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已年老,爸妈也比我们想象的能干

16号,爸妈去了姐姐那。距离上一次,已经过去六年。

出发前半个月,还计划着我请个假,送他们过去的。因为老妈严重晕车,上车就吐的那种。因为疫情以来出行要各种扫码,怕他们搞不定。

可是,猝不及防的,在计划的前一周,出发地、目的地,突然爆发本土疫情。害怕管控升级影响小朋友上学,就决定不送了,他们自己去。所幸,为了以防万一,在上一次回家的时候,提前帮爸妈把各种出行码的信息都填好设置好了。

为了更多上车时间、不匆忙,特意选的始发站车次。为了坐的舒服,尽量避免人多扎堆,特意偷偷买的一等座。出发前几天,每天视频电话,叨叨提前做核酸、别带那么多东西、外面口罩带好,叨叨疫情怎么怎么有密接,要做好防护。甚至,即时家里没有疫情,为了避免客运班车的交叉,计划出发前一天下班后回家自驾接送。

依旧是人算不如天算,出发前两天,突然隔壁小区报阳,轨迹多次往返幼儿园,而小区又有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上学。想回,又不是很敢回。怕万一有个行程交叉,这个影响就大了。

后面,是大表哥送的。开货车,老妈对这种免疫高一点。

出发当天,8点40的车,他们7点就到了。我一觉醒来,他们已经进站。挺顺利,没晕车。目的地,姐姐在出站口等,也挺顺利,有点小晕,下车吐了一次。

爸妈都是比较传统的人,对新事物接收很慢,智能手机的学习更慢。特别是老妈,日常智能手机当老年机用,也是这一次出行要扫码,特意临时开的流量包。

经过这一波,特别能感受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那种滋味。总怕他们进站、出站要扫码搞不定;总怕他们错过车、坐过站;总怕他们一直没有经历本土疫情,出门在外不认真戴口罩。虽然,老爸、老姐都说,放心,搞得定,实在不行旁边还有工作人员。

事实证明,即使爸妈已年老,也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干,就像当初毕业刚进社会的我们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即使已年老,爸妈也比我们想象的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