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33本书读书计划第11本输出《刻意练习》

      小王和老杨是同事,在一个公司上班,老杨在这家公司工作有5年了,而小王比老杨晚2年进公司。目前,小王是这家公司的专家级技术骨干,而老杨还是一般的技术人员。

        那么二者的真正差距在哪里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两人这几年在公司是怎么度过的?

      小王,对每项工作都充满好奇和热情,对自己的技能有长远的目标,围绕目标,会花时间进行长期的努力和练习。而且他每做一项工作都不满足于完成任务,“如果一项工作做到80分就合格的话,我一定要给它做到90分以上。”这是小王经常爱说的一句话。

        另外每做完一项工作,小王喜欢总结,通过总结发现自己能力上、技术上的不足,然后花时间去提升,“提升的过程很艰难,会让我感觉非常的不舒服,有时真的想放弃。”小王说。“但每次去挑战自己的未知领域,开始你会有种恐惧和不适,但一旦你开始去做了,其实并没你想象的那么难,而当你花时间和精力通过了这种挑战后,你的内心会获得一种喜悦,这种心里体验是其它任何娱乐活动带来的愉悦无法比的。”

      我们再来看老杨,由于进公司的时间有点早,资格老,经常不愿意去做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而是安排小王这样新进公司的员工去做。做工作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就行的标准上,他经常爱说的一句话“干工作差不多就行了。”渐渐的老杨变得不爱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这个事情我以前没有做过,我做不了。”“我不行。”所以老杨喜欢做那些在他的能力范围内的,不用动脑筋的,做起来让自己比较舒适的那些工作。

        通过对比,大家就很容易弄明白差异在哪儿了,故事中的老杨虽然上班的时间是5年,但这5年里他花在真正让自己成长的刻意练习的时间可能加起来1年都不到,而小王几乎每天都在围绕自己的目标进行着刻意练习。这就是“平庸和天才”的差距。

        一个是围绕长远的目标长期的投入时间,不断的通过刻意练习达成自己的目标,而另一个则不愿意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只愿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让自己的目标设置在顺其自然,自动完成模式。

        人在成长中会经历不同的区域,我们把它进行划分的话就是“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

        舒适区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事;学习区就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区域,往往会让自己感觉不适;而恐惧区则远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区域。而是否在学习区和恐惧区花时间努力,也就是做刻意练习,是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关键所在。

        你可能会相信之前很流行的“一万小时定律”理论(解释: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是说如果一个人想要在某个领域内领先于别人,成为该领域的专家,那么他投入该领域学习和研究的时间要达到1万小时。)。然而,如果你不在“学习期”和“恐惧区”两个区域进行刻意练习,那么一万小时也只是数字而已,无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另外还有一个误区需要大家清楚,弄清楚了对刻意练习的理解将会更加透彻。

        有一种人,无论工作和学习都很努力,他(她)整天会很忙,有许多事要做。我们很佩服这类人,他们过得比那些整天以“混”的享乐主义型的人要好得很多。但是与那些真正会工作,拥有财富的人的差距又很大。我们称这类人为“穷忙”。

        为什么会“穷忙”,因为这类人往往只把利益着眼于现在,他们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未来对自己成长更有帮助的技能上。打个比方,如果你不会电脑盲打,要是让你花半个月的时间来习得这项技能你可能会不愿意。第一,你觉得要花掉我半个月的时间,我还要做很多事,我没这个时间;第二,学习这项技能需要跳出舒适区,所以觉得困难。其实,一旦你掌握了盲打这项技能,能为你未来的在打字这一项工作上节约的时间又何止半个月呢。

        就像我们目前在坚持读书和写作这件事上,如果你一直只是在自己舒适的区域内去读书和完成输出,而不花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提炼思想,然后写,在群里和别人分享,那么,你很可能成长提升的就不快。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有长远的明确的目标和围绕目标做持久不懈的努力外,还需要针对自己的目标,跳出舒适区,在你的“学习区”和“恐惧区”里不断的进行刻意练习,你的人生才会与众不同。只要掌握了“刻意练习”这项技能,你将迎来你开挂的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拥有了这项能力,你的人生将从此与众不同|33本书读书计划第11本输出《刻意练习》)