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学生时代已看了很多心理学的书,但大都没啥体会,更多的是想象。毕竟当时涉世不深。
可笑的是,我当时自以为懂了很多道理,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因为毕竟读了那么多书嘛。
比如,我读过弗洛伊德、荣格、佛洛姆等心理学家的书,就觉得自己算是对心理学小有研究了。但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自己都深受心理疾病的困扰。
幸运的是,我意识到了自己是个“有病”的人。
在26岁那年,我刚结婚。然后不久我就从当时的工作裸辞。现在想来辞职的原因一是觉得工资低,或者说觉得加薪慢,当时的想法甚至是离开职场去创业,所以也花了些时间看看有什么可以做的,结果是一无所获。另一个原因是不喜欢当时所在的公司文化,觉得过于等级森严和僵化。
现在回想这段经历,其实当时的决定是非常幼稚的。
一来我当时已经结婚了,其实这个事关经济收入的决定多少是让妻子有些担心的,毕竟也还没有任何的创业项目,也没有下一份工作。裸辞意味着一段时间收入的缺失,而开销是并没有减少的。也就是说,当时并没有太顾及妻子内心的感受,虽然沟通过,也得到了一些支持,但其实为对方考虑地还是不够,远远的不够。《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提到了勇于承担责任,显然当时的我并没有承担足够的责任。
二是,对当时那份工作的认知其实是有偏差的。职场加薪大部分都是很慢的,这本来就是一份工作的普遍状况,你不能对一份工作有太高的期望。通过工作短期暴富基本是不可能的。更多的,应该看到公司和那份工作本身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成长,比如是否能提升自己在专业上的水平,公司内部是否还有足够的机会让自己成长,如果在这家公司做得久一些,再跳槽到行业里的其他公司,是否能拿到比较高的薪水,等等。对应书里提到的,就是没有忠于事实。这多少有些逃避事实和脱离现实而做了过多的幻想的意思。
三是,不够自律。当时的生活的确和期望的相差甚远。除了不够忠于事实,期望过高之外,没有直面问题、不敢或者不愿承受痛苦、不愿推迟满足,也导致当时做了现在看起来是错误的决定。简单的说,就是遇到了些困难,没有直面困难,没有解决问题的心态,反而更多地选择了不作为和逃避。问题没解决,痛苦自然就还在。而解决问题的一个基本方式,当然就是要足够自律。
阅读一个小时多的时间给我的感受远不止上面这些。我想到了过去的种种经历,好像每一段都有可以总结经验教训的地方。
在投资界,我们常常说,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在生活中,其实亦是如此。
犯同样的错误,得到的仅仅是教训。
如果能从过去的错误中总结方式方法,在现在和未来避免再犯,这些"成功"的经历,才能算经验。
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就是一种病。其本质,就是沉浸在过去的认知中,无法自拔,没有进化。
在工作中总是埋怨,而不从自身找原因。算是人格失调症的一种。
在感情生活中,总是迁就另一方,可能是受虐心理的一种。
一个人不断治愈自己心理疾病的人,就是心智成熟的过程。只是你不能期望你永远没病,只能期望你对自己内心的疾病时刻有清楚的认知,能够勇敢地面对,勇敢地去战胜它们。
这本书里也提到了依赖性。对父母的依赖,或者对爱人的依赖。
孩子如果养成了对父母的依赖,那么长大之后独立能力就会很差,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还是有很多父母给孩子们买车买房,这个现象在国内很常见。
一个妻子可能因为丈夫会开车所以就放弃了学驾照。还往往以家里就一辆车、停车不方便等为借口不学开车。这也是依赖性的一种。
我想在职场中,如果要成长,也要时刻警惕自己的依赖性。包括对路径的依赖,对同事尤其是上级的依赖。
书中对于"坠入情网"的描述,极其精辟:所谓的坠入情网,其本质源于原动力的性冲动。
年轻情侣从开始的爱得甜蜜,到吵架,到分手,我们通常称为的爱的过程,其实往往是性冲动,和对爱情神话的憧憬罢了。
当然,那些最终走到一起的,也许后来是真的爱了。但这和两人初识里彼此认为的“爱"是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的。
作者还提到了一个例子,他自身的例子。作为一个医生,他主动承担了更多的工作,也就是相比其他医生诊疗更多的病人。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因为经常加班而影响家庭,他去找他的主管寻求帮助,他主管说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是他自己,是时间的问题。也就是说,作者没有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时间。诊疗更多的病人是作者自己的选择,但内心里,他似乎觉得”影响家庭生活"是他人的原因。这也算人格失调症的一种。
这个故事很有趣,因为在职场中,很多人也往往承担了更多的责任,然后出了问题就想着老板去解决问题。但没有意识到自己当初的选择本身就有问题。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要么是想着得到更多的回报,比如加薪,要么是寻求成就感。如果因为做了更多的工作,出了问题,那源头也是当初自己的选择造成的,和他人没有本质的关系。所以核心在于是否足够清晰地认识到问题所在,并用积极的态度去解决问题。
这本书畅销这么多年自然是因为它本身的精彩之处。
也是奇怪,为什么我现在才开始读这么书呢?
我打算把畅销榜单上的书都加入书架了, 算是lessons lear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