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影评不涉及严重剧透,未欣赏本片观众可以放心浏览。)
剧情介绍
《犯罪现场》讲述通缉犯徐糠被发现伏尸屋内,案发现场除了一头鹦鹉之外便无任何目击证人。警方发现死者属于不久前一桩珠宝抢劫案的劫匪之一,于是警方便锁定劫案头领汪新元为嫌疑犯并费尽全力追捕他。
可是警员林法梁却发现种种不寻常的线索,当劫案的另一名同谋不久也被离奇杀死后,令他认定案情或许另有隐情,故事便就此展开……
故事主轴在于通过一桩扑朔迷离的凶案,在各方的追查之下,掀起背后所隐藏着的惊人阴谋和真相。电影内容主要是各方沿著各种蛛丝马迹查案,最终所有人物发展交织在一起,为结局拉下了序幕。
《犯罪现场》整个查案过程起伏跌宕,每个阶段都在推翻上一阶段为观众所引导的方向,卻又不忘为结局埋下伏笔。层层递进的叙事手法配合着蒙太奇剪接,让整部电影的情节推动得流畅自然。
尽管可以看见导演是在给观众使障眼法,误导观众往一个错误的方向,故意地「为反转而反转」。但电影中角色的想法和动机都是言之有理,多处转折和情节点的处理也成功地拉开了戏剧张力。个人认为这种刻意的处理手法无伤大雅,况且在格局和预算有限下给予了观众足够丰富的剧情,效果已经不俗。
剧情走向方面,电影情节有着明显的戏剧化的安排痕迹,但整体合乎情理,无让我大跌眼镜的无谓桥段。看过《东方列车谋杀案》的朋友应该早已经猜测到一个可能性较高的结局了,但故事的原貌仍然出人预料。
电影的后半段中规中矩,有着许多老套俗气元素在内,不过算是给了戏中的主角一个恰到其分的落幕。最终角色在一个充满遗憾的结局收场,留给观众的只剩下同情和伤感。整个剧本结构严谨,案件的来龙去脉以及查案经过清晰条理,在港产警匪电影中算是故事性很强、完整度甚高的剧本了。
《犯罪现场》制造悬疑气氛和人物塑造花了不少心思。
《犯罪现场》在剧本的精密铺排下,成功地营造了案件扑朔迷离的气氛,令每位角色都貌似是幕后真凶。
「当每位角色都是嫌疑犯时,到底那一位才是真正的元凶?」
观众在警探追查真相的时候,脑海中也不停地浮现这个问题,从而跟随着角色的步伐和编剧玩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推理游戏。
同时电影采用糅合了弦乐和打击乐的紧凑配乐,为意外连连的情节烘托了悬疑不安的氛围,升华了整部电影压抑惊悚的观感。这些元素都令电影带给观众强烈浓厚的代入感,全程都让观众置身于疑点重重的犯罪现场当中,彰显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
人物塑造上,导演对每个人物都进行了细致的内心描绘。观众能够感受到角色在人物结构上的巨大转变,正如导演本人所言:「最早的犯罪现场,就是在犯案者脑内出现的一种念头」。
其中汪新元这名犯罪者的脑海中的“犯罪现场”描绘得更加是深刻透彻,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汪定中不时出现的“蚂蚁”幻象。那些不存在的蚂蚁象征的是他犯罪后萌生的罪恶感,反映了他内心中的惶恐不安与犯罪后困扰着他的心魔。
电影花了恰到好处的篇幅展现他和自己内心作斗争的挣扎过程,鞭辟入里地刻画这名角色犯罪后涌上心头的罪孽感,仿佛让观众置身于角色内心中的“犯罪现场”,使人印象深刻。
除了表现他满满戻气的阴暗面外,编剧也特意安插了不少辅助角色,同时加入了微妙的感情戏份,令观众感受到汪定中心底里良善正义的一面。这名开头看似财迷心窍、对住警员开枪扫的悍匪并不是个彻头彻尾的恶人,他与我你一样,只不过是一个有缺陷、会犯下过错的普通人罢了。导演用心地设计人物和情节,深化了男主角的性格和内心世界,使汪定中这个角色鲜明突出,耐人寻味。
其余角色在电影中也有各自发挥的空间,每一名演员的表现都属水准之上。角色的设定都各有千秋,有些人物互相烘托,有些人物带领着观众通往真相。在电影成功的人物构建和恰到好处的情感酝酿下,萤幕上每一位角色都是有血有肉。其中不少片段在立体的角色展现和情节设计的互相配合下,为电影注入了许多悬疑电影缺乏的温情与趣味,令我眼前一亮。
除此之外,《犯罪现场》也尝试探讨「私刑」与「法律」。
当法律这项体制已经失效时,动用「私刑」换来的是更大的罪恶,还是可以真真正正地为受害者讨回公道?
这本该是一个具有潜力和探讨空间的议题,但只可惜导演似乎藏得太深,没有把这项议题深化,令大多数人难以察觉。《私刑教育》和《扫毒2:天地对决》在这个主题上的表达得清晰许多。
总而言之,《犯罪现场》,作为一部贴地的纯港产片,剧本表现可圈可点,悬疑气氛浓厚,是今年来香港电影中极具诚意的探案悬疑电影。虽然还存在着多多少少的缺陷与瑕疵,但已经远胜于《L风暴》这种千篇一律的港产警匪片了。
评分:7.2/10
关注我的帐号可以看到我更多的作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