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我们办公室都要开周会,规定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涂A的汇报总是事无巨细的,从上周一说到周五,做了哪些工作,周一上午制作了表格,下午统计报告,周二上午发了传真,下午参加了培训,周三......他的汇报就占用了15分钟,而且还有很多未说完的话。明A汇报时,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上周围绕培训开展了三项重点工作,落实了培训方案、申请经费报告、学员汇总。二是学员变动太大,数量统计不清楚,对于后期车辆住宿等各项保障带来了困扰。三是针对这个问题,本周计划与学员进行1对1的沟通,并定好培训名单。
每次听涂A发言时,我都昏昏欲睡。而听明A发言的时候,我的眼睛一下子就亮起来了,如果是你,你喜欢听谁的发言呢?我想肯定也是明A的吧!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答案就在于涂A发言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听众是谁?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而明A在汇报发言的时候,用高度概括的数字来表明主要内容,说明他的发言不会超时,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方法,说明他是一个在工作中,能积极主动思考的勤奋员工。这些却是大boss最关心的内容。那么在后期的职业发展生涯中,显而易见,明A事业发展肯定要优于涂A的。在职场的竞争当中此时的涂A已经败北了。
言为心声,当涂A话语表达不清晰的时候说明他的思维逻辑是混乱的。
怎么才能做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呢?
由美国作家芭芭拉.明托所著的《金字塔原理:麦肯锡40年经典培训教材》一书,给人们一套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
我们通过学习金字塔原理课程,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提高逻辑性、条理性,准确高效阐述思想。
一、什么是金字塔结构
金字塔结构是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总结的一种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简单说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而此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如同金字塔的三角形状。此处,论据最好不要超过7个,这是我们大脑的接受极限。
二、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了解金字塔结构,我们该如何构建金字塔呢?
明托提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法,另一种是自下而上法。
1.自上而下,结论先行法。分为六个步骤:一是提出主题思想,即文章的主题;二是设想听众的主要疑问,确定文章的读者;三是写出问题的答案;四是介绍背景;五是沟通对话,也就是对于听众存在疑问进行回答;六是针对于听众的重点疑问,再次对话。
2.自下而上法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列出所有的要点。二是找出逻辑关系。三是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最常使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而在思考的时候使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方法。
那在沟通交流中如何才能做到想清楚、说明白呢?
仅需搞清三件事:谁在听?他们想听什么?他们想怎样听?
按照这个思考方式涂A在汇报前就要先想:1.谁在听汇报?是上司和同事在听。2.那上司最想听什么呢?当然是要听好的做法和经验,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3.如果自己是上司,那对工作关注重点又是在哪个方面?当涂A能做到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工作汇报的时候,他也就要在职场上大有作为了。
三、金字塔结构的四步使用法
无论与人沟通、交流,汇报工作,会议发言,演讲,或者是思考、解决问题都可使用金字塔原理,其使用的方法可以概括为: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和逻辑递进。
1、结论先行,闪亮吸睛
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先把自己的思想理清,再说出条理清晰的话,清晰的顺序就是先提出明确的总结性结论,然后再说出具体的内容。也就是按照先总结后具体的顺序进行表达,这样可以让我们的思想很容易就让别人记住。
比如在汇报工作的时候,先把结论、成绩、亮点告诉大boss,就很容易引起大bosd的兴趣,他也更有兴趣听下去。
2、以上统下,条理清晰
接下来,要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说出的结论是不是合理的,结论对观点起着统领的作用。但观点是主观的,如何让我们说的话更严谨客观有说服力呢?那就在每个观点后面再附上两三个具体的数据或实例。
3、归类分组,全面考虑
在用具体数据或实例证明我们的观点时,同一类的东西要放在一起。如果你要证明观点A,那么你的论据应该是和A相关的。同理,要证明观点B,那么所用的论据应该是和B相关的。这就叫做归类分组。
归类分组可以让有“共性”的事物组织在一起,鱼是鱼,虾是虾,生动形象使人们更易于理解。
4、逻辑递进,层级清晰
一个人表达的过程,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空间的变化进行的。这样就使得我们讲话的时候,顺序显得格外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
思维力决定你到底能够观察到什么,能够抵达的高度。这本书就是提升你思维方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