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茶感悟 | 学茶应走进本质

      从2017年底开始正式系统的接触茶开始,今年是第三个年头。对于茶,我总是又爱又怕,觉得它高深莫测、不可揣摩。关于茶的一切似乎都充满了变数,产地复杂、品种繁多、文化多样,想要入门中国茶,需要多年点滴的积累、更需要亲身不断的品鉴。

      三年的时间我几乎每年都会重新学习一遍专业知识,说实话,前两年我很执着于茶文化的学习,但真正从事茶之后,我的观念开始变了。

      其实对于一个对茶感兴趣的人来说,最考验的莫过于“什么是好茶”这一个问题。就是由这一个问题,才衍生出了“产地在哪里”、“怎么判断真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也把学习的重心放在了努力提高自己品鉴能力上。

      如何才能提升品鉴力呢?当然是多品鉴了!不仅要多品,还要上中下等的对比品!

      可我总是感觉茶是喝不懂的,今天喝了这款茶、明天喝了那款茶,我知道了好茶的口感和特征,却还是不明白“好茶”背后的道理,只能通过一泡又一泡的茶来积累自己的敏感度。

      2019年我面临毕业,因为考研的选择让我接触到了茶叶生物化学,我开始对于茶叶的特点、功效在本质上有了非常模糊的认识。而今年,我更深入地接触茶叶生物化学对茶品质的影响,我不再是从每一款茶去归纳总结“质”,而是从“质”出发去了解每一款茶。

      怎么理解茶的不同特征呢?做一个非常简单的比喻,每个人的基因组成物质都是一样的,但组合方式不同基因就不同,导致人就不同。就像茶一样,组成的物质都是一样的,但因为物质的比例不同,茶呈现的特征就不同。明白了这一点,在我们判断一款茶的优缺点时,就要能够明白“甜”和“苦”的转化。

    那怎么理解我们求追的所谓的高山“好茶”呢?再做一个简单的比喻,如果你把一模一样的双胞胎一个从小放在天寒地冻的北极,一个从小养在四季如春的环境,他们能一样吗?当然是恶劣环境里的那位比较强悍一点,而良好环境里的那位平缓些。茶也是一样的,高山的整体环境和低山是不同的,养育出的茶自然不同。高山上很冷,生物自然就长的慢,要想跟低山的芽长得一样大,需要的天数就多,时间长物质积累自然就多了。所以只要是高山的茶,的确比同地的低山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

      就是这样,最近一年的时间,我发现我对茶可以更快的产生认知了。并不是我积累的多少,而是我明白了“好”与“坏”背后的原理,当然只有积累才能不断地佐证原理。

      我不太喜欢把一切都从文化的角度先解释一通,总应该是先有了一件事、一套做法,人们觉得他是正确的、可应用的,于是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有一天某个人通过它得到了启发,于是向其中注入了文化,再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如今当我再去学习新事物的时候,我总会先从学术派的科学理论学习,虽然很枯燥无聊,但会先给我树立一个可验证的原理性的杆子,然后我再去补充其他的知识,并用实践去佐证它——习茶也当如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习茶感悟 | 学茶应走进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