尽,如果没有替代品的话陶瓷粉彩工艺就将难以维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瓷器的故乡,千百年来,百瓷争艳、美不胜收 。景德镇的名号也逐渐名扬全球,景德瓷器作为中国瓷的代表,被无数国内外朋友以及知名人士所追捧。

        很多名人,如马未都、张国立、王刚等都对瓷器爱戴有加。李玉刚曾坦言对瓷器的喜爱:“我不仅欣赏它的美,更欣赏它那若隐若现的飘逸,和浓厚的文化底韵。”

        这些年景德镇的“天价”瓷器总能成为藏友们茶余饭后谈论的重点,从2.3亿人民币的鬼谷子下山,到192000英镑花石锦鸡图双耳瓶,再到500万起价,1.2亿成交的婴戏龙舟图"螭龙耳壶。几乎每年的天价瓷器都能掀起新一轮的大波浪,引起的不仅仅是藏友们的热议。

        天价瓷器的热点,也带动了瓷器收藏品市场的热度,而真正让老百姓把玩得起的好瓷也开始悄然热了起来。

        在收藏品市场上,不仅明星们发现了瓷器的独特魅力和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将瓷器作为商业及亲友间赠礼的首选。不仅有面子而且有内涵,还赠出了独特的艺术价值。

        瓷器载魂,稍有懈怠,就会成为次品,好的材料、好的制作,再加上大师的精心绘制,方可铸就精品。泥与火的相识,造就了美瓷,那些形态万千手工陶瓷,无不是艺术家和手工匠人的匠心传承。

        白如纸、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愿代表纯洁、雅致与美好的景德镇瓷器能一直发扬光大,让China's china凭借像毛光辉先生一样专注于艺术的匠人们被更为广泛地流传。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关柴米 只存风雅——景德镇大师笔下的陶艺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