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能力跟不上野心时......

今日的更文是一篇拖延了很久的内容,源于我和同学身边事情的分享。


天空中下着小雨,朋友如往常一样开启一天的工作,因为停电,就有一搭没一搭地跟一店铺的销售聊着天。

这时,有个男孩子跑了过来。男孩20出头的样子,自信地说,自己做生意的,卖过水果、摆过地摊,赚了些钱。然后画风一转,问店铺的销售,“你们招人吗?” “这个要问人事部。”销售员回答道。

不一会,男生消失在视野之中。又过了会,骂骂咧咧地出现在他们面前,并说道:“可能我开的条件太高了,你们没要我。现在没有20-30万谁给你干呀!”

朋友心想,应该挺厉害的一小伙(毕竟说话的口气不小)。

不到3分钟,一大叔走了过来,说“你车前付掉。”

男孩问,“多少钱?”

大叔说,“80元。我都等你1个小时了,相信你总不会骗我,所以一直等着,结果你电话打不通,我只好上来找你了。”

大叔说着,边拿出手机再拨了一次,确实打不通。

男孩说,“我手机停机了,打我妈的电话,她转给你。”

电话接通后,男孩妈妈的说法由打错了,到不管。

最后,司机没办法只有报警了。

此时,男孩对司机说,“你真聪明,为了80元报警,所以你只有开车的命。”对电话那头的妈妈说,“你来接我吧,我饿了。你们不给我钱,我生活不下去了。”

警察来了,朋友也离开了那个店铺。

听完故事(准确的说是真人真事),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这个男孩经历了什么,不知道男孩家里的情况试怎样,更不清楚男孩和父母的相处模式......


先说说,“穷养儿、富养女。”

已忘记这句话是什么时候在我的大脑留下印记。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穷养男孩,他才愿意吃苦拼搏,能变得更有责任和担当。富养女孩,而女儿就要给她更好的物质条件,未来她才不会因为一点诱惑就被男孩给“骗”走。

当年的我回看一些人和事,觉得颇有道理,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时,也看看一些人在践行着这一理念。

说到富养女儿,最有争议的就是李湘对女儿王诗龄的富养。当时Angela参加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时候,衣服和包包被人拉出来讨论。有些人说穿这么贵的小孩子会有攀比的,不利于孩子的教育;也有人说,女孩就要富养的,有钱为什么不能穿好的,8000一件的衣服对于她家来说就老百姓50买一件差不多吧?

随着争论的远去,近几年对她的质疑变少了,反而是对李湘和王诗龄的赞赏。毕竟网上的Angela好像并没有成为一个挥霍的败家女,也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富二代。看看她的微博,突然发现小女孩长大了,看上去是个懂事、爱画画和写书法的女生。

然而,所有的富养都会有好的结果吗?显然并不是。

开篇中的男孩,印象深刻的点有:

(1)没钱,却还是打车

(2)公司不要他,放出没个20-30万谁干的豪言

(3)司机报警,反讽司机,求救母亲

朋友说,感觉整个人都废了,跟司机吵完后就瘫在沙发上。听司机说,打车到的是4S店,我们猜想他可能想买车,然而自己没钱。

从没钱打车敢打车可以看出,这也许不是第一次,我想他曾经过往犯下的类似行为,最终一定有人会解决,那个人或许就是他的父母。

说没个20-30万谁干活呀,或许他确实有能力,只是能力还没显示出来时,就是好高骛远。

不给钱反而讽刺司机,就像孩子求而不得的豪咆哭声。他也许没认识到,社会上没有人会理所当然的同情他、由着他任性,他站的地方已经不是自己的家里,他行的事也不是“我没钱”就可赖掉的,他要的东西也已经不是儿时的玩具和零食......

此刻,他的能力跟不上他的需求,他父母的经济或许也没办法满足他不断变大的欲望,亦或是父母已厌倦帮他料理祸事。


男孩也许从小一味地被满足,习惯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获得需求。成年的他没有学会、没能明白自己的需求要用自己的能力换取。当能力跟不上野心时,不能自力更生、脚踏实地,反而变得好高骛远。

男孩的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是否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做出了一些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比如,对孩子的满足,是量力而行呢?

什么是富养?是量力而行的“富养”,而不是一味满足。

什么是富养?是精神的富养,而不是物资的满足。

什么是富养?重点在养,不是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能力跟不上野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